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Rowe等在用扁桃體組織塊培養物分離“感冒病毒”過程中,發現在由組織塊長出的新細胞中,還沒有接種病料,就逐漸出現細胞病變。引起這種細胞病變的因子就是後來證明的人的1、2、5、6型腺病毒。翌年,Hilleman等從呼吸道患者分離出類似的病毒。此後,相繼由人、猴、牛、豬、馬、犬、羊、小鼠和雞等分離出100多個血清型的腺病毒。1956年,Enderes根據病毒經常存在於腺體,且第一次就是從腺體組織中分離獲得的事實,提出了“腺病毒”這一名稱,這個建議隨即被采用為這一類病毒的統稱。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第六次報告(1995),人的腺病毒有47個型,猴有27個型,牛有9個型,豬有6個型,馬有1個型,犬有2個型,綿羊有6個型,山羊有1個型,小鼠有2個型,雞有12個型,鴨有2個型,鵝有3個型,雉雞有1個型,火雞有3個型。這些血清型分別隸屬於哺乳動物腺病毒(Mastadenovirus)和禽類腺病毒(Aviadenovirus)兩個屬中,兩個屬之間沒有共同的群抗原。由於腺病毒沒有囊膜,衣殼結構清晰,易在電子顯微鏡下仔細觀察,而且腺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質又易分離提取,故是目前動物病毒中在形態和化學結構上研究得最為詳細的病毒之一。腺病毒複製的很多步驟都被用來作為研究真核細胞的模型。例如,mRNA的剪接現象就是在研究腺病毒mRNA的合成以及多聚核糖體從胞核內向胞質中轉運時發現的。真核細胞DNA在體內複製的啟動機製,也是在研究腺病毒時發現的。這些發現,以及其它許多重要發現,使腺病毒成為研究真核係統內複雜的生物學加工處理過程的重要工具。在應用方麵,腺病毒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病毒載體之一,以腺病毒為載體構建重組疫苗、表達重要的基因產物,以及以腺病毒為載體進行癌症、遺傳病和重要傳染病的基因治療等,均是目前獸醫學、醫學、生物學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腺病毒主要存在於人和其它哺乳動物以及禽類的眼、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內,但大多呈隱性或不顯性感染。人的腺病毒大多存在於腸道內,但也與感冒、咽炎、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結膜炎等一係列疾病有關。哺乳動物中的腺病毒很多,但隻有少數引起臨床症狀,例如犬的傳染性肝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犢牛的肺腸炎以及狐的腦炎。馬、羊、豬和鼠的腺病毒尚未見有明顯致病性,但曾報道腺病毒在人工感染培養離乳幼鼠時,可能引起致死性感染。健康禽類腸道中也常攜帶沒有病原性的腺病毒。但鵪鶉支氣管炎病毒(也是一種腺病毒)卻可引起幼齡鵪鶉的致死性感染。雞的包涵體性肝炎,也是腺病毒引起的一種高致死率的疾病。腺病毒的腫瘤原性,也就是能引起新生倉鼠發生惡性腫瘤的能力,是腫瘤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深入的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學研究,已使人們對腺病毒的致瘤性有了詳細的了解。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腺病毒與人類的惡性腫瘤有關。
上一篇:病毒的基本特性
下一篇:腺病毒科形態結構與理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