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細菌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呼吸病房痰培養細菌分布及感染菌變遷分析

呼吸病房痰培養細菌分布及感染菌變遷分析



錄入時間:2011-1-20 9:34:24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摘要】  目的:了解細菌分布及感染菌變遷特點,為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依據。方法: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常規對痰標本進行分離鑒定,按NCCLS推薦方法確定產ESBLS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確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及耐高水平氨基糖苷腸球菌(HLAR)。結果:5年來細菌分布G-杆菌占86.1%,G+球菌占13.9%。288株菌中銅綠假單胞占25%為檢出之首;感染菌變遷特點2005年、2006年肺炎克雷伯菌排序第一位,其次為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球菌上升為第四位和第五位;2006年產ESBLS發生率占大腸埃希菌的47.1%,占肺炎克雷伯菌的19.0%,檢出MRSA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77.8%,HLAR占腸球菌75%,大腸埃希菌對環丙沙星耐藥占94.1%(抑菌圈<6.0 mm占88.4%),2006年白色念珠菌檢出較2002年增長2.7倍。結論:產ESBLS是革蘭陰性杆菌病原菌檢出增多主要原因,MRSA、HLAR增加使革蘭陽性球菌感染呈上升趨勢,念珠菌感染在現代感染中占有相當優勢。
【關鍵詞】  痰培養;呼吸病房;細菌分布;變遷
 
  隨著年代、地域、醫院規模和抗生素應用情況不同,各醫院感染病原菌也有所差異,感染率因各科室不同而不同,而下呼吸道感染在疾病感染中仍占主要地位,因此了解呼吸病房細菌分布及感染菌的變遷特點,對醫院內感染監控,具有重要意義,針對2002年至2006年痰標本分離鑒定結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來源  2002年至2006年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痰培養標本經分離培養所得細菌共288株。2002年得酵母樣真菌9株,2006年得酵母樣真菌40株。
  1.2  鑒定方法  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純化,通過菌落形態、革蘭染色、氧化酶試驗、觸酶試驗、雙糖鐵及相關生化反應鑒定菌種,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按NCCLS推薦紙片擴散法進行篩選試驗和確認試驗(2003年標準),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高水平氨基糖苷類腸球菌(HLAR)均按NCCLS推薦方法(2004年)操作,凡同一患者在3 d內培養為同一種菌均視為同一菌株,不重複計數,質控菌株27853、25922、25923。
  2  結果
  2.1  病原菌分布  288株細菌革蘭陰性菌248株占86.1%,革蘭陽性球菌40株占13.9%,其中前5位的銅綠假單胞菌72株占25.0%,肺炎克雷伯菌57株占19.8%,大腸埃希菌36株占12.5%,鮑曼不動杆菌34株占11.8%,金黃色葡萄球菌21株占7.3%。
  2.2  菌種變遷  每年排序前5位者均有變化,2002年銅綠假單胞菌(PAE)居首位,以下依次為肺炎克雷伯菌(KPN)、鮑曼不動杆菌(ABA)、陰溝腸杆菌(ECL)、大腸埃希菌(ECO)、金黃色葡萄球菌(SAU);2003年大腸埃希菌上升為第3位,2004年鮑曼不動杆菌上升為第2位;2005年、2006年肺炎克雷菌伯菌上升為第一位;2006年金黃色葡萄球菌上升為第4位,腸球菌(EFA)上升為第5位,詳見表1。
  表1  2002年至2006年呼吸內科痰培養排序前6位病原菌與分布(略)
  2.3  高耐株及多重耐藥菌株變遷  2006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發生率大腸埃希菌(47.1%)高於肺炎克雷伯菌(19.0%),MRSA在葡萄球菌中占77.8%,HLAR在腸球菌中占75.0%,氟喹諾酮類環丙沙星對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率高達94.1%,其中有88.4%菌株抑菌環直徑隻有6.0 mm,為高耐菌株。
2.4  真菌檢出情況  2002年隻檢出白色念珠菌9株,2006年檢出白色念珠菌24株,是2002年的2.7倍,檢出近平滑念珠菌7株,熱帶念珠菌5株,季爾蒙念珠菌4株。
  3  討論
  3.1  感染菌變遷總趨勢  從我院呼吸內科病原菌檢出情況看,革蘭陰性杆菌占主要地位,革蘭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球菌也呈上升趨勢,白色念珠菌感染也占有相當優勢。此與現代感染的變遷相同[1]。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其他酵母樣真菌感染也呈增加趨勢。
3.2  現代感染菌變遷特點  我院5年來感染菌總檢出率以PAE為最高(25.0%),PAE是醫院感染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它導致的慢性難治性感染與生物被膜形成有關,它在呼吸內科的感染與易感人群變化有關,其主要對象為有慢性基礎病(COPD)、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及特殊因素如矽肺、結核等的患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抗腫瘤藥物及介入治療等均可使被感染宿主皮膚黏膜受損,免疫力下降,形成易感人群;由於社區獲得性感染的增加,來我院住院患者高耐株和多重耐藥菌株的增多,使耐藥性急劇上升,2006年我院呼吸內科大腸埃希菌對環丙沙星耐藥性持續上升占94.1%,抑菌環直徑隻有6 mm的高耐菌株占88.2%,產ESBLS菌株發生率大腸埃希菌(47.1%)、肺炎克雷伯菌(19.0%),雖低於中國十家教學醫院統計的2003年至2004年ESBLS總發生率大腸埃希菌(56.8%)、肺炎克雷伯菌(42.3%)[2],但趨勢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由於產ESBLS耐藥菌株的增加使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檢出率增高。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發生率(77.8%)高於中國重症監護病房細菌耐藥性監測研究的數據(66.0%)[3],耐高水平氨基糖苷腸球菌上升為75.0%,是革蘭陽性球菌檢出率增加的主要病原菌;感染菌變遷還表現為酵母樣真菌感染增多,2006年呼吸內科檢出40株,白色念珠菌檢出24株較2002年(24株)增長2.7倍,另外由於氟康唑的使用,其他念珠菌如熱帶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季爾蒙念珠菌[4]也有所增長。因此及時了解本地區本醫院細菌耐藥性的變遷,對臨床用藥和醫院內感染監控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葉愛群,寧放,任豔玲,李曉南,楊莉《實用醫技雜誌》
【參考文獻】
   [1] 張秀珍.當代細菌檢驗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340.
  [2] 王輝,陳民鈞,倪語星,等.2003年至2004年中國十家教學醫院革蘭陰性杆菌的耐藥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5,28(12):12951303.
  [3] 李耘,李家泰,王進,等.中國生重症監護病房細菌耐藥性監測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4,27(11):733738.
[4] 朱士俊.現代醫院感染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3031.

 

上一篇:413例尿液培養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淮北市2006年質控菌株檢驗結果分析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