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管苗增殖到一定數量後,就要使部分苗分流進入壯苗與生根階段。若不能將培養物大量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就會使久不轉移的苗子發黃老化,或因過分擁擠而致使無效苗增多,最後被迫淘汰許多材料。
1、壯苗培養
在繼代培養過程中,細胞分裂素濃度的增加有助於增殖係數的提高。但伴隨著增殖係數的提高,增殖的芽往往出現生長勢減弱,不定芽短小、細弱,無法進行生根培養的現象;即使能夠生根,移栽成活率也不高,必須經過壯苗培養。壯苗培養時,可將生長較好的芽分成單株培養,而將一些尚未成型的芽分成幾個芽叢培養。
通過選擇適宜的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種類及不同濃度配比,可以同時滿足增殖和壯苗的不同要求。如在杜鵑快繁的研究中發現,ZT/IAA或ZT/IBA的比值升高,芽的繁殖係數也隨之增加,但壯苗效果卻降低。高濃度的生長素和低濃度的細胞分裂素的組合有利於形成壯苗。因此,在以叢生芽方式進行增殖時,適當降低培養基中BA等細胞分裂素的濃度,並增加NAA等生長素的濃度,就能達到壯苗培養的目的。在實際生產中,我們一般用較低濃度的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組成合理的比列,將有效增殖係數控製在3.0-5.0,以實現增殖和壯苗的雙重目的。
2、生根培養
(1)試管內生根
試管內生根是將成叢的試管苗分離成單苗,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在培養容器內誘導生根的方法。試管苗生根的優劣主要體現在根係質量(粗度、長度)和根係數量(條數)吸收方麵。不僅要求不定根比較粗壯,更重要的是要有較多的毛細根,以擴大根係的吸收麵積,增強根係的吸收能力,提高移栽成活率。根係的長度不宜太長,在粗而少與細而多之間,可能以後者較好。
在生根階段對培養基成分和培養條件可進行調整,減少試管苗對異養條件的依賴,逐步增強光合作用的能力。對於大多數物種來說,誘導生根需要有適當的生長素,其中最常用的是NAA和IBA,濃度一般為0.1-10.0mg/L。但唐菖蒲、水仙和草莓等組培苗很容易在無生長素的培養基上生根。
一般情況下礦質元素濃度較高時有利於莖、葉生長,較低時有利於生根。生根培養基中無機鹽和蔗糖濃度減少一半,光照強度由原來的500-1000lx提高到1000-5000lx,能刺激小植株自身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以便由異養型向自養型過渡。在這種條件下,植物能較好的生根,對水分脅迫和疾病的抗性也會有所增強,植株可能表現出生長遲緩和較輕微的失綠,但生產實踐證明,這樣的幼苗,要比在低光強條件下的較綠較高的幼苗移栽成活率高。
生根階段采用自然光照比燈光照明所形成的試管苗更能適應外界環境條件。培養基中添加活性炭有利於提高生根苗質量。在櫻花生根培養基中加入0.1%-0.2%活性炭後,試管苗不僅生長健壯,無愈傷組織,而且根係較長、白色、有韌性,移栽後新根發生快,質量好,成活率高。
(2)試管外生根
有些植物種類在試管中難以生根,或有根但與莖的維管束不相通,或根與莖聯係差,或有根而無根毛,或吸收功能極弱,移栽後不宜成活,這就需要采用試管外生根法。試管外生根是將已經完成壯苗培養的小苗,用一定濃度生長素或生根粉浸蘸處理,然後栽入疏鬆透氣的基質中。大花蕙蘭、非洲菊、蘋果、獼猴桃、葡萄和毛白楊等均有試管外生根成功的報道。試管外生根也是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措施,不僅可以減少無菌操作的工時消耗,而且減少了培養基製備材料與能源消耗。
上一篇:植物組培的繼代培養
下一篇:植物組培中常見汙染及其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