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的pH是影響培養基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大多數培養基都是有固定的pH範圍,pH的偏離對培養基的指示能力、微生物的生長狀況都有可能產生影響,因此在配製培養基時,pH的檢測、調整和控製也是非常關鍵的。
一、培養基pH的檢測
早期的培養基標準由於不完善和存在爭議等問題,甚至在不同的文獻或標準中有著不同的範圍,隨著現在標準製定越來越嚴格和完善,目前主流標準中都規定了培養基的pH應該以滅菌後25℃測定結果為準。
1.液體培養基
液體培養基pH的測定比較簡單,將培養基滅菌後冷卻至25℃時使用pH計測定即可。
2.固體/半固體培養基
一些培養基因含有瓊脂,滅菌後冷卻至25℃時呈凝固狀態。對於此類培養基的pH測定方法,目前標準中未規定的特別詳細。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專門用來測定固體培養基pH專用的pH計探頭,若沒有的話,也可使用複合電極檢測(經過實測,使用複合電極插入培養基中測定也能比較準確的反應培養基的pH)。
注:(1)有些培養基滅菌後需額外補充其他成分,一般來說應以完整培養基的pH測定結果為準。(2)不同的培養基pH受溫度影響會有變化,所以一定要在培養基25℃時進行測定(不建議使用溫度補償功能,會有偏差)。(3)不需要知道培養基的準確pH時,使用pH試紙可以觀察培養基大致的pH值。但要注意,有些培養基因本身帶有顏色或者含有酸堿指示劑,不適合用pH試紙檢測,不同的顏色相互混合會出現其他顏色反應。
二、培養基pH的調整
現在市場上賣的商品化培養基大多數已經調整好了培養基,無需另外調整。但有時候受滅菌工藝(如不同的滅菌鍋整個加熱時長會有差別,導致滅菌後pH可能偏離,或者更換滅菌方式也會導致pH不在範圍內)或特殊用途等因素需要進行培養基pH的調整,一般可使用1mol/L的鹽酸或氫氧化鈉調整(也可使用蘋果酸、酒石酸、碳酸鈉等進行調整),一般要在滅菌前完成調整。若要在滅菌後進行調整則比較困難,需要使用無菌的酸溶液或堿溶液進行調整。
三、培養基pH對使用效果的影響
大多數培養基都是有0.2-0.4的波動範圍(如TSB要求pH值為7.3±0.2),對於沒有規定範圍的培養基,一般控製在±0.2範圍內即可。不同的培養基若pH出現偏離,也會有不同的影響。
對於大多數的培養基來說,pH的少量偏離通常不會造成顯著的不良影響。如TSB要求pH在7.3±0.2,實際上pH即使下降0.1-0.2對使用結果也無顯著影響,這是因為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範圍是比較寬泛的,並不是一定要在7.1-7.5之間才能生長。但要注意,有些培養基的pH不能偏離過大,特別是以酸堿度進行篩選的培養基或者含有酸堿指示劑的培養基,如TCBS瓊脂要求pH為8.4-8.8,屬於偏堿性的環境,弧菌可以在此培養基上生長,而不耐堿性環境的雜菌則不生長或生長差,若pH偏低則可能導致一些雜菌過多生長,若pH偏高則可能導致弧菌生長不良。此外培養基中含有酸堿指示劑,若培養基的pH不正確,配製出的培養基顏色也會不正確,最終細菌生長後培養基的顏色變化也可能會出現偏差,導致無法準確判斷結果。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未知細菌的鑒定方法及流程
下一篇:常見問題答疑(培養基配製、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