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及時查明一 起群體性食物中毒的原因,為控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集患者肛拭27份,吃剩的菜3份。依照《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GB/T4789-2003 進行檢測。結果 在12份病人肛拭子及1分剩菜(飯豆)中檢出肯塔基沙門氏菌13株。結論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肯塔基沙門氏菌汙染食物引起。
【關鍵詞】 食物中毒 剩菜 肯塔基沙門氏菌
2005年8月27日來賓市興賓區良江鎮羅村,有約80人相繼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痛、乏力等症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患者臨床表現、現場衛生學調查和實驗室細菌學檢查結果證實為肯塔基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現將病原學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 流行病學調查
1.1 中毒發生經過 2005年8月27日,村民韋某在家辦結婚酒席,主食有燒鴨和肉、排骨、魚、雞、青菜、白飯豆、燉豬骨頭等。進食者14桌約140人左右。進餐時間最早的在上午9時,一直持續至晚上8時許,就餐次數1-3次不等,下午5時許,進餐者開始有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頭痛、腹痛、腹瀉、嘔吐、乏力等症狀。至28日晚上10時,共有58例病人。其中多數發病時間集中在28日淩晨1時至上午8時。56例發病病人分別到市中醫院及良江鎮醫院住院治療,2例症狀較輕,自己在家服藥。
1.2患者的臨床表現 患者有共同進食婚宴主要食物史,其中者男性15人,女性43人,年齡在8-84歲之間潛伏期8-24小時患者居多,均有發熱(39-40℃)、頭痛、腹痛、腹瀉、嘔吐、乏力等症狀。腹瀉2-10次不等,大便均為黃色水樣便,無膿血,無裏急後重現象。病程2-10天。經抗菌和對症治療,均痊愈。
2 細菌學檢驗
2.1標本來源 采集患者肛拭27份,血樣14份,主家剩菜3份(魚、燒鴨,飯豆各一份)。
2.2檢測項目
①沙門菌; 2誌賀菌; ③致瀉性大腸杆菌; ④副溶血弧菌;⑤金黃色葡萄球菌; ⑥溶血性鏈球菌; ⑦變形杆菌; ⑧蠟樣芽孢杆菌。
2.3 檢驗方法 按GB4789.4-2003(1)和其他微生物檢驗資料(2)進行。
2.4 實驗用培養基 ⑴ 營養瓊脂; ⑵ SS瓊脂; ⑶ 麥康凱瓊脂; ⑷血平板; ⑸ 副溶血弧菌增菌液; ⑹腸道增菌液和SC增菌液; ⑺肉湯培養基; ⑻葡萄糖肉浸液肉湯; ⑼7.5% 氯化鈉肉湯; ⑽氯化鈉蔗糖瓊脂。⑾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 ⑿各種生化反應管以上培養基均由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有效期內使用。沙門菌診斷血清(56種) :購置於衛生部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有效期內使用。
2.5 分離培養
2.5.1分離培養 將上述樣品分別於各種不同增菌液中增菌後分離於不同的選擇性培養基,選擇在SS和MaC平板上呈優勢菌生長的中等大小、園形,表麵光滑,邊緣整齊半透明可疑菌落.沙顯平板上,菌落為紫紅色,中等大小.園形,表麵光滑,邊緣整齊.分別挑取不同平板上的優勢菌落塗片染色,均為革蘭氏陰性杆菌,無芽孢。接種TSI培養基, 37℃培養24h後為底層產酸產氣、斜麵陰性, H2S(+)同時接種MIU,動力(+),尿素(-),靛基質(-)等13株可疑菌株進行係統生化和血清學試驗。
2.5.2血培養
將血液直接加入葡萄糖膽汁肉湯增菌(由於病人已使用抗生素),經培養7天,均未培養出致病菌。
2.5.3 分離培養結果
2.5.3.1血清凝集試驗 沙門氏A F多價(+),O8(+), O20(+),Hi(+),生理鹽水(-)。
2.5.3.2 生化反應結果
2.5.3.3 結果 各樣品細菌學檢驗結果
3 藥敏結果
為了指導臨床用藥,對撿出的13株肯塔基沙門氏菌全部進行藥敏試驗
4 討論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感染者有共同食物進餐史, 發病時間集中, 症狀相同, 不相互傳染, 未進食者不發病; 而實驗室檢測結果則證實在病人27份肛拭中撿出肯塔基沙門氏菌12株, 3份剩菜中撿出一株肯塔基沙門氏菌.所有菌株其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及生化反應結果完全相同,它們的抗原結構也完全一致,提示這13株菌的同源性.可見這起食物中毒是因食用被肯塔基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所引起的。
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因食用患病或帶菌動物的肉、乳、蛋或被病鼠排泄物汙染的食物而罹患[1],且以鼠傷寒沙門菌、豬霍亂沙門菌、腸炎沙門菌為多見[2].但由肯塔基沙門氏菌汙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即少有報道。由於該村民韋某家衛生條件較差,極可能在加工過程中汙染了沙門氏菌,經過一夜存放,加上當天氣溫高達33.5℃,細菌得以大量繁殖。進食前食物又沒有徹底加熱,導致了這起食物中毒的發生。
有文獻報道,近年農村婚宴、喪宴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逐漸增多[3,4] 。筆者認為這與以下諸多因素有關:農村婚、喪宴多在家中進行, 廚師多為走鄉串戶的鄉廚或事主家人, 這些人缺乏衛生知識, 衛生習慣差;所購食品原料多為鄉鎮小商販自行加工, 生產加工環境衛生條件惡劣, 在食品的加工、銷售過程中, 易發生交叉汙染; 多數農家無食品冷藏設施, 約在氣溫較高的季節舉辦宴席,食品因存放時間長而易發生變質; 食物加工方法不當, 農村辦宴席特別是喪宴持續時間較長, 多為2餐以上, 剩餘食物反複食用, 增加了汙染、變質的機會。為預防控製和消除農村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擴大民眾的健康教育, 加強食品衛生知識宣傳; 特別是加強食品市場的衛生管理, 杜絕變質食品流入市場進入農家; 加強對農村在家中舉辦宴席的食品衛生監督和衛生指導, 尤其要加強對鄉廚的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管理, 實行體檢合格方能上崗製。這對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具有現實意義。
作者:吳麗 巫紫瓊 高翠文 朱懷甫 李世區 黃英香《中外健康文摘》
參 考 文 獻
[1] 劉運德,樓永良.微生物學檢驗[M],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196-197.
[2] 李繼業.一起鼠傷寒沙門氏菌食物中毒調查報告[J].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06,6(16):757.
[3] 張妙珍. 一起農村婚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報告[ J ]. 浙江預防醫學,2002, 14 (8) : 422431.
[4] 翁良, 焦振山. 一起婚宴引起的腸炎沙門菌食物中毒.
上一篇:抗病毒Ⅰ號治療肺炎鏈球菌感染的臨床研究
下一篇:靈芝孢子粉和雙歧杆菌對小鼠菌群失調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