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菌是弧菌科氣單胞菌屬,為革蘭氏陰性短杆菌,極端單鞭毛,沒有芽胞和莢膜,剛從病灶上分離的病原菌常兩個相連。在普通瓊脂平板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形成的菌落園形、邊緣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帶淡桃紅色有光澤,發育良好。
嗜水氣單胞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的各種水體,是多種水生動物的原發性致病菌。
嗜水氣單胞菌在水溫14.0~40
嗜水氣單胞菌可以產生毒性很強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組織毒素、壞死毒素、腸毒素和蛋白酶等。從實際病例分析,可推斷其主要通過腸道感染,能否感染取決於菌體對魚腸道組織粘附力的強弱,粘附力的強弱又與菌株和魚的種類有關,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氣單胞菌株才能產生毒性很強的外毒素。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為:嗜水氣單胞菌侵入魚體後,先在腸道內增殖,再經門動脈循環進入肝髒、腎髒及其它組織,引起肝髒、腎髒等器官以及血液病變,繼而出現全身症狀。
目前,在生產中發現由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暴發性出血病較多,因嗜水氣單胞菌的自清型很多,況且感染的對象不同,所以症狀也各異。如白鰱暴發性出血病、甲魚敗血病、黃鱔出血病、鰻鱺紅鰭病等。該菌為條件致病菌,當環境驟變,水質惡化時,常會與其它菌(如溫和產氣單胞菌、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勢較猛,多為惡性傳染病,死亡率很高。
篩選治療嗜水氣單胞菌藥物的試驗,都是用先從病體標本的肝、腎、脾等內髒分離出嗜水氣單胞菌作為試驗菌株,通過供試藥物的抑菌試驗,篩選出敏感藥物,再經臨床應用檢驗,對選定藥物的療效和實用性進行綜合評價。目前已證實,高敏感類的藥物有: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氟呱酸、妥布黴素、菌毒清、大黃和五倍子等;中敏感類有: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黴素、複方新諾明、黃苓、連翹、黃柏、二氯、三氯和二氧化氯等。
在選擇治療藥物時,可以參照以上的藥物篩選結果,因嗜水氣單胞菌的變異菌株較多,所以要特別注意療效,一般施藥後病情有明顯好轉,死魚大量減少,說明使用該藥物有效。否則應及時換藥。如選用口服藥時,應注意所選藥物腸道的吸收情況,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在腸道中吸收很差,可用於注射但不易用於口服治療。其次是用藥量要準確,施藥量要達到最低殺菌濃度,各種藥物的性質不同,用量也不同,如大黃常用量為飼料量的千分之十二,痢特靈為千分之二至三,服用磺胺藥第一次用量要加倍等。此外施藥方法要科學,中草藥可使用煎劑,也可使用散劑,但必須以利於吸收;全池潑灑要選晴天上午,潑灑要均勻,怕光的藥物全池潑灑時,要在下午傍晚進行。
上一篇:放線菌與諾卡菌
下一篇:仙人掌杆菌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