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重要性狀。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的。革蘭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僅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而且還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兩大類:染色反應呈藍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用G+表示;染色反應呈紅色(複染顏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細菌,用G-表示。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是由於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而造成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組成的,在染色過程中,當用乙醇處理時,由於脫水而引起網狀結構中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使結晶紫-碘複合物被保留在細胞內而不易脫色,因此,呈現藍紫色;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物質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結晶紫-碘複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然後又被染上了複染液(番紅)的顏色,因此呈現紅色。
革蘭氏染色需用四種不同的溶液:堿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劑(mordant);脫色劑(decolorising agent)和複染液(counterstain)。堿性染料初染液的作用象在細菌的單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樣,而用於革蘭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結晶紫(crystal violet)。媒染劑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細胞之間的親和性或附著力,即以某種方式幫助染料固定在細胞上,使不易脫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劑。脫色劑是將被染色的細胞進行脫色,不同類型的細胞脫色反應不同,有的能被脫色,有的則不能,脫色劑常用95%的酒精(ethanol)。複染液也是一種堿性染料,其顏色不同於初染液,複染的目的是使被脫色的細胞染上不同於初染液的顏色,而未被脫色的細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顏色,從而將細胞區分成G+和G-兩大類群,常用的複染液是番紅。
二、器材
大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革蘭氏染色液,載玻片,顯微鏡等。
三、操作步驟
1.塗片將培養14—16小時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培養24小時的大腸杆菌分別作塗片(注意塗片切不可過於濃厚),幹燥、固定。固定時通過火焰1—2次即可,不可過熱,以載玻片不燙手為宜。
2.染色
(1)初染 加草酸銨結晶紫一滴,約一分鍾,水洗。
(2)媒染 滴加碘液衝去殘水,並覆蓋約一分鍾,水洗。
(3)脫色 將載玻片上麵的水甩淨,並襯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剛剛不出現紫色時為止,約20—30秒鍾,立即用水衝淨酒精。
(4)複染 用番紅液染1—2分鍾,水洗。
(5)鏡檢 幹燥後,置油鏡觀察。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以分散開的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反應為準,過於密集的細菌,常常呈假陽性。
(6)同法在一載玻片上以大腸杆菌與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製片,作革蘭氏染色對比。
革蘭氏染色的關鍵在於嚴格掌握酒精脫色程度,如脫色過度,則陽性菌可被誤染為陰性菌;而脫色不夠時,陰性菌可被誤染為陽性菌。此外,菌齡也影響染色結果,如陽性菌培養時間過長,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陰性反應。
四、實驗報告
上一篇:實驗六 細菌的單染色法
下一篇:實驗八 細菌芽孢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