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3代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抗菌譜廣,且不易產生耐藥性[1]。鋅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核酸、蛋白質、膠原的合成,刺激纖維 母細胞分裂、繁殖和再生,提高表皮細胞的分裂生長,從而加速創傷修複[2]。為此,我們將氧氟沙星製成鋅鹽,作為一種新型的燒傷局部治療藥物。我們參考磺胺嘧啶鋅的 製備方法[3]進行了氧氟沙星鋅合成方法的研究,並進行了體外抑菌試驗,現報道如下。
1 儀器與試藥
Du-50型分光光度計(beckman);氧氟沙星原料藥(江蘇昆山製藥總廠);其餘 試劑均為分析純;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杆菌(ATCC-25922) 、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由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提供。
2 氧氟沙星鋅的製備
2.1 製備方法[3] 取氧氟沙星
2.2 3種製備方法的比較 采用氨水法、氫氧化鈉法、碳酸鈉法,各 製備6批,各種方法的產率及質量見表1。
表 1 3種方法的產率和質量比較(n=6)
製備方法 |
產率/% |
含量/% |
顏色性狀 |
氫氧化鈉法 |
92.5±0.7 |
89.6±1.0 |
淡黃色結晶性粉末 |
碳酸鈉法 |
97.0±0.6 |
98.8±1.3 |
淡黃色結晶性粉末 |
氨水法 |
96.7±0.4 |
99.1±1.2 |
淡黃色結晶性粉末 |
3 氧氟沙星鋅的性狀
白色或淺黃色的粉末,無臭,味微苦,在空氣中遇光色漸變深,不溶於水,不溶於乙醚 、乙醇等有機溶媒,微溶於二甲基甲酰胺,在酸堿中易溶,同時分解。
4 氧氟沙星鋅的鑒別及含量測定
4.1 鑒別
4.1.2 取本品約
4.1.3 紫外吸收光譜 取本品加0.1 mol.L-1鹽酸溶液製成 每1 ml含10 μg的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ⅣA)測定,在293 n 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4],同時作氧氟沙星紫外吸收圖譜進行對照,最大吸收 峰應一致。
4.2 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本品約
5 體外抑菌試驗
5.1 含藥培養基的製備 磺胺嘧啶鋅、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鋅碾成細粉 ,並通過6號篩。分別配製成100,50,25,10,5,2,1,0.5,0.25,0.125,0.062 5,0.03 μg.ml-1的含藥普通瓊脂培養基,同時配製不含藥物的空白培養基。 由於藥物均耐熱,可將配製的培養基同時高壓滅菌備用。
5.2 菌液製備 按常規製備相當1 mg.ml-1菌懸液。
5.3 實驗方法 在無菌條件下,分別將備用的含藥培養基傾入平板,冷 後, 用白金環分別取質控菌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於各含藥培養基,置
表 2 3種質控菌對氧氟沙星鋅及對照藥的MIC值(μg.ml-1)。
藥 品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大腸杆菌 |
銅綠假單胞菌 |
氧氟沙星鋅 |
0.5 |
0. 0625 |
2 |
氧氟沙星 |
0.5 |
0.0625 |
2 |
磺胺嘧啶鋅 |
50 |
50 |
100 |
氧氟沙星鋅的3種製備方法比較表明,氫氧化鈉法產率及產品純度均較差,可能因氫氧化鈉的堿性較強,加入硫酸鋅後易生成氫氧化鋅,不易除去,從而影響產 品質量。氧氟沙星的酸性較弱,成鹽溫度以80℃~
氧氟沙星與鋅結合,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又可分解為氧氟沙星及鋅離子, 因 此可根據各自理化特性用作鑒別反應。
體外抑菌試驗表明,氧氟沙星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 銅綠假單胞 菌均具顯著的抑菌作用,明顯高於磺胺嘧啶鋅。臨床通過對50例深Ⅱ度燒傷創麵的治療 結果 比較可知,應用1%氧氟沙星鋅軟膏的創麵愈合時間為(12.6±4.2) d, 對照 組使 用1%磺胺嘧啶鋅軟膏創麵愈合時間為(17.3±3.6) d,經t值檢驗,差異有非 常顯著性,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沈儉.廣譜口服新抗生素氧氟沙星簡介[J].新藥與臨床,1989,8(3):166
[2] 孔祥瑞主編.必需微量元素的營養、生理及臨床意義[M].第1版.合肥:安徽科學技 術出版社,1982.212
[3] 周篤行,王意如.磺胺嘧啶鋅的製備和臨床應用[J].中國藥學雜誌,1991,26(6):35 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編.中國醫院製劑規範.西藥製劑[M].第2版.北京:中 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56
[5] 中國藥典[S].二部.1995:附錄1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編.新藥(西藥)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匯編(藥學藥理學毒理學)[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1993.33
下一篇:紡織品抗菌功能測試方法研究
相關文章: | |
舟山地區革蘭陰性杆菌對氧氟沙星的耐藥率變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