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芽孢杆菌俗稱炭疽杆菌,是動物和人類炭疽病的病原菌,屬芽孢杆菌屬。牛與羊等草食動物的發病率最高,人可通過接觸或攝取患炭疽病的動物及畜產品而感染,皮膚炭疽較為多見,也有腸炭疽、肺炭疽和腦膜炎炭疽等。
(一)形態與染色
炭疽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蘭陽性粗大杆菌,大小長為5—10um,寬為1—3um。兩端截平,無鞭毛;芽孢在有氧條件下形成,呈橢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有毒株在體內或含血清的培養基中可形成莢膜。新鮮標本塗片時,常單個或呈短鏈,經培養後則形成竹節樣排列的長鏈。
(二)培養特性
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培養24h,形成灰白色粗糙型菌落,邊緣不整齊,如同卷發狀。在血瓊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肉湯培養基中由於形成長鏈而呈絮狀沉澱生長。在明膠培養基中經37℃培養24h因表麵液化而呈漏鬥狀,由於細菌沿穿刺線向四周擴散而呈倒鬆樹狀。有毒株在含NaHCO3的血平板上,置於5% CO2孵箱37℃培養24h, 可產生莢膜,變為黏液性菌落。
(三)抗原結構
炭疽芽孢杆菌的抗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結構抗原,包括莢膜、菌體和芽孢等抗原成分;另一部分是外毒素複合物。
1、莢膜多肽抗原:由D-穀氨酸γ多肽組成,具有抗吞噬作用,與細菌的毒力有關。
2、菌體多糖抗原:由D-半乳糖和N-乙酰葡糖胺組成,與細菌毒力無關。由於此抗原耐熱,在病畜皮毛和腐敗髒器中經長時間煮沸後仍可與其抗體發生沉澱反應,稱Ascoli熱沉澱反應,在炭疽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中有重要意義。
3、芽孢抗原由芽孢的外膜和皮質等組成的芽孢特異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學診斷價值。
4、炭疽毒素為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腫因子三種蛋白質的複合物,注射給實驗動物可引起炭疽病的典型中毒症狀。但致死因子和水腫因子不能單獨發揮生物活性作用,必須與保護性抗原組合後才能引起實驗動物的水腫和致死。炭疽毒素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吞噬作用。
(四)抵抗力
本菌的芽孢抵抗力很強,煮沸10min或幹熱140℃需3h才能殺滅;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也很強,如5%苯酚需5d方可殺死;對碘及氧化劑較敏感,1:2500碘液10min、3%H2O21h、0.5%過氧乙酸5min即可殺死;在幹燥土壤或皮毛中能存活數年至20餘年,牧場一旦被汙染,傳染性可持續數十年。本菌對青黴素、紅黴素和氯黴素等敏感。
上一篇:接觸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鑒別及電鏡圖譜
下一篇:炭疽芽孢杆菌——致病性與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