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檢測的統計學處理是通過調查發現和評價某批或某產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檢測數據變化來實現質量控製的一種手段。對任何一個生產工藝、檢測方法或產品檢驗來說,變化總是不可避免的。微生物檢測與理化方法相比,其數據及檢測結果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這是基於檢測的生化試劑、培養基及實驗用微生物等因素的批與批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同實驗人員檢測得出的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尤其在常規的微生物實驗檢測,自動化程度較低並且包含許多的主觀評價,不同試驗人員得出的結果差異則更為明顯所致。此外,對任何生物檢測或係統而言,無論是同日的不同批次產品或不同日期的產品,彼此間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統計學分析,可將這些差異控製在可接受範圍之內,並且確保工藝生產、檢測方法與結果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重現性。因此生產工藝和微生物檢測數據的統計學處理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就是將實際測得的結果與標準作對比以評價其差異程度,也即統計上所述的差異顯著性檢驗或可靠性測定給予測試,以驗證工藝、方法、檢測的可靠性。另一個就是采用圖形或表格等方式來發現工藝過 程、檢測方法或微生物檢測結果的異常變化。
在企業的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可采用檢測實驗的統計學處理方法評價各類檢驗結果。眾所周知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些差異是否有本質區別,通過統計處理、分析,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描述和評價。由此看來,微生物檢測數據(結果)是可以控製的,也就是說,微生物檢測數據的變化是可預測的。微生物檢測試驗應注重考慮取樣及對結果統計。例如,在抗生素的效價和微生物檢定時,究竟采用取多個樣本在不同時間測量出的結果經統計綜合後得出的效價值的方法,要比采用相同數量的平板或試管分析一個大樣本時得出的結果更具可靠性。如果對同一樣本進行多次檢測分析後得到不同的曲線,則應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必須要弄清楚檢測方法的變異性。變異性越大,表明檢測結果越不可信。因此,檢驗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要分析和計算試驗結果的變異性(進行可靠性測定),一旦變異性太大而不可接受,則應分析原因,調查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上一篇:檢測數據的趨勢分析
下一篇:統計學常用的變異指標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