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染色
1、G+ 球形菌、葡萄串狀、直徑約0.8-1.0微米。在某些化學藥物(如青黴素)作用下可裂解或變為L型。
2、無特殊結構,(少數菌有莢膜樣的黏液物質)
(二)培養:
需氧或兼性厭氧,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即可生長,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S型的菌落(1~2mm),產生金黃色色素,為脂溶性。在液體培養基中呈渾濁生長。在血液培養基上可出現透明溶血環,即ß溶血。
(三)生化反應:分解葡+、麥+ 、蔗+ 。在厭氧條件下也能分解甘露醇,在鑒別致病性方麵有一定意義。
(四)抗原結構: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SPA是存在於90%以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表麵的一種蛋白質,為完全抗原。能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IgG(1、2、4)分子的Fc段非特異性結合,而結合後的IgG分子的Fab段仍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應用:1)協同凝集試驗:檢測多種微生物抗原。
2)SPA與IgG結合形成的複合物:激活補體、抗吞噬、促細胞分裂、引起超敏反應及損傷血小板。
2、多糖抗原:磷壁酸和肽聚糖相連,有抗原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性心內膜炎患者血清中可檢出抗磷壁酸抗體。
3、莢膜抗原:
(五)分型
國際上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分為4個噬菌體群、23個噬菌體型。噬菌體分型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有11個莢膜血清型,其中5型、7型與大多數人類感染有關。
(六)抵抗力:強
在不產生芽胞的細菌中抵抗力最強。對幹燥、鹽、濕熱及消毒劑抵抗力強:在幹燥的膿汁或痰液中可存活2~3個月;加熱60℃1h或80℃30min才能將其殺死;在2%石炭酸中15min或在0.1%升汞中10~15min死亡。在含10~15%NaCI的培養基中仍能繁殖。1:10~20萬倍稀釋的龍膽紫溶液能抑製其生長。
對青黴素、金黴素、紅黴素和慶大黴素高度敏感;對鏈黴素中度敏感;但對磺胺、氯黴素敏感性差。易產生耐藥性,與細菌的質粒有關。大質粒編碼β-內酰胺酶;小質粒決定對四環素和氯黴素的耐藥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一)致病物質:毒素和酶類
毒素有:
1、葡萄球菌溶血素:可產生α、β、γ、δ四種抗原性不同的溶血素,對人類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α溶血素,被稱作“攻擊因子”。α溶血素具有溶血、皮膚壞死作用;是蛋白質,不耐熱,可製成類毒素,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2、殺白細胞毒素:隻損傷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與兩類細胞表麵有特異性受體(神經節苷脂和卵磷脂)有關。該毒素有F(快)和S(慢)兩種成分構成。作用部位主要在白細胞的細胞膜。死亡白細胞的殘存成分可以形成血栓,導致中毒性炎症反應以及組織壞死等病變。
3、腸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有A-E,G-I 8個血清型,腸毒素A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見,D主要存在於汙染的乳製品中,B能引起偽膜性腸炎。
4、剝脫性毒素:又稱表皮溶解毒素,是蛋白質,您裂解表皮的棘狀顆粒層細胞,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症(SSSS)。主要發生於新生兒和嬰幼兒。該毒素分為ETA(耐熱,由基因控製)和ETB(不耐熱由質粒控製)。
5、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毒素1(TSST-1):引起毒素性休克綜合症(TSS)。
酶類有:
1、血漿凝固酶(coagulase):
1)是一種能使人或兔血漿發生凝固的蛋白質
2)作用類似凝血酶原物質,可被人或兔血漿中協同因子激活,形成凝血酶原樣物質,使液態的纖維蛋白原變成固態的纖維蛋白,血漿凝固
3)酶使纖維蛋白沉積於菌體表麵,阻礙吞噬細胞的吞噬或防止在細胞內被破壞、免受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
4)感染易於局限化和形成血栓與凝固酶生成有關。
是葡萄球菌致病性重要指標之一
2、耐熱核酸酶(heat-stable nuclease):
1)耐熱:100℃15min或在60℃2h不被破壞
2)對DNA或RNA有較強的降解能力
3)有抗原性,是葡萄球菌致病性重要指標之一
還能產生過氧化氫酶、透明質酸酶、纖溶酶、脂肪酶和青黴素酶。
(二)所致疾病:
1、化膿性疾病有:以膿腫形成為主,主要通過皮膚裂口、傷口或汗腺、毛囊侵入體內,也可侵入呼吸道和血流引起感染。
1)皮膚化膿性感染:毛囊炎、癤、癰、傷口化膿及膿腫等。特點是膿汁呈黃色而粘稠、病灶界限清楚,多為局限性。
2)各種器官的化膿性感染:氣管炎、肺炎、膿胸、中耳炎、骨髓炎、腦膜炎、心包炎和心內膜炎。50%骨髓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多見於抵抗力弱的兒童及老年人。
3)全身感染:敗血症、膿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由腸毒素引起。
2)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多見於嬰幼兒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開始皮膚有紅斑,1~2d表皮起皺。繼而出現含無菌清亮液體的大泡,輕微損傷可破潰,最後表皮脫落。
3)毒素性休克綜合症(TSS):TSS-1,主要表現為急性高熱,低血壓,猩紅熱樣皮疹伴脫屑嚴重時出現休克,99%為女性,月經期發病。
4)假膜性腸炎:其本質是菌群失調性腸炎。
(三)免疫性:有很強的自然免疫力,特異性免疫不強,無長久免疫力。
三、微生物檢查法
一般局部化膿性感染:癤、癰等微生物學檢查意義不大,但對全身性感染在確定病因或選擇有效藥物上有一定價值。
(一)標本
膿汁、血液、腦脊液、骨髓穿刺液、嘔吐物、糞便或可疑食物。
(二)直接塗片染色鏡檢
取膿汁、痰等塗片、革蘭染色鏡檢,可見典型葡萄球菌
(三)分離培養與鑒定
接種於血平板(血液需增菌)做血漿凝固酶試驗、甘露醇發酵試驗
(四)動物實驗:檢查腸毒素
金黃色葡萄球菌診斷依據:
1、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
2、產生金黃色色素。
3、血平板上產生透明溶血環。
4、厭氧條件下也能分解甘露醇。
5、血漿凝固酶、耐熱核酸酶實驗陽性。
四、防治原則:
1、注意個人衛生和消毒隔離,防止醫源性感染。
2、注意傷口的消毒,尤其手部的感染,未愈前不得從事食品製作或飲食服務業。
3、臨床上要根據藥敏選擇敏感藥物。
4、反複感染癤腫者,可試用自身菌苗或類毒素。
上一篇:細菌學各論——葡萄球菌屬
下一篇:細菌學各論——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