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基的介紹
在國內外藥典標準中,通常都是使用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對藥品進行需氧厭氧菌的無菌檢驗(主要是厭氧菌的檢驗)。此培養基配方更傾向於厭氧菌的培養,而且無需借助厭氧設備即可使用,因此也常用於許多厭氧菌的培養。培養基中少量的瓊脂使培養基具有一定的粘度,降低培養基的流動性,阻擋外來氧氣的滲入,硫乙醇酸鈉和胱氨酸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消耗培養基中溶解的氧氣,刃天青做為氧氣指示劑,可幫助觀察培養基是否處於無氧狀態。
二、成分(g/L)
酪腖(胰酶水解) |
15.0 |
酵母浸出粉 |
5.0 |
無水葡萄糖 |
5.0 |
硫乙醇酸鈉 |
0.5 |
L-胱氨酸 |
0.5 |
氯化鈉 |
2.5 |
刃天青 |
0.001 |
瓊脂 |
0.75 |
pH |
7.1±0.2 |
三、氧化層的控製
(1)配製:培養基中少量的瓊脂作用為增加粘度、阻擋氧氣滲入,因此在配製時必須要先加熱煮沸確保瓊脂完全溶解均勻,再分裝容器。若未加熱溶解分裝或滅菌導致瓊脂溶解不均勻,培養基的粘度不夠,後期使用時很容易導致氧氣滲入內部,整體培養基逐漸變紅色。
(2)分裝滅菌:此培養基建議先分裝再進行滅菌,滅菌後不要進行搖晃,這樣滅菌結束冷卻後培養基通常可以清晰看到下層呈淡黃色,表層呈紅色。若先滅菌再分裝,分裝過程會接觸氧氣,導致分裝後的培養基呈現紅色,可以在無氧環境分裝避免這個現象出現。
(3)分裝容器:液麵深度不夠、接觸氧氣過多、液麵麵積大都易導致氧氣的快速滲入,因此在分裝容器中應保持液體具有一定的深度,盡可能減少液麵的表麵積(即選用細高型容器),同時減少容器內的空氣。
(4)充氮氣:在進行長期儲存時,或者容器內的空氣較多時,可采用充氮氣的方式,保護培養基不被氧化,可以使培養基保存更長時間。
(5)加熱除氧:當培養基內氧化層超過1/3時,可以采用水浴加熱方式驅氧一次。沸水浴後靜置培養基置冷卻,通常氧化層會減少,但隻可水浴加熱驅氧一次,加熱過度會影響培養基的性能。
相關產品: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常見問題答疑(培養結果與觀察2)
下一篇:SCDLP液體培養基中和效果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