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菌屬是一種具有高度暴發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為革蘭陰性胞內寄生菌。
【材料】
1、菌種嗜肺軍團菌4—10天的培養物。
2、培養液BCYE平板(酵母浸膏、半胱氨酸、硝酸鐵培養液 ),F-G平板(費-高改良M-H培養液),血平板,巧克力色血平板及各種生化反應培養液。
3、試劑相應生化反應檢測試劑。
4、診斷菌液軍團菌標準株可溶性抗原、軍團菌致敏紅細胞。
5、其他:革蘭染液、鞭毛染液、姬美尼茲染液、蘇丹黑染液等。
【方法】
1、鑒定程序:
2、形態觀察革蘭染色:幼齡菌為革蘭陰性短小杆菌,培養數日後可見多形性和長絲狀。革蘭染色還可見菌體有空泡。鞭毛染色可見1—2根單鞭毛和側鞭毛,無莢膜、無芽胞。
3、培養特性觀察:將待檢菌接種BCYE平板、F-G平板、血平板和巧克力(色)血平板上,須置37℃,2.5%二氧化碳,需氧高濕度環境下培養37天。如果在48小時內出現菌落或在這些培養液上均生長,則不是軍團菌,如果僅在BCYE或F-G平板上生長,另外兩種平板上不生長,而且至少在72小時以後出現菌落,則可能是軍團菌。在BCYE平板上4—5天可形成針尖大小的菌落,繼續培養數日後菌落直徑可增大至4—5mm。菌落灰白色、圓形、濕潤、有光澤、邊緣透明。呈刻花玻璃樣條紋為其特征。菌落較為黏著,並有特有的酸臭味。在紫外線可見表麵呈現白色自發熒光。在F-G平板上培養10天才見生長,並可產生棕色色素。
4、生化反應觸酶、氧化酶、β-內酰胺酶及馬尿酸水解實驗均陽性,不分解糖類產酸、脲酶及硝酸鹽還原實驗陰性。
5、氣相色譜顯示軍團菌的細胞脂肪酸組成,易與其他細菌區別。
6、血清學檢查
(1)微量凝集實驗:首先將軍團菌標準株接種於BCYE或其他專用培養液上,35℃2.5%二氧化碳,需氧高濕度環境下培養3—4天,用0.01mol/l、pH7.4磷酸鹽緩衝液(PBS)洗下菌苔,沸水浴1小時殺菌。2000rpm離心10分鍾後棄去上清液。用含0.5%福爾馬林的磷酸鹽緩衝液配成懸液,使其濃度在420nm波長,光徑1cm時吸光度值為0.65,即為診斷菌液。診斷菌液在用前加石炭酸複紅液1ul。
在微量血凝反應板上,將待測患者血清用0.01mol/l、pH7.4磷酸鹽緩衝液(PBS)作2倍連續稀釋,每孔25ul,然後各孔加入診斷菌液25ul,混勻1分鍾,置濕盒室溫過夜。
目視判定結果,以50%(+ +)凝集為終點,引起50%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釋度的倒數為其滴度。
(2)間接血凝實驗:將軍團菌標準株接種於BCYE或其他專用培養液上,35℃2.5%CO2需氧高濕度環境下培養3—4天,用0.01mol/l、pH7.4洗下菌苔,沸水浴1小時殺菌。4℃冷浸7—10天,2000rpm離心15分鍾,上清液即為可溶性抗原,加疊氮鈉至1.0g/l,4℃保存。
取甲醛、丙酮醛雙醛醛化綿羊紅細胞0.1ml,加最適稀釋度可溶性抗原(以預實驗選取出現特異性凝集的最高稀釋度),用0.01mol/l、pH7.4稀釋至1ml,37℃水浴1小時致敏,用PBS洗3次,以含1.0g/l明膠、0.4g/l牛血清清蛋白、0.5%羊紅細胞膜的0.01mol/l、pH7.4的PBS配成0.75懸液,即為致敏紅細胞。
在微量血凝反應板上,將待測患者血清用PBS作2倍連續稀釋,每孔25ul,各孔補加PBS25ul,將微量反應板置振蕩器上,邊振蕩邊加人致敏紅細胞(每孔滴加25ul),混勻1分鍾,置濕盒內於室溫2小時後判定結果。
目視判定結果,以50%(+ +)凝集為終點。出現50%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釋度的倒數為效價。
(3)直接熒光抗體染色:塗片幹燥後,滴加FTTC標記的抗軍團菌多價或相應單價抗體染色,熒光顯微鏡下可見有強烈黃綠色熒光的細菌。
上一篇:白喉棒狀杆菌毒力實驗
下一篇:動物源性細菌鑒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