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某一檢測結果的數據(某產品某工藝、某一具體檢測項目等)時,首先可確定和對 比下述參數:控製限度———指檢測結果的範圍,即確定控製的檢測結果範圍。合格限度———指生產或工藝以及某一項目的檢測的合格範圍。
通過分析這些檢測參數結果,最終可以確定該檢測的項目是處於可控狀態(可預知)還是失控狀態(不可預知)。對處於可控狀態的檢測項目而言,測得的檢測項目參數總是有一恒定的平均值、方差正常且呈正態分布。
將測得的檢測參數繪製成質量控製圖使數據形象化,這些質量控製圖通常由按時間順序分布的對應數據點組成。它便於操作者和審查人員分析發現異常性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意味著該檢測參數的控製項目即將失控。也可用其他類型的統計圖表來反映一段時間內數據的變化趨勢。它們對數據評價和改進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管理係統是非常有幫助與好處的。
當通過統計學處理發現某檢測項目處於超出狀態時,實驗室必須要立即向主管及有關科室反映,並進行充分調研以找出原因並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發生的偏差有可能起因於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工藝製備過程或檢驗程序與方法。有時,某工藝某檢測項目看似處於失控狀態,而最終卻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取樣的方法或檢驗方法的不當或操作的不當而引起 。因此,微生物檢測的各個項目應當積極參與實驗室檢驗項目有關的偏差調查。如某純水係統微生物含量控製等項目的分析。
在對異常性或超標性數據進行日常評估的基礎上,為考察長期變化趨勢,可對此類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如對實驗室的偏差調查可進行年度匯總分析,有助於改進及提升實驗室工作質量和進行培訓。如果環境檢測數據可反映微生物的數量和類別,那麽即可從中發現和預測出環境的季節性變化。這類信息有助於管理人員製定出適於實驗室用的清潔和消毒規程和方法,其中包括消毒劑的交替使用頻率等。
此外如對某一個產品的內毒素進行定量數據情況分析,得出一個較多的連續批次產品的內毒素定量數據,則能夠有效地反映出產品質量的變化趨勢,再根據這一趨勢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就可更好控製產品質量。
對某檢測項目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有助於定量評價檢測項目的檢測數據。如果一個係統或相關檢測項目不被監測和評價,就無法對它進行控製以及使檢測項目控製得到改進和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返工或停產以及複檢)與提早發現問題和變化。由此可知,微生物檢測項目的趨勢分析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一方麵它可為評審數據提供便利,便於評價異常或超標數據。另一方麵有利於促進檢測項 目以及整個檢驗質量的持續性提高。能及時發現偏差並且防止再次發生。同樣,通過統計學處理也能發現狀況的改善,將良性變化付諸實施,以使整個檢測項目和檢測的性能和控製得到進一步提高,確保了質量保證體係的完善與健全。
上一篇:正態(常態)分布(曲線)
下一篇:抗生素微生物檢定——管碟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