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基的用途及原理
用於誌賀氏菌的乳糖遲緩發酵試驗。
此培養基內的蛋白腖提供碳源、微生物的生長因子;氯化鈉維持滲透壓;溴麝香草酚藍為pH指示劑;若細菌能發酵乳糖,則產酸使pH下降,指示劑顏色變黃;若不能發酵,則溶液顏色不變。誌賀氏菌中的宋內誌賀氏菌為乳糖遲緩發酵,在一般的乳糖發酵管中觀察不到陽性結果,需要在5%乳糖的發酵管中誘導培養3-7天,可觀察到陽性結果。
二、成分(g/L)
蛋白腖 |
2.0 |
氯化鈉 |
5.0 |
溴麝香草酚藍 |
0.024 |
乳糖 |
50.0 |
pH7.4±0.1 |
25℃ |
三、試驗方法:
1.將工作菌株接種到非選擇性肉湯中過夜培養或采取其他製備方法,製成約109CFU/mL的菌懸液。
2.將安瓿瓶頸掰開待用。
3. 吸取0.05mL至待測生化管內,在36±1℃培養48-72小時(陰性結果需延長3-7天逐日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四、生長現象及結果觀察
接種以下質控菌株,在36±1℃培養24-48小時,記錄實驗結果。
質控菌株 |
菌株編號 |
接種量/CFU |
方法 |
生長現象 |
痢疾誌賀氏菌 |
CMCC(B)51252 |
>5000 |
定性 |
陰性,培養基不變色 |
宋內氏誌賀氏菌 |
CMCC(B)51592 |
>5000 |
定性 |
陽性,培養基變黃 |
大腸埃希氏菌 |
ATCC25922 |
>5000 |
定性 |
陽性,培養基變黃 |
福氏誌賀氏菌 |
ATCC12022 |
>5000 |
定性 |
陰性,培養基不變色 |
圖1 5%乳糖發酵管微生物質控結果
五、方法的局限性:
本培養基僅為細菌鑒定的一部分,需做其他補充試驗。
相關產品:
上一篇:ATCC培養基:2693改良Dixon(mDixon)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LB肉湯培養基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