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論依據
(1)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 1943年White提出了“植物細胞全能性”學說。1958年,Steward和Reinert對這一學說進行了驗證,即一切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植物的幼齡細胞含有全套遺傳基因,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植物病毒在寄主體內分布不均勻 懷特(1943)和利馬塞特.科鈕特(1949)發現,植物根尖和莖尖部分病毒含量極低或不能發現病毒。植物組織內的病毒含量隨與莖尖相隔距離加大而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有四個方麵:其一,一般病毒順著植物的微管係統移動,而分生組織中無此係統;病毒通過胞間連絲移動極慢,難以追上莖尖分生組織的活躍生長;其二,活躍生長的莖尖分生組織代謝水平很高,致使病毒無法複製;其三,植物體內可能存在“病毒鈍化係統”,而在莖尖分生組織內活性應最高,鈍化病毒,使莖尖分生組織不受病毒侵染;其四,莖尖分生組織的生長素含量很高,足以抑製病毒增殖。
2、脫毒方法
(1)培育脫毒母株,獲得外植體
a.正確選擇品種。用於生產的品種選擇很重要。因不同品種產量、品質特性及對病毒侵染的反應不同,關係到去病毒的增產效果和脫毒種苗的應用年限。因此,要選擇品質好,產量高,抗、耐病毒病性好的品種。
b.確保品種純度。確保獲取快繁外植體母株的品種純度是生產高純度、優質種苗的基礎。特別是栽培曆史長的無性繁殖作物,用種量大、易造成品種混雜。因此嚴格鑒定獲取快繁外植體母株的品種純度,可避免無效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c.獲得外植體。外植體可直接取於大田,但最好取於室內培育的,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既不受季節影響,又易消毒。
(2)選擇培養基。研究確定的基本培養基有許多種,其中MS適合於大多數雙子葉植物,培養基B5和培養基N6適合於許多單子葉植物,WHITE培養基適於根的培養,應先試用這些培養基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中的某些成分做小範圍調整。一般培養用MS培養基均能成功,但大蒜、洋蔥用B5和N6培養基較好。
激素濃度和相對比例的確定。用不同種類的激素進行濃度和比例的配合試驗。在比較好組合基礎上進行小範圍的調整,設計出新的配方,經過反複摸索,選出一種適合培養基。
(3)剝離和接種 將處理好的植物部分,如包含莖尖的莖段或芽等滅菌,置超淨工作台40倍顯微鏡下,剝去外葉和較大的葉原基,暴露出生長點分生組織,剝離帶1~2個葉原基的分生組織,接種到試管內的芽分化培養基上。
(4)繼代培養生根和快繁 將已接種外植體的試管置(23±2)℃,光照3000LX,在光周期13-16H/D的培養基中培養2-3周成苗。待苗長至1-2CM高,轉入生根培養基,生長7-10D生根,轉入快繁培養基繼續繁殖。
3、莖尖培養的關鍵技術環節
要提高莖尖培養成苗率和脫毒必須掌握下列關鍵環節
(1)剝取適當大小的莖尖 通常培養莖尖越小,產生幼苗的無毒率越高,而成活率越低。不同病毒種類去除的難易程度不同。因此需針對不同的病毒種類,培養適宜大小的莖尖。例如剝離培養帶一個葉原基的生長點產生的馬鈴薯植株,可去處全部馬鈴薯卷葉病毒,去除80%Y病毒和A病毒,去除0.2%X病毒。馬鈴薯病毒去除從易到難的順序是:馬鈴薯卷葉病毒、馬鈴薯A病毒、馬鈴薯Y病毒、奧古巴病毒、馬鈴薯M病毒、馬鈴薯X病毒、馬鈴薯S病毒和紡錘塊莖類病毒。對於同一種病毒,剝離莖尖越小,脫毒率越高。大蒜帶1個葉原基的莖尖產生苗中84%檢測不到病毒,而帶2-3個葉原基的無毒株率僅59%。因此,一般剝離帶1-2個葉原基的莖尖即可獲得較好的脫毒效果。對於難脫除的病毒則應配合采用其他措施。
(2)選用正確的培養基 培養基由大量元素(無機鹽)、微量元素、有機成分、植物激素、糖和瓊脂調配而成。一般銨鹽及鉀鹽濃度高,有利於莖尖成活,反之則有利於生根或根生長,植物激素對莖尖的生長和發育有重要作用。植物細胞分裂素類如6-BA有利於長芽,而生長素類NAA有利於生根。不同品種對激素的反應不同。
(3)適宜的環境 大蒜、馬鈴薯、草莓接種後置溫度23-25℃,光照1000-3000LX,每日照光13-16H。甘薯莖尖培養需溫度較高,約26-32℃,光強和照光時間同馬鈴薯和大蒜。
(4)莖尖接種後的生長及調節方法 莖尖接種後的生長情況主要有4種。1)生長正常,生長點伸長,基本無愈傷組織形成,1-3周內形成小芽,4-6周長成小植株。2)生長停止,接種物不擴大,漸變褐色,至枯死。此情況多因剝離操作過程中莖尖受傷。3)生長緩慢,接種物擴大緩慢,漸轉綠,成一綠點。說明培養條件不適應,要迅速轉入高激素濃度培養基,並適當提高培養溫度。4)生長過速,生長點不伸長或略伸長,大量疏鬆愈傷組織形成,需轉入無激素培養基或采取降低培養溫度等措施。
上一篇:玫瑰植物組培研究方案
下一篇: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