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藍冠病病毒(Blue comb disease virus of turkeys) 同義名:火雞冠狀病毒性腸炎病毒,火雞傳染性腸炎病毒,泥淖熱病毒。1951年,在美國華盛頓和明尼蘇達州飼養的火雞群中暴發1種以精神沉鬱、體溫降低、體 重 減輕以及排泡沫狀或水樣稀便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幼火雞多發,病死率高(50%~100%) ,引起的經濟損失嚴重。隨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有本病暴發的報道。主要見 於大群密集飼養的火雞群。
1.形態特征和理化學特性藍冠病病毒具有比較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結構。病毒粒子直徑約135nm,帶 有囊膜,囊膜上具有花瓣樣纖突。在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為116~124g/cm3。含 有R NA。對pH3和50℃加熱具有較大抵抗力。但對氯仿敏感,4℃處理10分鍾即可使其滅活。
2.培養15日齡以上的火雞胚最適於分離和培養藍冠病病毒。感染的火雞胚經 常發病死亡,並可從其卵黃囊、腸道和腔上囊中分離獲得病毒。將藍冠病病毒接種雞胚、火雞胚和鵪鶉胚的肝和腎細胞以及HeLa和猴腎等細胞,均未證明病 毒可在這些細胞培養物內增殖,至多能較長時間存活而已。
3.病原性火雞是自然或人工感染藍冠病病毒的唯一禽類。雞、鴨、雉和其它鳥類以及哺乳動物均不感 染。各種年齡的火雞均可罹患本病,但幼火雞的敏感性最高,症狀嚴重,病死率也最高。潛伏 期 2~5天。病火雞發病突然,采食和飲水減少,精神萎頓,頭部和皮膚呈暗藍色,體溫低於正 常。病火雞排出水樣便,呈淡綠色,尿酸鹽增多,並常含有粘稠絲狀物和脫落的粘膜。幼 火雞的病 死率可高達100%。成年火雞的病死率較低,約50%。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如提高環境溫度 可明顯降低病死率。惡劣天氣則可使病死率明顯增高。死後剖檢,屍體明顯消瘦,病變主要限於腸道。小腸內容物呈液狀並含氣體,經常出現粘液 和脫落的粘膜。盲腸擴張,內含棕黃色惡臭液體。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腸絨毛上皮細胞 脫落,粘膜固有層發生單核細胞性浸潤,這就是病火雞發生水樣下痢的原因。將病火雞腸道病料給火雞雛經口或直腸接種,可引起發病,但肌肉注射常不致病。
4.免疫病後康複火雞具有堅強的免疫力,很少見有再次感染的情況。給4日齡火雞雛進行人工感 染,少數活存雛對強毒攻擊具有抵抗力。
5.診斷根據藍冠病的症狀、流行病學和病理變化,常可建立暫定診斷。為了確診,可采取小腸和盲 腸病料,用0.2μm濾膜過濾除菌後,接種火雞胚或1~4日齡火雞雛作感染性試驗。應用熒光抗體技術,可在感染火雞胚和火雞雛的腸上皮細胞中檢出冠狀病毒抗原。應用熒光 抗體技術,也常可以獲得陽性結果。
上一篇:小鼠肝炎病毒
下一篇:犬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