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細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的數目和附著於細菌的位置是細菌的一項重要形態特征。細菌的鞭毛很纖細。除了很少數形成鞭毛束(由許多根鞭毛構成)的細菌可以用相差顯微鏡直接觀察到鞭毛的存在外,多數細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要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菌的鞭毛,必須用鞭毛染色法。
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劑處理,使它沉積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徑加粗,然後再進行染色。
1、實驗材料
①鞭毛染色液。
②菌種。有鞭毛的細菌。
③其他。玻片、接種環、吸管等。
2、注意事項
①良好的培養物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基本條件,不宜用陳舊培養物作鞭毛染色的菌種材料,因為老齡細菌鞭毛容易脫落。
②玻片應光滑、潔淨,不可帶油跡。不潔淨的載玻片可經含適量洗衣粉的水中煮沸約20min,取出後用清水充分洗淨,瀝幹水後置95%酒精中處理,用時取出在火焰上燒去酒精及可能殘留的油跡。
③挑取菌時,盡可能不帶培養基。
④配製合格的染色劑(尤其是B液 )、充分洗去A液再加B液、掌握好B液的染色時間均是鞭毛染色成敗的關鍵。
上一篇:莢膜染色法— 實驗方法
下一篇:鞭毛染色法—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