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細菌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耐亞胺培南的銅綠假單胞菌的研究

耐亞胺培南的銅綠假單胞菌的研究



錄入時間:2011-1-13 9:30:49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醫院內的條件致病菌,本研究通過對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分析,了解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製,以利於臨床合理用藥。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菌株:收集自2005年1至12月本院VITEK-32儀檢出的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22株。銅綠假單胞菌標準菌株ATCC 27853一株;(2)藥敏紙片:頭孢塞肟、頭孢曲鬆、頭孢他定、亞胺培南;(3)OprD2基因擴增試劑盒:裂解液A、裂解液B、反應液、耐熱酶、陽性模板;(4)其他:9.8%(EDTA·K2+NA2HPO4),無菌生理鹽水,M-H平板,血平板等。
  1.2  方法 
  (1)紙片擴散法初篩:將新分離的純菌種配成0.5McFarland密塗於M-H瓊脂平板(Φ70mm)10min後於平板中央貼上EDTA紙片,紙片分2組:1組為頭孢塞肟、頭孢曲鬆,在距離EDTA紙片1cm處對稱分別貼上頭孢塞肟和頭孢曲鬆。另1組為頭孢他定、亞胺培南,在距離EDTA紙片1cm處分別貼上頭孢他定、亞胺培南。35℃培養24h後觀察結果。結果判斷:①出現協同現象可能為產金屬酶;②不出現協同現象可能為膜通透障礙或既產金屬酶又有膜通透障礙;(2)粗提酶(凍融裂解法)將新分離的純菌種配成0.5McFarland,取50μl於肉湯中35℃培養增菌24h後取1ml於離心管(1.5ml)中,-80℃反複凍融數次,培養無菌生長後於4℃離心機,以10000轉/min離心25min,取上清液後-80℃保存待用;(3)改良三維試驗[1]: 將銅綠假單胞菌標準株ATCC27853配成0.5McFarland密塗於M-H平板(Φ90mm)待幹後於平板中央貼上亞胺培南紙片,距紙片2mm處分別成180°打2個寬1mm、長2cm的槽(標明①②),在①加酶粗提液20μl、②加酶粗提液+EDTA(9:1)35℃培養24h後判斷結果    
  結果判斷:①有擴大生長、②抑菌圈光滑完整則為產金屬酶;②有擴大生長、①抑菌圈光滑完整則為產金屬酶以外的碳青酶烯酶;①、②抑菌圈均光滑完整則為膜通透性障礙;(4)PCR:菌株處理:挑取少許新分離的純菌種置入內含無菌生理鹽水(100μl)的離心管(0.5ml),離心15000rmp5min,棄上清液,加裂解液A 50μl,裂解液B 2μl,混勻後置入55℃保溫1h後置入95℃保溫5min ,離心10000rpm30 min,上清液即為擴增的模板液。反應體係配製:將反應液管內液體全部移入耐熱酶管,以15μl至20小管,實驗時將5μl膜板液移入反應體係中並加蓋石蠟油2滴即可。熱循環參數:95℃預變性2min然後93℃30min→55℃30min→72℃60min共循環35周期,最後一個周期72℃延長至2min。結果觀察:取擴增產物10μl與2μl溴酚蘭指示劑混勻,點樣於2%瓊脂糖凝膠中,以100v電壓電泳20~30min,出現與陽性膜板分子量相同的條帶(193bp)即為陽性。
  2  結果
  2.1  表型初篩結果 
  22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有10株產生協同現象占45.4%。  
  2.2  改良三維試驗結果 
  22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有5株產金屬酶占22.7%。
  2.3PCR結果    
  22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有4株為OprD缺失,即由膜通透障礙引起占18.8%。 
  2.4  22株銅綠假單胞菌抗菌藥物敏感性統計見表1。表1  22株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藥物敏感性統計 (略)
討論
亞胺培南是一種新型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屬碳青酶烯類,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且對β-內酰胺酶穩定[2],是治療假單胞菌感染活性最強的藥物之一,但隨著臨床的廣泛使用,耐亞胺培南菌株開始出現並日益增多,嚴重限製了亞胺培南的應用。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耐藥常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目前認為造成本菌耐亞胺培南的已知主要原因有4種,即(1)產生β內酰胺酶:據Pai 等報道部分菌株可能產β-類酰胺酶[3],本實驗中由於產金屬酶而耐藥的菌株為5株(22.7%);(2)膜通透性障礙:即其外層細胞壁的外膜蛋白D2是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進入的通道,失去特異性外膜蛋白D2導致藥物不能進入細菌體內,Statake等[4]認為患者接受過其他內酰胺類藥物抗感染治療後,會誘導銅綠假單胞菌失去其膜蛋白通道oprD2,從而對亞胺培南形成耐藥,本實驗OprD2基因擴增結果顯示:22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有4株菌株表現為OprD2缺失(18.8%);(3)細胞外膜主動外排係統的表達;(4)青黴素結合蛋白的改變:本實驗未涉及3、4點,在此也作詳敘述。以上可見碳青黴烯類抗生素耐藥機製的複雜性。因此,在治療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疾病時,建議在臨床上選擇抗菌藥物時以細菌培養為前提,藥敏實驗結果為依據,合理選擇敏感的藥物治療方案[5],防止耐藥菌株的出現和傳播。
 
作者:李蘇婭 史煜波《浙江臨床醫學》
【參考文獻】
    1 陳東科,張誌敏,張秀珍.三維法檢測β-內酰胺酶的影響因素探討方法的改進.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3,26(10):600~604.
  2 朱琴,彭少華. 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耐藥機製.醫學新雜誌,2002,12(4):206~207.
  3 Pai H , Kim J . Carbapenem resistance mechani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1,45:480~484.
  4 Statake S, Yoneyama H , Nakae T. Role of Omp D2 and chromosomal βlactamase in carbopenem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es aeruoginos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1,28:199~207.
5 葉曉光,王若倫. 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動態變化特征及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4,14(6):607~609.

 

上一篇: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醫院感染臨床危險因素分析

下一篇: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