一、操作步驟及結果判斷
1.1樣品的處理
稱取(或量取)25g(25mL)樣品至225mL7.5%氯化鈉肉湯中,固體置於無菌均質袋中,液體置於無菌錐形瓶中,均質或振蕩混勻。
1.2增菌
將上述勻液置於36℃± 1℃培養18-24h,金黃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鈉肉湯中呈渾濁生長。如圖1-2a、1-2b所示
圖1-2 7.5%氯化鈉肉湯結果
a: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b: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c:大腸埃希氏菌,d:空白對照
1.3分離及初步鑒定
將增菌後的培養物,分別劃線接種到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血平板36℃± 1℃培養18-24h,Baird-Parker平板36℃± 1℃培養24-48h。
1.3.1金黃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表麵光滑、凸起、濕潤、菌落直徑為2mm-3mm,顏色呈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澤,常有淺色(非白色)邊緣,周圍繞以不透明圈(沉澱),其外常有一清晰帶,用接種針觸及菌落時有黃油樣黏稠感,見圖1-3-1e、1-3-1f。有時可見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沒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帶外,其他外觀基本相同。從長期貯存的冷凍或脫水食品中分離的菌落,其灰色常較典型菌落淺些。且外觀可能較粗糙,質地較幹燥。
圖1-3-1 Baird-Parker平板微生物結果
a:大腸埃希氏菌,b:奇異變形杆菌,c:枯草芽孢杆菌,
d:表皮葡萄球菌,e: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f: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
1.3.2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菌落較大,圓形、光滑凸起、濕潤、金黃色(有時為白色),菌落周圍可見完全透明溶血圈,見圖1-3-2b
圖1-3-2血平板微生物結果
a:蠟樣芽孢杆菌,b:金黃色葡萄球菌,c: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1.4確證鑒定
1.4.1染色鏡檢
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排列成葡萄球狀,無芽孢,無莢膜,直徑約為0.5-1μm ,革蘭氏染色結果如圖1-4-1所示。
圖1-4-1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革蘭氏染色結果
1.4.2血漿凝固酶試驗
挑取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上至少5個可疑菌落(小於5個全選),分別接種到5mLBHI和營養瓊脂小斜麵,36℃± 1℃培養18-24h。
取新鮮配置兔血漿0.5mL,放入小試管中再加入BHI培養物0.2mL-0.3mL,振蕩搖勻,置於36℃± 1℃溫箱或水浴箱內,每半小時觀察一次,觀察6h,如果凝固(即將試管傾斜或倒置時,呈現凝塊)或凝固體積大於原體積的一半,被判為陽性結果,見圖1-4-2。同時以血漿凝固酶試驗陽性和陰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湯培養物作為對照。如結果可疑,挑取斜麵上的菌落到5mLBHI,36℃± 1℃培養18-48h,重複試驗。
1-4-2血漿凝固酶試驗結果
a:空白對照,b: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c: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二、培養基使用及注意事項
2.1 7.5%氯化鈉肉湯培養基
7.5%氯化鈉肉湯培養基含較高含量的氯化鈉,提供較高的滲透壓,抑製大多數非葡萄球菌的生長。
2.2 Baird-Parker瓊脂培養基
含有卵磷脂酶的葡萄球菌降解卵黃使菌落產生透明圈,而脂酶作用則產生不透明的沉澱環;凝固酶陽性的葡萄球菌還能還原亞碲酸鉀而產生黑色菌落。加入亞碲酸鉀卵黃添加劑時,培養基溫度溫度不應過高,需冷卻至50℃左右。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典型菌落狀態為有沉澱環和透明圈,但有時可見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無沉澱環和透明圈,從長期貯存的冷凍或脫水食品中分離的菌落其灰色常較典型菌落淺些,且外觀可能較粗糙,質地較幹燥。所以Baird-Parker平板上生長的菌落大多可視為可疑菌落,需進行進一步鑒定。
2.3 血平板培養基
金黃色葡萄球菌能產生溶血素,使菌落周圍產生完全透明溶血環。
注:本文以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為依據。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大腸埃希氏菌生化鑒定解析
下一篇:產氣莢膜梭菌檢驗解析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