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基本知識->感染性腹瀉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附錄)

感染性腹瀉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附錄)



錄入時間:2010-12-2 15:42:44 來源:國家標準

  附錄 A(提示的附錄)
病原學診斷方法
 
  A1 沙門菌的檢驗
  A1.1 標本的收集
  腹瀉流行或爆發時,依據患者的數量及分布範圍,決定采取標本的份數。所采集的糞便標本應盡快送檢。運送時間超過2h者,標本應放入CaryBlair運送培養基中,在冰浴條件下送檢。
  A1.2 分離方法
  一般取糞便接種一個強選擇性培養基(如SS瓊脂),一個弱選擇性培養基(如麥康凱平板),37℃培養。從培養物挑選可疑菌落作進一步生化鑒定。
  A1.3 血清學鑒定
  係用OHVi因子血清與待檢菌株作玻片凝集試驗,先用O因子血清確定其所屬O群及其O抗原的各種成分,再用H因子血清檢查其第一相和第二相的H抗原以確定血清型,必要時還要用Vi血清檢查。
  A1.4 菌型的判定和結果報告
  綜合生化反應和血清學檢查結果,查對抗原表,判定菌型並報告結果。
  A2 腸致瀉性大腸杆菌檢驗
  A2.1 患者糞便標本的收集(同A1.1
  A2.2 分離培養
  用接種環蘸取新鮮糞便標本接種於下列培養基:
  a)麥康凱瓊脂或伊紅-美藍瓊脂等對大腸杆菌抑製性較弱的選擇性鑒別培養基,大腸杆菌發酵乳糖,在麥康凱瓊脂呈桃紅色不透明菌落;
  b)山梨醇麥康凱瓊脂(以1%山梨醇代替乳糖),腸出血性大腸杆菌及某些腸致病性大腸杆菌遲緩發酵山梨醇,菌落為無色;
  c)血瓊脂平板,用於觀察腸致病性大腸杆菌的溶血及與其他菌落的鑒別。
  標本接種培養基後,37℃培養1824h觀察結果。
  A2.3 初步鑒定
  挑取可疑菌落作生化反應及與大腸杆菌多價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陽性者作進一步鑒定。
  A2.4 鑒定
  A2.4.1 腸致病性大腸杆菌(EPEC
  a)標本:嬰幼兒水樣或蛋花湯樣便;
  b)生化反應符合大腸杆菌特征;
  c)血清學鑒定符合EPEC血清型(表A1)。
  表A1 常見腸致瀉性大腸杆菌的O血清群及血清型
               
  A2.4.2 腸產毒性大腸杆菌(ETEC
  a)標本:霍亂樣水樣便;
  b)生化反應符合大腸杆菌特征;
  c)血清學鑒定符合ETEC血清型(表A1);
  d)檢出大腸杆菌不耐熱腸毒素(LT)和/或耐熱腸毒素(ST)。測定LT可用兔腸段結紮試驗、皮膚試驗、ELISABiken試驗、平板免疫溶血試驗、DNA探針雜交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方法,各實驗室可根據其條件及習慣選用其中之一。
  A2.4.3 腸侵襲性大腸杆菌(EIEC
  a)標本:細菌性痢疾樣便;
  b)生化反應:不發酵或遲緩發酵乳糖,不產氣,除O124外無動力,酒石酸鹽陰性,賴氨酸脫羧酶陰性;
  c)血清學鑒定符合EIEC血清型(表A1);
  d)豚鼠角膜結膜試驗(Sereny試驗)或Hela細胞侵入試驗陽性。
  A2.4.4 腸出血性大腸杆菌(EHEC
  a)標本:早期為水樣便,後為血便;
  b)生化反應:遲緩發酵山梨醇,在山梨醇麥康凱瓊脂平板上菌落呈白色;
  c)血清學鑒定:其血清型為O157H,或O26K62H11(表A1);
  d)產生Vero細胞毒(VT)。
  A3 致瀉性弧菌的檢驗
  A3.1 患者糞便標本的收集(同A1.1,標本在室溫條件下運送和保存)。
  A3.2 分離培養
  A3.2.1 直接分離:采得的標本可直接劃種於分離培養基,37℃培養過夜。培養基可選用非選擇性或選擇性培養基,常用的非選擇性培養基有營養瓊脂和含5%羊血球瓊脂,選擇性培養基有弧菌瓊脂、慶大黴素瓊脂、4號瓊脂、TCBS等。
  A3.2.2 增菌後分離:收到標本後在直接分離的同時接種堿性蛋白腖水,於37C增菌68h後劃種選擇性培養基或非選擇性培養基,37℃培養過夜。
  A3.3 初步鑒定
  挑選可疑菌落作氧化酶、動力、O129敏感性檢查及O1O139霍亂弧菌診斷血清玻片凝集試驗。符合弧菌性狀但在O1O139霍亂弧菌診斷血清不發生凝集者進一步作係統鑒定。在O1O139診斷血清發生凝集者可報告檢出O1O139群霍亂弧菌,按相應標準處理。
  A3.4 鑒定
  對檢出的弧菌進一步作係統鑒定,按表A2判定結果。
  表A2 致病性弧菌鑒定表
  
  A4 空腸彎曲菌的檢驗
  A4.1 標本的收集(同A1.1
  A4.2 標本的檢查
  急性期患者的糞便可直接作塗片檢查,革蘭氏染色或用0.3%堿性複紅單染色,鏡檢為革蘭氏陰性、細長、彎曲、呈S形或海鷗展翅狀、無芽胞。液體標本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射標運動樣的動力。
  A4.3 分離培養
  本菌為微需氧菌,在含有5%氧氣時生長最好,此外,還需要二氧化碳,可以使用:混合氣體法;燭缸培養法。分離用的培養基有布氏瓊脂培養基、CampyBAP培養基、Skirrow培養基、卵黃鹽水培養基、巧克力豬血水瓊脂及代血鐵鹽培養基等。為抑製雜菌生長,提高檢出率,可於培養基中加入萬古黴素(6mgL)、兩性黴素(2mgL)、磺胺增效劑(5mgL)、多粘菌素B4mgL)。
  A4.3.1 直接分離培養:使用布氏瓊脂等進行分離培養,取數接種環糞便劃線塗於分離平皿上,在37C42℃微需氧環境中培養13天,如未見生長,應繼續培養12天,空腸彎曲菌和結腸彎曲菌在42℃條件下培養,胎兒彎曲菌應置37C培養。
  A4.3.2 增菌後分離培養:將大約0.1g糞便標本置液體增菌培養基內,於42℃微需氧條件下培養23天,然後再用前述的一種培養基分離培養。
  A4.3.3 初步鑒定:根據過氧化氫酶的產生,彎曲菌可分兩個群,產生過氧化氫酶的有胎兒彎曲菌和空腸/結腸彎曲菌,不產生過氧化氫酶的有唾液彎曲菌。從分離培養基上挑取可疑菌落,結合顯微鏡形態觀察,用相差顯微鏡觀察動力。同時以培養物塗片,革蘭氏染色後證實為革蘭氏陰性的小杆菌,同時作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試驗均為(+),對符合彎曲菌屬特性的培養物可做進一步鑒別。
  A4.4 生化試驗
  不發酵也不氧化糖類,VP、甲基紅、靛基質、檸檬酸鹽、尿素、丙二酸鹽、明膠。霍亂紅試驗均為陰性。賴氨酸和鳥氨酸脫羧酶陰性,不分解精氨酸,無脂酶活性,不產生色素。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陽性。在TTC培養基上菌苔呈紫色有光澤,甘氨酸培養基表麵生長似霧狀。
  A4.5 血清學分型
  生化反應確定為空腸彎曲菌以後,可采用被動血凝試驗或玻片凝集試驗進行血清學分型。
  A5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的檢驗
  A5.1 標本的收集(同A1.1
  A5.2 分離方法
  可直接接種於SS瓊脂或麥康凱培養基等選擇性瓊脂平皿上,2230℃培養2448h。同時取約1g標本接種於10mL pH7.47.6PBS,混勻後放04℃,培養1日和3周時取增菌培養物按上法分離培養,同時再轉種於改良氯化鎂孔雀綠增菌液或其他增菌液,2230℃培養12日後分離。
  A5.3 挑選可疑菌落
  耶爾森菌生長在麥康凱(MAC)培養基上,25℃24h12mm48h可達3mm,菌落為灰白色或桃紅色,不發酵乳糖,部分菌株有一個不整齊的透明邊緣,如用解剖鏡或顯微鏡觀察菌落,更易於識別。挑選半透明、光滑、不帶青色光澤的菌落。耶爾森菌生長在SS培養基上菌落類似MAC培養基上的菌落,但稍小,菌落光滑,無色,大小類似痢疾杆菌菌落。可種三糖鐵培養基,經1天、2天、7天各觀察一次,取在斜麵和底層產酸不產氣,H2S陰性者進一步進行鑒定。
  A5.4 生化鑒定
  耶爾森菌的鑒定主要依靠生化反應,其特征為氧化酶、苯丙氨酸脫氨酶、賴氨酸和精氨酸脫羧酶呈陰性,在2225℃下多數菌株有動力,少數菌株無動力;在37℃下無動力,甲基紅、尿素酶、硝酸鹽還原,鳥氨酸脫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呈陽性,能發酵甘露醇、甘露糖、山梨醇和L-樹膠醛糖。
  A5.5 血清學檢查
  本菌具有菌體O抗原和鞭毛H抗原。用現在國際常報告的80多個O抗原因子,可將本菌分成不同血清型。目前我國已報告的血清型有54個。
  A6 輪狀病毒檢驗
  A6.1 糞便標本的收集
  收集患者早期腹瀉糞便約10g10mL,置無菌試管內,冰壺冷藏運送至實驗室,-20℃保存至檢驗。
  A6.2 標本可采用下列兩方法之一檢驗
  A6.2.1 ELISA檢測法:國內已有商品試劑盒供應,也可自行配製,試驗按常規法進行。
  A6.2.2 輪狀病毒RNA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法:按常規方法進行,依據電泳圖型判定結果。
  A6.2.2.1 輪狀病毒:A組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病毒腹瀉的主要病原,電泳圖可見11RNA區帶,分四組,其排列為4.2.3.2。依據第1011RNA片段電泳距離不同,把輪狀病毒分為兩個亞群:亞群I為短型(S型),兩片段距離短;亞群為長型(L型),兩片段距離長。
  A6.2.2.2 成人腹瀉輪狀病毒:為B組輪狀病毒,主要引起青壯年腹瀉。11RNA電泳圖的分布模式為4.2.1.1.1.1.1(或描述為4.2.2.3),第7.8.9節段明顯分開,易於與一般輪狀病毒區別。
  A6.2.2.3 腺病毒電泳圖:腺病毒為DNA病毒,在電泳中隻見一條粗大的DNA區帶,且高於輪狀病毒第一條區帶,易於與輪狀病毒鑒別。
  A7 藍氏賈第鞭毛蟲的檢驗
  A7.1 標本的收集
  A7.1.1 患者糞便標本的收集:同A1.1
  A7.1.2 采取十二指腸抽出液,用作膽道感染的診斷,也可提高腸道感染的檢出率。
  A7.1·3 采取患者血液,分離出血清,檢查其中的特異性抗體,可提高腸道感染的檢出率。
  A7.2 實驗診斷
  A7.2.1 病原學檢查:賈第蟲在發育過程中有滋養體和包囊2期。
  A7.2.1.1 滋養體的檢查:滋養體在腹瀉病人的糞便和十二指腸液中,可用生理鹽水直接塗片,用光學顯微鏡檢查。形態從正麵觀呈倒置縱切梨性,前端鈍圓,後端尖細,大小為(1215μm×68μm,厚24μm。側麵觀呈瓢狀,背麵隆起,腹部內陷形成吸盤。在新鮮標本,蟲體靠鞭毛擺動很活潑。
  A7.2.1.2 包囊的檢查:包囊出現在成形糞便或十二指腸液中,可用碘液染色法、乙醚蟻醛沉澱法和硫酸鋅離心浮聚法檢查。包囊的形成呈間歇性,宜隔天檢查,連續3天。包囊呈橢圓形,大小為(812μm×710μm。囊壁與蟲體之間有明顯的不均勻空隙,成熟包囊內有4個核。
  A7.2.2 血清學檢查:患者血清中有對藍氏賈第鞭毛蟲的特異性抗體,可用血清學試驗作診斷。血清學檢查可使用間接血凝試驗,間接熒光抗體試驗或ELISA等方法。

 

上一篇:感染性腹瀉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下一篇:益生枯草芽孢杆菌MA139增殖培養基的優化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