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的革蘭陰性杆菌引起的各種感染已經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個難題。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作為一種重要的致病菌,在臨床抗感染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了解該菌的耐藥性,為臨床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據,我們對2001年至2005年從臨床標本中分離的482株肺炎克雷伯菌,用15種抗生素進行了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
1.1 菌株來源 來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臨床各科送檢的住院患者的標本,包括痰液、尿液、創麵分泌物、胸腔積液、腹水等。標本分離按衛生部檢驗操作規程進行。質控菌株為肺炎克雷伯菌ATCC 35281,購於中國藥品生物製品鑒定所。
1.2 菌株分離與鑒定 采用VITEK32型全自動細菌分析儀,GNS506藥敏檢測卡均為法國生物梅裏埃公司產品。按照衛生部抗生素細菌耐藥性監測中心規定的標準操作。
1.3 藥敏試驗方法及ESBLs菌株的檢測 KB紙片擴散法檢測其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所監測的15種抗生素: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頭孢噻肟、頭孢西丁、頭孢他啶、頭孢噻吩、慶大黴素、亞胺培南、萘啶酸、奈替米星、呋喃妥因、培氟沙星、替卡西林、妥布黴素、複方磺胺。產ESBLs菌株檢測采用VITE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初篩,頭胞他啶和頭胞他啶/克拉維酸、頭孢噻肟和頭孢噻肟/克拉維酸紙片(藥敏紙片均為Oxoid公司產品)做確證試驗,觀察時間和結果評判依據NCCLS 1999年版本[3]的標準。
2 結果
2.1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情況 在分離出的48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痰標本和分泌物標本分別為55%和21%,其他類型標本占24%。以呼吸內科最多,其次為老年病科、神經外科、血液病科、急診外科和心血管外科等。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情況 耐藥率>90%的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和氨苄西林,耐藥率在50%~60%之間的抗生素有5種,分別為阿莫西林/棒酸、頭孢噻吩、呋喃妥因、培氟沙星。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無耐藥性,其次是頭孢他啶(29.95%),其他抗生素的耐藥率都>30%。482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2001年至2005年我院臨床陽性標本中肺炎克雷伯菌藥物敏感性分布圖 略
2.3 肺炎克雷伯菌中產ESBLs菌株的發生率 肺炎克雷伯菌中產ESBLs菌株的發生率:2001年34.07%、2002年為21.98%、2003年23.53%、2004年24.62%、2005年26%,5 a平均發生率為26.04%。
3 討論
各病房和門診患者均有分離出肺炎克雷伯菌,說明這種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已比較普遍,在分離的48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病房占398株,說明住院患者感染明顯多於門診患者,醫院環境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個重要途徑,也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本研究顯示,臨床送檢的痰液和分泌物標本分離的肺炎克雷伯菌占全部菌株的76%,痰液的分離菌株最多(265株),與文獻[1]報道一致,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導致院內感染仍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多見[2]。醫院內呼吸道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來源於患者自身口咽部定植的肺炎克雷伯菌。在各種因素破壞口咽部正常定植的菌群後進入呼吸道導致感染。此外,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尚可發生腸道肺炎克雷伯菌經胃、咽、下呼吸道的逆向移行和移位導致院內感染性肺炎[3]。本研究中發生的肺炎克雷伯菌院內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內科、老年病科、神經外科、血液病科、急診外科和心血管外科等,這些科室的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病情嚴重、自身免疫水平低、住院時間長、多有同時接受多種藥物治療(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和有創傷性診療操作的病史等危險因素[4]。從表1可以看出,肺炎克雷伯菌對所測15種抗生素普遍耐藥,其耐藥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替卡西林、氨苄西林、培氟沙星、呋喃妥因、阿莫西林/棒酸、頭孢噻吩、萘啶酸、慶大黴素、複方磺胺、頭孢噻肟、妥布黴素、頭孢西丁、奈替米星、頭孢他啶、亞胺培南。其中阿莫西林/棒酸、頭孢噻吩、呋喃妥因、培氟沙星均>50%,隻有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全部敏感,與文獻報道相同。亞胺培南可作為治療高耐肺炎克雷伯菌,特別是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首選藥。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6,04%,與其他文獻報道相似[2],說明本地區存在一定的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開展產ESBLs的檢測勢在必行。根據美國全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NCCLS)[5]的推薦意見,所有的ESBLs菌株均應視為對所有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包括第三、第四代頭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藥。因此,對於頭孢菌素不敏感的產ESBLs菌株不宜采用頭孢菌素進行抗菌治療。
作者:李華,林斌,戴媛媛 《實用醫技雜誌》
【參考文獻】
[1] 李蘭娟,吳瑤.醫院內感染及細菌耐藥譜研究[J].中華傳染病雜誌,1998,16(2):97100.
[2] 鄧敏,劉瑩,曾吉,等.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誌,2001,1(2):9899.
[3] 代芊,鄧宏,黃漢朝,等.院內感染性肺炎逆行感染途徑的基因多態性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0,22(6):565567.
[4] Li JB,Ma YL,WANG ZX,et al.Klebsiella pneumoniae:epidemiology and any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s caused by resistant strains[J]. Chin Med J,2002,115(8):11581162.
[5] Nation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ptibility testing:ninth information supplement(M100S9).NCCLS,1999,19:3235,7275.
上一篇: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中藥對廣州地區流感嗜血杆菌抑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