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類
假單胞菌科由假單胞菌屬及其親緣關係密切的菌屬(以前大部分屬於假單胞菌屬)組成,用於假單胞菌科分類的方案有兩個,一是根據細菌的表型特征分為7個主要的組,二是根據rRNA-DNA同源研究將假單胞菌科分為5個rRNA群。
盡管假單胞菌科的絕大部分細菌原先都被歸類於假單胞菌屬,但現在隻有rRNAⅠ群的細菌屬於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包括銅綠假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惡臭假單胞菌、斯氏假單胞菌、曼多辛假單胞菌、產堿假單胞菌和假產堿假單胞菌7種細菌。
rRNAⅡ群的細菌屬於伯克菌屬(Burkhokderia),包括13個種,其中類鼻疽伯克菌、蔥頭伯克菌、唐菖蒲伯克菌和皮氏伯克菌與人類疾病相關。鼻疽伯克菌是動物專性寄生菌,在極少數情況下可傳播給人(通常通過皮膚的磨損),是本菌屬中唯一無動力的種,本屬其他菌種與植物有關而與人類疾病無關。
rRNAⅢ群的細菌屬於叢毛單胞菌科(Comamonadaceae),本科包括兩個菌屬:叢毛單胞菌屬(Comamonas)和食酸菌屬(Acidovorax),前者包括土生叢毛單胞菌等三個菌種,後者包括敏捷食酸菌等三個菌種。
rRNAⅣ群屬於短波單胞菌屬(Brevundimonas),包括兩個菌種:缺陷短波單胞菌和泡囊短波單胞菌。
rRNAⅤ群的細菌屬於寡養單胞菌屬(Stenotrophomonas),隻有一個菌種——嗜麥芽寡養單胞菌。
2.細菌特性
假單胞菌屬是一類無芽胞、有莢膜、散在排列的革蘭陰性杆菌,菌體直或微彎、有單鞭毛或叢鞭毛,運動活潑;專性需氧,生長溫度範圍廣,最適生長溫度
3.臨床意義
人類非發酵菌感染中,假單胞菌占70%~80%,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其他較為常見的菌種有鮑曼不動杆菌、嗜麥芽寡養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惡臭假單胞菌、產堿假單胞菌等。
4.微生物學檢驗
(1)檢驗程序 。
(2)標本采集 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分別采集痰液、分泌物、尿液以及醫院環境用品等。
(3)檢驗方法 非發酵菌鑒定較為複雜,應先進行初步分群(屬),然後再進行種的鑒定。初步分群的常用實驗為葡萄糖氧化發酵試驗(O/F試驗)、氧化酶試驗、動力觀察。再進一步作生化試驗進行菌種鑒定。
5.耐藥性
假單胞菌屬的細菌對有些抗生素天然耐藥,臨床治療假單胞菌感染的抗菌藥物主要有三類: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和喹諾酮類。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薦,非腸杆菌科細菌除銅綠假單胞菌和不動杆菌屬外,藥敏試驗不選用Kirby-Bauer法,應選用肉湯或瓊脂稀釋法或E-test法。
上一篇:希瓦菌生物學特性的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