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mycoplasma)是介於細菌和立克次體之間的一類原核微生物。1898年被發現,1976年才被確定分類地位。它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 支原體是已知的可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其細胞球形(最小直徑0.1μm)或絲狀,長短不一,長度從幾μm到150μm。
② 支原體突出特點是不具細胞壁,隻有細胞膜,所以,細胞柔軟,形態多變。因細胞柔軟且具扭曲性,致使細胞可以通過孔徑比自身小得多的細菌濾器。其細胞呈革蘭陰性;細胞膜類似於動物細胞,其中含固醇。通過電子顯微鏡和生化分析,得知細胞膜厚約7~10nm,由三層組成,內層和外層均為蛋白質,中層為類脂和膽固醇;具有類核,基因組比大多數原核生物小,相對分子質量在4×108和1×109之間,相當於立克次體和衣原體,但約為大腸杆菌的1/5~1/2,DNA的G+C含量隻有23%~40%。細胞質中含有大量的核糖體。
③ 典型的支原體菌落如“油煎蛋狀”,中間密集較厚,顏色較深,並陷入培養基,邊緣平坦,較薄而且透明,顏色也較淺。用低倍的光學顯微鏡或解剖鏡可見。
④ 支原體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⑤ 支原體生長不受抑製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黴素、環絲氨酸等的作用,但對幹擾蛋白質合成的土黴素、四環素等其他抗生素敏感。對溶菌酶無反應,對幹擾素不敏感。
支原體廣泛分布於土壤、汙水、溫泉或其他溫熱的環境以及昆蟲、脊椎動物和人體內。大多腐生,極少數是致病菌。如傳染性牛胸膜肺炎便是由蕈狀支原體(Mycoplasma mycoides)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缺乳症則是由無乳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支原體一般不使人致病,至今確認的隻有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會引起人類原發性非典型肺炎。
上一篇:立克次體定義及特性
下一篇:衣原體定義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