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病毒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構成機體病毒感染的因素(一)

構成機體病毒感染的因素(一)



錄入時間:2009-6-18 14:01:06 來源: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機體內病毒感染的表現形式和結局,隨病毒、機體(細胞)和環境條件三者的相互影響而定。
病毒
病毒的質和量,是決定病毒感染和發病的重要因素。沒有病毒侵入,就不會有病毒感染,當然更談不上發病。“發病”是機體在感染病毒後因一係列病理生理性和組織破壞性變化而呈現的綜合現象。
【ZZ(D】病毒的病原性【ZZ)】是其長期進化過程中的適應能力。例如牛瘟病毒長期生活和循環在牛群中,逐漸形成了對牛的病原性等等。因此,病原性是病毒的“種”的特征。不同的病毒,有其各自的動物和細胞感染範圍。某些病毒的感染範圍很廣,例如狂犬病病毒和乙型腦炎病毒幾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溫血動物。但是也有一些病毒,例如馬傳染性貧血病毒,其感染範圍極窄,除馬屬動物以外,不感染任何其它動物,包括實驗動物在內。多數病毒則處於上述兩類極端例子之間。同一病毒的不同毒株,其病原性也有明顯的差別。特定毒株的這種病原性,稱為毒力。因此,毒力是病毒“株”的特征。病毒的病原性,特別是其毒力,不僅在自然條件下是千差萬別的,而且可以人為地促使它們改變。在對人畜具有致病作用的許多病毒中,經常有著自然弱毒株的存在,也就是存在於自然界(動物體內)的弱毒力毒株。目前成功地用作人畜免疫接種的某些弱毒疫苗株病毒,就是自然弱毒株,或者是由自然弱毒株馴化培育而成的。人為地通過所謂“強迫”感染的方法,往往可使原來不易感或不太易感的動物或組織培養細胞發生感染。在強迫感染的最初幾代中,一般不見明顯的感染症狀,但經若幹代的適應(盲目傳代)以後,病毒對新宿主細胞的毒力升高,同時可能減低或喪失其對原宿主細胞的毒力。應用理化學因素導致病毒毒力變異的例子更多,已在本書第六章敘述,並將在第八章中繼續介紹一些實例。
【ZZ(D】病毒的數量【ZZ)】是引起感染的另一個必要條件,但隨病毒毒力和動物機體易感性的不同而異。某些病毒的毒力極強,極微量就能引起感染,例如口蹄疫病牛的水皰液,其10-7稀釋液1ml,即可使牛感染;傳染性貧血病馬的發熱期血清,10-7~10-6稀釋液1ml也可導致健康馬、騾發病。易感機體對於這類病毒似乎不表現或很少表現自然抵抗力。相反,某些病毒隻在應用較大劑量時才能引起感染。乙型腦炎病毒中山株皮下感染3周齡的小鼠,需要10-1~10-2的劑量才能引起發病和死亡。【ZZ(D】病毒的自然感染途徑和在體內的散播方式【ZZ)】是病毒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各種病毒大多有其各自比較嚴格的侵入和體內散播途徑,例如乙型腦炎病毒在皮下或腦內注射時引起感染,消化道攝入時不致病;相反,流感病毒的自然感染途徑為呼吸道,皮下注射時不引起感染。流感病毒在體內的散播方式,隻局限於侵入門戶附近的組織,並由此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狀。鼠痘病毒(即小鼠脫腳病病毒)在由皮膚侵入後,先在局部增殖,隨後進入局部淋巴結,再行增殖並到達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再在肝、脾等髒器中增殖,再次引起病毒血症,並散布至全身,包括皮膚,因而出現皮疹、潰瘍等病變(圖7-7)。乙型腦炎病毒由感染蚊直接注入毛細血管,病毒在血管內皮細胞以及淋巴結和肝、脾等的網狀內皮細胞內增殖,並進入血流,引起短暫病毒血症。髒器或血流中的病毒或被迅速消滅,或者突破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係統,再次大量增殖,產生病變和引起臨床症狀。狂犬病病毒則通過皮膚或粘膜損傷侵入,在局部初期增殖後通過神經末梢散播至腦脊髓組織,再由腦脊髓傳播至周圍髒器(如唾液腺)組織。【JZ】【HT5”SS】圖7-7鼠痘病毒在體內的侵入和散播途徑【HT5SS】但是必須指出,病毒的這種自然感染途徑和傳播方式並不是絕對的,它取決於病毒的種類、毒力和宿主細胞的免疫功能狀態等,而且經常可以人為地加以改變。如上述,乙型腦炎病毒的自然感染途徑主要是皮下,但將對小鼠具有較高皮下致死力的新分離病毒,在小鼠腦內作多次傳代以後,病毒往往對腦內感染的致死力增高,而對皮下感染的致死力降低,甚至失去了致病性。而同一病毒在用皮下接種方法傳代時,皮下感染的致死力不見降低。
病毒在細胞間的傳播方式也是決定機體內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病毒對敏感細胞感染的結局(如溶細胞、細胞融合、整合性感染等)不同,病毒傳播到其它敏感細胞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可將其歸納為4種:
①細胞外傳播:病毒由感染細胞釋放後,通過體液再侵入其它敏感細胞。具有溶細胞作用的急性病毒感染大都呈現該種傳播方式,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芽生病毒可能不破壞細胞,釋放後也通過體液途徑傳播給其它敏感細胞,但出現於細胞表麵的芽生病毒抗原,在遇到病毒特異性抗體或免疫活性細胞時,也會導致細胞破壞及病毒釋出;②細胞間傳播:病毒在敏感細胞內增殖後不釋放出來,通過細胞間橋直接傳播給相鄰敏感細胞,如皰疹病毒以及某些副粘病毒和痘病毒。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蛋白)具有使感染細胞和鄰接細胞膜融合的作用,因此,病毒不必離開細胞即可以傳播。但如上述,副粘病毒也可因靶細胞的免疫損傷及芽生釋放而通過體液途徑傳播;③細胞親子代傳播:病毒感染細胞後,病毒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中,成為前病毒(provirus),前病毒可以隨著細胞的分裂增殖傳播給子代細胞。許多反轉錄病毒引起的持續性感染呈現該種傳播方式。由於機體產生的抗病毒抗體不能進入細胞,因此體液免疫在這類病毒感染中不起重要作用;④多種方式傳播:有些病毒呈現多種傳播方式,如副粘病毒和皰疹病毒呈現①和②兩種方式;某些反轉錄病毒可能呈現①和③兩種方式等。

 

上一篇:病毒致瘤的機理

下一篇:病毒感染的類型和機理-.隱性感染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