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在《NY/T 1331-2007 乳與乳製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熱需氧芽孢數的測定》標準中定義,在6.5℃條件下需氧培養10天,在MPC平板上形成可計數菌落的細菌、酵母和黴菌為嗜冷菌,在有氧條件下經80℃加熱處理10min,能存活並且於36℃下培養48h在MPC瓊脂平板上形成可計數的菌落總數。
二、培養基介紹
在《SN/T 2552.4-2010 乳及乳製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方法 第4部分:嗜冷微生物菌落計數》標準中使用培養基為平板計數牛奶瓊脂,在《SN/T 1615-2005 食品和動物飼料中嗜冷微生物計數方法》標準(=ISO17410:2001標準)使用的培養基為平板計數瓊脂基礎加入1g/L的脫脂奶粉,在《NY/T 1331-2007 乳與乳製品中嗜冷菌、需氧芽孢及嗜熱需氧芽孢數的測定》標準中使用培養基為MPC瓊脂,雖然三個標準中培養基的成分名字描述有差異,但實際上配方是完全一樣的,都是用PCA為基礎加入1g/L的脫脂奶粉製成的MPC瓊脂。
三、檢驗方法
嗜冷菌檢驗:以上三個標準中,嗜冷菌的檢驗方法相同,將樣品處理稀釋後,直接使用MPC瓊脂進行傾注,凝固後置6.5℃培養10天,計數,即為嗜冷菌的檢驗結果。而在《SN/T 2552.4-2010 乳及乳製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方法 第4部分:嗜冷微生物菌落計數》標準中還增加了快速法,在21℃培養25±1h後進行計數。此方法最終結果並不是嗜冷菌的總數,但是可以做為參考指標。嗜冷菌的數量與快速法的結果是正相關的,快速計數法的結果數量高低大致可以反映樣品中嗜冷菌是否會超標,這樣就可以提前采取處理措施。
需氧芽孢數檢驗:與嗜冷菌檢驗樣品處理相比,增加了一步熱處理,將稀釋好的樣品置於80℃加熱10min,此步是為了殺死樣品中的繁殖體,而芽孢有較強的耐熱性則可以存活,加熱結束後迅速用20℃以下流動水冷卻,防止芽孢受到過熱損傷,再使用MPC瓊脂進行傾注,凝固後置36±1℃培養48±2h,計數,計算結果即為樣品中的需氧芽孢數。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常見問題答疑(培養基加熱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