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牛痘病毒(Pseudo cowpox virus)
同義名:擠乳者結節病毒,副痘苗病毒。 假牛痘在臨床上與牛痘和痘苗感染相似;在泌乳母牛的乳房和乳頭上引起增生性病 變。由於局部知覺過敏,病牛抗拒擠乳。本病在乳牛群中迅速傳播,發病率有時高達80%, 顯然通過擠乳者的手或擠乳機而傳播。幹奶的母牛、處女牛和公牛一般不感染。人, 特別是擠奶工人,經常發生感染。 早在18世紀Jenner就發現了本病。英國、歐洲大陸、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和美國均有本 病的分布。近年來我國某些牛場也有本病發生的報道。
〖BT4〗1.形態和理化學特性 病毒粒子呈卵圓柱形,直徑290×170nm。電鏡觀察已用胰蛋白酶處理的病毒粒 子,中央為致密的核心,外由十字形交叉的同軸性索狀結構包圍,從而使整個病毒粒子 呈線團樣——與接觸傳染性膿皰性皮炎病毒相似。 假牛痘病毒對乙醚中等敏感,但氯仿可在10分鍾內使其滅活。-70℃保存, 可長期 保持毒力。 本病毒不產生血凝素。 被純化的病毒粒子內含有RNA聚合酶、核苷磷酸羥基酶和蛋白激酶,這種蛋白酶被包圍在 病毒核心內或與其它物質結合存在。體外活化病毒RNA聚合酶,僅能轉錄病毒全基 因組中7%~8%DNA,形成8S至14S多聚腺苷酸RNA分子。這些RNA分子與存在於本病毒粒子內的 DNA互補,不與痘苗病毒DNA和從宿主細胞中製備的DNA互補。 用感染丘疹性口炎病毒的恢複期牛血清進行免疫電鏡檢查時,能與假牛痘病毒的 外殼發生抗體反應。感染假牛痘病毒的恢複期牛血清含有補體依賴性抗體,對感染 病毒的細胞具有溶解作用。
〖BT4〗2.抗原性 假牛痘病毒與痘苗病毒、牛痘病毒沒有交叉免疫。但在血清學上,本病毒難與接觸 傳染性膿皰性皮炎病毒和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區別。
〖BT4〗3.培養 假牛痘病毒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不產生痘斑。但可在牛、羊睾丸以及人羊膜等細胞 培養物中生長,並於接毒後的6~8天產生細胞病變——出現圓形細胞灶,核變形,隨後 由瓶壁脫落。感染細胞出現胞漿內包涵體以及許多不同大小的嗜酸性顆粒。於BHK21、 L細胞和KB細胞等傳代細胞中不產生細胞病變。
〖BT4〗4.病原性 主要侵害泌乳母牛,潛伏期約5天。病變與牛痘相似,但極少見到臍形痘皰。開始為丘疹, 一般為黃豆粒大,最大的不超過1cm,隨後變為櫻紅色水皰,於2~3天內結痂,並在2~3 周 內愈合。每個乳頭上通常有2~10個痘瘡,多至15~30個,有的丘疹可遍布每個乳頭、乳房 和 乳房間溝。丘疹有時不發展成水皰,而直接變為痂皮。痂皮脫落後留下圓形隆起,中央凹 隱,呈現肉芽樣疤痕。本病特征之一是病變周期性再現,感染的牛群往往可持續幾個月之久 。病牛常無全身症狀,隻有50%以上病牛在患病後2~4天內泌乳量下降15%~30%。 人工接種幹奶的母牛或處女牛,僅在局部出現小而堅實的紅色結節,並常在10天左右 消退。但給泌乳母牛的乳頭作皮下或皮內接種,常可引起結節,並幹涸為突出的痂皮,痂 皮下為鮮紅的濕潤區,且常在接種後11~14天內於原始接種部位的附近出現第二批病 變。 人的潛伏期為5天左右,一般在乳牛暴發本病10天左右開始感染。在手和身體其它部 位出現半球狀的櫻紅色丘疹, 隨後增大而 成堅實有彈性的紫紅色疹塊,直徑達2cm。通常沒有痛覺,而有刺癢感。表皮呈灰色, 並有波紋,含有許多血管,但不化膿,並常於4~6周後消退。 接種家兔、小鼠和豚鼠,均不引起實驗感染。給新生雛雞作毛囊接種,也不引起 感染。
〖BT4〗5.診斷 假牛痘可能是泌乳母牛乳房和乳頭上最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根據病變特征和傳播情況 初步診斷並不困難,但不易與牛痘區別。 確診時采取患牛尚未破潰的丘疹組織作超薄切片,可見大量有核心的病毒,主要聚集於上皮 細胞中,淡染的病毒可看到病毒核心呈現螺旋樣結構和一層較厚衣殼;濃染的病毒呈暗黑色 , 難以分辯病毒的核心和衣殼。有的病毒粒子排列整齊,呈串珠狀;有的病毒則密集在一起。 假牛痘病毒的這些形態特征與 牛痘病毒不同,兩者不難區別。 也可將病料乳劑作細胞培養物和實驗動物感染範圍試驗。牛痘病毒的宿主和細胞感染範圍 很廣,而假牛痘病毒卻有比較嚴格的宿主和細胞感染範圍。牛痘病毒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經 常引起出血性痘斑,而假牛痘病毒則否。如果接種過痘苗病毒的人發生感染,則很可能是假 牛痘,因為牛痘病毒與痘苗病毒具有明顯的交叉免疫性,而假牛痘病毒與痘苗病毒之間則無 。 人感染假牛痘病毒,用常規實驗檢驗技術很難與其它副痘病毒感染區別。但用DNA雜交技術 和免疫電鏡技術進行表麵結構分析則可以區別它們。用感染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的恢複期血清 進行免疫電鏡檢查,能與假牛痘病毒的外殼發生 抗 體反應。用假牛痘病毒基因組末端DNA標記探針,僅與假牛痘病毒DNA雜交呈現陽性反應,與 其它副痘病毒呈現陰性反應。
上一篇:副痘病毒屬
下一篇:牛丘疹性口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