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粘質沙雷氏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近年來漸成為臨床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本文報道了46株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得到的粘質沙雷氏菌的生化特性。本菌屬於腸杆菌科,IMViC試驗42株為--++模式(91.3%),4株為-+++模式(8.7%)。主要生化試驗氧化酶陰性,葡萄糖發酵,硝酸鹽還原陽性,葡萄酸鹽陽性,苯丙氨酸陰性,動力陽性,山梨醇陽性,DNA酶陽性。與同屬中其他種的主要區別是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均為陰性。對46株粘質沙雷氏菌進行14種抗生素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表明粘質沙雷氏菌對多種抗生素均表現出較高的耐藥率。
[關鍵詞] 粘質沙雷氏菌;藥物敏感;生化實驗
粘質沙雷氏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群,亦是臨床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可引起肺部和尿道感染以及敗血症。我們對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的46株粘質沙雷氏菌進行了鑒定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來源 46株粘質沙雷氏菌均分離自本院臨床標本,其中尿液16株,前列腺液7株,胸腹水6株,咽喉分泌物6株,血液4株,傷口分泌物4株,膽汁3株。
1.1.2 培養基用法 國產哥倫比亞瓊脂及馬頭羊血製備。生化鑒定用法國生物梅裏埃公司生產的API 20E鑒定條。抗生素紙片由北京天壇藥物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微量生化反應管由浙江省軍區防疫檢疫所生產。
1.2 方法
1.2.1 細菌分離鑒定 細菌分離培養按常規方法進行,標本接種血瓊脂和麥康凱平板,35 ℃培養18 h~24 h,凡氧化酶陰性的革蘭陰性杆菌,采用API 20E鑒定。用微量生化反應管進行補充生化試驗。主要是葡萄酸鹽、苯丙氨酸、動力、山梨醇、DNA酶、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以及葡萄糖OF試驗。
1.2.2 藥物敏感試驗 采用KB法,對46株粘質沙雷氏菌進行14種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測定,並以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進行藥物敏感試驗質量控製,所有質控結果均符合國際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NCCLS)藥敏質控標準。
2 結果
2.1 菌株鑒定 血瓊脂平板上形成大圓形、灰白色、凸起、濕潤、邊緣整齊、不溶血菌落。麥康凱平板上形成無色半透明菌落。革蘭染色為陰性小杆菌。生化試驗氧化酶陰性,葡萄糖發酵,硝酸鹽還原陽性者初步可推斷為腸杆菌科細菌;葡萄酸鹽陽性,苯丙氨酸陰性,動力陽性,山梨醇陽性,DNA酶陽性者可推斷為沙雷氏菌屬。進一步生化結果如表1者可鑒定為粘質沙雷氏菌。IMViC試驗42株為--++模式(91.3%),4株為-+++模式(8.7%)。
2.2 46株粘質沙雷氏菌對14種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測定 結果見表2。
表1 46株粘質沙雷氏菌生物學特性(略)
表2 46株粘質沙雷氏菌對14種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略)
3 討論
粘質沙雷氏菌長期被認為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群,對人體無害,隻是近年來才發現其可致人體感染,包括泌尿道、呼吸道、腦膜和傷口感染,可引起菌血症、內毒素休克和心內膜炎。近年來由粘質沙雷氏菌所致的院內感染,尤其是引起傷口感染有上升趨勢,有引起心髒外科、兒科病房爆發流行的報道。應引起臨床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沙雷氏菌屬其他種雖亦偶爾分離,但是否為病原菌尚末確定。沙雷氏菌的一個特點是產明膠酶、脂酶和DNA酶,其與克雷伯氏菌屬、腸杆菌屬、哈夫尼亞菌屬的主要區別是DNA酶陽性。沙雷氏菌屬包括9個種,臨床上最常見,也是生化特征最明顯的是粘質沙雷氏菌,粘質沙雷氏菌與同屬中其他種的主要區別是阿拉伯糖陰性,棉子糖陰性,木糖陰性。從土壤或水中分離到的粘質沙雷氏菌在有氧,特別是在20 ℃培養時會產生一種不擴散的紅色色素靈菌紅素,但臨床分離菌株大部分不產色素。粘質沙雷氏菌生物型的鑒定:可利用其O和H抗原加以鑒定,但抗血清不易獲得。替代方法包括碳利用試驗和其他表型鑒定方法,此類方法已在流行病學調查中與血清型法聯合應用。其它產紅色色素的種包括紅色沙雷氏菌和普城沙雷氏菌,但較少從人體分離到。臭味沙雷氏菌可從痰、血和腦脊液標本中分離到,可產生特征性的腐臭馬鈴薯味,有助於鑒別。居泉沙雷氏菌從臨床標本中也可分離出,主要見於傷口滲出液,但居泉沙雷氏菌的生化反應(VP、明膠酶、脂酶、DNA酶陰性)不典型,將來有可能進行進一步分類[1,2]。我們檢測到的46株粘質沙雷氏菌對14種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均在39.1%以上,其中對紅黴素、四環素、環丙沙星、慶大黴素、呱拉西林、複方新諾明、頭孢噻吩的耐藥率均在50%以上,顯示沙雷氏菌通常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粘質沙雷氏菌的不產色素生物型常和多種抗藥R質粒介導的耐藥因子有關[3]。
參考文獻:
[1] J.Gerald Collee,Andrew G.Fraser,Barrie P.Marmion,et al.Practical Medical Microbiology[J].churchill livingstone,1996:371.
[2] Farmer J J Ⅲ,Davis B R,HickmanBrenner F W,et al.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new species and biogroups of Enterbacteriacea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85,21:4676.
[3] 葉應嫵,李健齋,王玉琛.臨床實驗診斷學(下)[M].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20632064.
上一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原及其致病機製
下一篇:112株甲型副傷寒沙門菌藥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