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病毒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病毒學研究中常見病毒敏感動物的選擇

病毒學研究中常見病毒敏感動物的選擇



錄入時間:2010-3-15 10:43:12 來源:丁香園

病毒敏感動物的研究,一直是病毒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實驗動物在人類病毒學發展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主要用作分離病毒、研究發病機製、抗病毒藥物篩選、疫苗效果及完全性鑒定、製備診斷用品等。
實驗動物選擇,應注意影響動物實驗效果的各種因素。不同種屬動物對同一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不同,對一種動物是病原體,對另一動物可能並不致病。即使是同一種屬動物的不同品係,對同一刺激的反應也有很大差異。年齡、體重、性別、生理狀態、健康情況,往往導致對同一刺激的不同結果。此外,病毒學研究中,接種途徑的改變往往導致不同的感染結果。實驗中,應盡量利用經微生物控製的動物和純種動物。
1. 黃熱病毒:靈長類動物都易感,最為敏感的動物是恒河猴,另外可用中國猴(Macacus Sinicus)及斷尾猴(M.Speciosus Thibetanus)。小鼠對黃熱病毒也敏感,在沒有經濟實力,使用靈長類時,可用小鼠。令人感興趣的是:純血清接種的小白鼠尚能存活,而以稀釋血清接種的小白鼠卻於較短時間死亡。這一奇特現象的理由,可能是由於病人體內血清抗體早期出現之故。應用純血清時,這些抗體中和了病毒的作用,而當應用稀釋血清時,抗體濃度不足,但病毒在稀釋後仍然具有活力。
2. 乙腦病毒:乙腦病毒屬於披蓋病毒的B組蟲蝶病毒。實驗室內,乳鼠和成年小白鼠腦內接種後發生致死性腦炎,腹腔內接種後乳鼠發生致死性腦炎。恒河猴、食蟹猴和成年倉鼠腦內接種後發生致死性腦炎,但周圍途徑接種時隻發生無症狀的病毒血症。豚鼠和兔腦內或周圍接種,蝙蝠、小雞和蒼鷺周圍接種後都隻發生無症狀的病毒血症。蝙蝠可保持感染,經過冬眠後重新發生病毒血症。
3. 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本病毒屬沙粒病毒屬,對小白鼠腦內接種尤為敏感,可供分離病毒用,對猴及豚鼠有致病力。應使用4周齡的小鼠及乳鼠、未斷乳豚鼠和200-400g重的豚鼠。可能時,采用“瑞士”Albinos種小鼠。飼養中, 應確保無LCM病毒感染。為取得最好效果,一方麵接種幼年動物,另一方麵用年齡較長的。接種量如下:6-8天齡乳鼠:腦內接種0.03ml,腹腔接種0.2ml。4周齡小鼠:腦內接種0.03ml,腹腔接種0.25ml。未斷乳的小鼠:腦內接種0.05ml,腹腔接種1ml。已斷乳的200- 400g豚鼠腦內接種0.15ml。腹腔接種5ml。不同接種途徑的感受性亦不同。腦內接種感染而發病的鼠數(4周齡以上的)遠比經腹腔內接種者為多。經腹腔接種者可不顯任何症狀。豚鼠(250g以上)二種接種途徑的發病數大致相等(有時腦內接種稍高些),但這些資料並不對所有毒株適用。小白鼠感染後表現多樣,可能有三種情況:①急性疾病並死亡;②急性疾病,恢複並產生抗體;③形成持續感染,攜帶病毒,不產生抗體。產生急性疾病的動物一般在感染後4-7天出現體征,表現為弓背、豎毛、嗜睡、眼炎、頭部水腫等。
4.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一種。1908 年Landsteiner和Popper成功地把此病毒傳播於猴。在後來的40 年裏證明了亞人類靈長類能經消化道感染。猴子:在此屬內猩猩能感染和人類完全相似的疾病。但此類動物不易常備。實際工作中,各種不同的獼猴對本病來說是猿類中最為優良的品種,特別是Macacus Rhesus。長尾猴類以及狒狒類對脊髓灰質炎病毒亦有感受性,唯敏感性遠較獼猴為差。接種方法可用腹腔注射、坐骨神經附近的深部肌肉注射、鼻腔滴注。實際操作中最好以不同方法混合接種。齧齒動物:病毒在應用齧齒動物前,常需經猿類適應1-2代。齧齒動物(棉鼠、小白鼠、田鼠、鼷鼠)可經腦內接種,最好選用年幼的動物、2-3周齡的小白鼠或15天齡的棉鼠。動物常於12-25天出現麻痹。
5. 柯薩基(Coxsackie)病毒:屬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根據本病毒對乳鼠的致病情況將其分成兩組。A組:產生彌漫性肌炎伴有隨意肌纖維的急性炎症及壞死。B組:主要引起大腦局部退行性變化等。
6. 流感病毒,屬於正粘液病毒屬。動物模型最好選用雪貂,也可用小白鼠、 金黃地鼠、豚鼠、猴及豬。
7. 麻疹病毒:除靈長類外,一般動物均不易感。1911年首次成功的傳給獼猴。以後證明,除了接種和吸入外,其它種類的猴,如:猿類、恒河猴、崇猴、爪哇猴、矮猴等,對各種不同接種途徑也易感染。其症狀類似人類麻疹。潛伏期為3-22天,病毒血症期為4-15天,約一半動物有皮疹、結膜炎、卡它和發熱。適應在組織培養上的病毒可在乳鼠或乳地鼠體內繁殖,腦內接種可引起腦膜炎症狀。
8. 呼吸道合胞病毒:猩猩感染後可產生與人一樣的上呼吸道臨床症狀。猴,如Cebus猴感染本病毒後,可引起肺炎。在肺和支氣管都可以找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Cobues猴感染後4-6天,病毒繁殖方可達到高峰,並出現臨床症狀。地鼠和棉鼠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較敏感,感染後,在其細支氣管及肺可以找到呼吸道合胞病毒。
9.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1987年Galfiev首先用家兔作為實驗動物,進行了傳統的實驗,在該實驗中,巴德斯培育了對犬致病力減弱而對家兔具有固定潛伏期的毒株。實驗室感染實驗,常選用中國地鼠、小白鼠、豚鼠和兔(按敏感性程度排列)。顱內接種比皮下或肌肉注射更可靠。
10. 天花病毒:猴及家兔均敏感。應選用雄兔作皮膚劃痕接種、角膜劃痕接種、睾丸內接種。猴子則在脅腹部皮膚上作劃痕,如係雄猴則同時作睾丸內接種。感染後兔皮膚劃痕處出現明顯的皮疹;角膜炎輕微或缺如,無睾丸炎;猴沿皮膚劃痕出現典型皮疹,如做睾丸內接種,則有睾丸炎發生。
11. 單純皰疹病毒(HSV):家兔為最適宜的動物,豚鼠、小白鼠、地鼠也可用。用家兔及豚鼠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可以用有菌材料做角膜接種而可不加抗菌素或過濾,不妨礙病毒生長。
12. 水痘-病毒帶狀皰疹(VZV)、巨細胞病毒:還未發現有實驗動物對這兩種病毒敏感。
13. 甲型肝炎病毒(HAV):1976年Deinhardt等首次證明HAV可在絨猴體內增殖,此後Mascoli等從絨猴體內發現人類HAVCR326株。絨猴、黑猩猩、紅麵猴對HAV均易感,經口或靜脈注射接種病毒後,可產生肝炎。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黑猩猩是HBV的易感動物,絨猴雖可感染但不如前者敏感。因此用黑猩猩研究HBV的發病機理、檢測自動免疫、被動免疫的效果以及HBV疫苗的安全性。
目前為止,各種病毒敏感動物的研究,仍然是病毒學中引人矚目的領域,因為在不同病毒疾病發病機製的研究、抗病毒藥物篩選、疫苗效果及安全性鑒定等方麵,動物模型都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但就病毒分離而言,使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對於某些病毒更為方便。不同實驗室可根據其實驗目的、動物來源情況等,選擇不同的敏感動物。

 

上一篇:病毒的超低溫保存方法

下一篇:病毒分離前樣品的預處理方法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