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途及檢驗原理:
用途:用於副溶血性弧菌的溶血試驗。
原理:蛋白腖和酵母粉作為營養物質在培養基中提供氮源、碳源;磷酸氫二鈉作為緩衝劑;高濃度的氯化鈉可抑製非弧性菌的生長;結晶紫可以抑製部分雜菌的生長;致病性的副溶血性弧菌在普通的血平板上通常不溶血,需要在高鹽環境並以甘露醇為碳源的兔血平板上可呈現β溶血,瓊脂是培養基的凝固劑。
二、培養基成分(g/L):
蛋白腖 |
10.0 |
酵母粉 |
3.0 |
NaH2PO4 |
5.0 |
氯化鈉 |
70.0 |
甘露醇 |
10.0 |
結晶紫 |
0.001 |
瓊脂 |
15.0 |
PH |
8.0±0.1----25℃ |
三、檢驗方法:
稱取本品11.3g,煮沸溶解於100ml蒸餾水中,冷卻至45℃左右,加入5-10ml無菌脫纖維兔血,攪拌均勻,傾注空平皿。
四、質控結果
按標用法製備培養基,點種以下質控菌株,放置35℃需氧培養18-24小時。
質控菌株 |
菌株編號 |
接種量(CFU) |
生長情況 |
現象 |
大腸杆菌 |
ATCC25922 |
/ |
+++ |
無溶血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ATCC25923 |
/ |
+++ |
無溶血 |
溶藻弧菌 |
ATCC33787 |
/ |
+++ |
無溶血 |
副溶血性弧菌 |
ATCC33847 |
/ |
+++ |
β溶血 |
相關產品: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下一篇:真菌培養基原理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