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熱病毒 (Bovineephemeralfevervirus)同義名:牛暫時熱病毒,牛三日熱病毒,僵硬病病毒,牛流行性感冒病毒。1994年ICTV會議將牛流行熱病毒列為暫時(熱)病毒屬。它是牛流行熱的病原。感染牛表現為急性發熱、呼吸道和消化道機能障礙以及跛行和肢體僵直。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為1%~2%。該病在發病地區呈周期性流行,跳躍式傳播。病牛一般在3日左右(故名三日熱)恢複。臨床上與流行性感冒相似,故曾稱為牛流行性感冒。本病流行於非洲、亞洲和大洋洲以及中東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北、南美洲及歐洲未曾有過報道。據記載,我國自1938年就有本病流行,但直到1976年才得到證實,並分離到病毒。牛流行熱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種公牛感染本病後,精子畸形率可能高達70%以上。奶牛的產奶量降低,牛乳質量下降,並可能長期不能恢複正常。役用牛則因跛行或癱瘓而不能使役。護理和治療不當時,死亡率可能上升。
1.形態特征牛流行熱病毒呈子彈狀或圓錐形(如圖27-3)。成熟病毒粒子長130~220nm,寬60~90nm。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厚約10~12nm,表麵具有纖細的突起。粒子中央為電子密度較高的核心—由緊密盤纏的核衣殼組成。如將核衣殼拉直,長達2.2μm。除典型的子彈形病毒粒子外,還常可以看到T粒子,即截短的窩窩頭樣病毒粒子,特別是在以高濃度病毒傳代的細胞培養物內。於超薄切片中可以看到以出芽方式從胞膜或胞漿空泡膜上向細胞外或胞漿空泡內釋放的病毒粒子。宿主細胞胞漿中有毒漿結構。胞漿內的結構變化顯著,出現大量微管和微纖結構。
上一篇:狂犬病疫苗分子生物學診斷:
下一篇:牛流行熱病毒理化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