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細菌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我院2005年臨床分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我院2005年臨床分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錄入時間:2011-1-25 9:47:36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摘要] 目的:調查我院臨床分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狀況以指導合理用藥。方法:對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分離的感染菌作回顧性分析。結果:共檢出1 572株致病菌,其中革蘭陽性菌(G+C)599株,占38.1%,革蘭陰性菌(G-B)478株,占30.4%,真菌494株,占31.4%。主要病原菌(除真菌)藥敏結果顯示:G+C對大多數抗生素耐藥,常見G+C中葡萄球菌有67.1%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G+C馬腸球菌對克拉黴素耐藥率最高為85.5%,化膿性鏈球菌耐藥率最高為克林黴素79.7%,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藥率最高為克拉黴素95.0%,糞腸球菌耐藥率較複雜,耐藥率最高為奎奴普汀82.2%;常見G-B中大腸埃希菌對替卡西林耐藥最高為77.7%,肺炎克雷伯菌最高為替卡西林83.8%,銅綠假單胞菌最高氯黴素和複方新諾明為66.7%。藥敏分析結果顯示:敏感率最高的前3位抗生素是:萬古黴素95.8%、亞胺硫黴素88.2%、頭孢砒肟83.6%,而耐藥率最高的分別為:克拉黴素79.3%、克林黴素74.0%、紅黴素73.5%。結論:2005年真菌引起的醫院感染比例較2003年調查結果增高3.7%,G+C比率比G-B比率增多且耐藥率高,酶抑製劑能明顯降低G-B的耐藥率,不能明顯降低G+C的耐藥率。我院應加強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關鍵詞] 病原菌;抗生素;耐藥分析
  隨著抗生素品種和使用數量的大幅度增加,病原菌耐藥日益嚴重,我院臨床病原菌耐藥情況如何,現調查如下。
  1 方法
  1.1 標本來源 臨床分離的1 572株病原菌。
  1.2 儀器 英國先德半自動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儀。
  1.3 細菌鑒定及藥敏實驗 用英國先德半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分析儀進行菌株(除真菌外)鑒定及藥敏實驗。根據美國臨床實驗標準化委員會(NCCLS)標準判斷藥敏結果。
  1.4 數據分析 所有原始數據用WHONET 5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病原菌檢出及分布情況 送檢2 926例標本,陽性標本數1 571,陽性率53.7%。檢出感染的病原菌的構成比:革蘭陽性菌(G+C)38.1%(599/1 572),其次是真菌31.4%(494/1 572),(G-B)30.4%(478/1 572)。G-B主要是大腸埃希菌123株,肺炎克雷伯菌73株,銅綠假單胞菌55株。G+C主要是馬腸鏈球菌72株,化膿性鏈球菌65株,表皮葡萄球菌54株,糞腸球菌54株。痰標本中檢出483株,主要以真菌、馬腸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為主。中段尿中檢出170株,主要以大腸埃希菌、真菌、糞腸球菌為主。糞便中檢出75株,主要以真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前列腺液中檢出78株,主要以耳葡萄球菌為主。咽試子中檢出21株,主要以真菌為主。其他標本檢出菌株較分散。
  2.2 2005年1月至12月主要病原菌對抗生素耐藥率 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G+C對大多數抗生素耐藥,葡萄球菌中有67.1%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酶抑製劑不能明顯降低G+C的耐藥率。除糞腸球菌對克拉黴素耐藥率較低25.0%外,主要G+C對紅黴素、克拉黴素、四環素的耐藥率平均較高,均為66.2%~95.0%。G+C對氟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在20.0%~62.5%之間。馬腸球菌耐藥率最高為克拉黴素85.5%,化膿性鏈球菌耐藥率最高為克林黴素79.7%,表皮葡萄球菌為克拉黴素95.0%,糞腸球菌耐藥率較複雜耐藥率最高為奎奴普汀82.2%。糞腸球菌對青黴素類耐藥率低為9.3%;G-B對青黴素類耐藥率高,於22.2%~83.8%之間。酶抑製劑能明顯降低G-B的耐藥率。G-B對氟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於20.0%~69.4%之間。大腸埃希菌耐藥率最高替卡西林77.7%,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最高替卡西林83.8%,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最高氯黴素66.7%,其對青黴素類耐藥率低,在11.1%~24.1%之間。頭孢吡肟、萬古黴素、氨曲南、亞胺硫黴素及阿米卡星對G+C、G-B敏感性高。
  表1 2005年1月至12月主要病原菌對抗生素耐藥率(略)
  2.3 2005年1月至12月藥敏分析結果 見表2。從表2可見:34種抗生素中敏感率大於50.0%的有22種。敏感率在前3位的為萬古黴素、亞胺硫黴素、頭孢吡肟分別為95.8%、88.2%、83.6%。耐藥率大於50.0%的抗生素有12種,耐藥率前3位的為克拉黴素、克林黴素、紅黴素分別為79.3%、74.0%、73.5%。
表2 2005年1月至12月藥敏分析統計表(略)
  注:表格中敏感率從上至下遞減。
  3 討論
  3.1 本資料顯示病原菌檢出率為53.7%。分析檢出率不高的原因為標本送檢前,大部分患者已用抗菌素治療,影響了病原菌的檢出。近年來醫院感染真菌呈上升趨勢,我院在檢出的1 571株致病菌中真菌494株,真菌檢出率達31.4%,比2003年調查為27.7%[1]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與文獻報道的[2]7.69%差異有顯著性。調查中發現,多數為院內繼發的真菌感染,多發於呼吸道、消化道。與臨床送檢標本中,白色念珠菌在痰、糞便和咽試子標本中均占首位相一致。繼發真菌感染病例中,多數是醫生為盡快控製感染,在沒有做藥敏試驗情況下應用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或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所致。有報道[3]:真菌感染1 225例中,763例用2種以上廣譜抗生素7 d及7 d以上。371例用激素治療,276例做放化療。真菌感染的增多,抗生素的無指征應用為主要原因。
  3.2 在檢出的1077株細菌中,G+C599株,占55.6%,G-B478株,占44.4%,與文獻[4]報道G-B占71.1%差異有顯著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呱酮、頭孢曲鬆、頭孢他啶等,以及氟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廣譜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抑製了革蘭陰性杆菌,使G-B過度增長。從表1中可知,常用防治G+C抗生素耐藥率大部分均已超過50.0%。酶抑製劑不能明顯降低G+C的耐藥率。特別是有67.1%葡萄球菌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與2003年調查結果為40.2%[1]差異有顯著性,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葡萄球菌對現今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成為院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3 G+C球菌耐藥情況 主要G+C的耐藥率都較高,如前已述。隻有馬腸鏈球菌對氨基糖苷類、氯黴素和複方新諾明表現出較好的敏感性,與文獻[5]報道差異有顯著性。化膿性鏈球菌對複方新諾明和氯黴素表現較好的敏感性。糞腸球菌的耐藥率與前3種的耐藥率有較大的不同,其對青黴素類、克拉黴素耐藥率低為9.3%~25.0%之間,而奎奴普汀耐藥率高達82.2%。
3.4 G-C球菌耐藥情況 在標本中檢出中的革蘭陰性菌,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與文獻[6]報道基本一致。大腸埃希菌是感染的常見菌之一,是腸杆科的代表菌,又是尿路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治療尿路感染一般情況首選喹諾酮類和第三代頭孢菌素或用複方新諾明。應引起注意的是,大腸埃希菌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48.3%~69.4%,提示大腸埃希菌對喹諾酮類的耐藥率較高。因此,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患者應盡可能少用喹諾酮類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在糞便中檢出。治療消化係統感染首選氨基糖甙類。肺炎克雷伯菌對氨基糖甙類耐藥率在20.3%~22.7%,敏感性較好。銅綠假單胞菌是臨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之一,其青黴素類和第三者代頭孢菌素耐藥率分別為11.1%~22.2%和13.0%~37.0%之間,與文獻[7]報道的銅綠假單胞菌與青黴素類耐藥率超過90%、及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超過90%差異有顯著性。從主要感染病原菌耐藥率分析可見,所有被分析的細菌(糞腸球菌除外)對窄譜、廣譜青黴素都呈現非常高的耐藥率,這與臨床長期、大量將其作為經驗首選藥有關,而阿米卡星耐藥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其有腎、耳毒性,臨床已較少應用,多數G-B對其恢複了自然生態。檢出的細菌中沒有發現對萬古黴素耐藥的菌株。臨床可首選用敏感率超過70.0%的抗生素。雖然體外藥敏試驗較少考慮體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等因素,但感染的病原體對所用藥物的敏感性仍是決定抗感染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基礎。我院抗生素耐藥率超過50.0%的12種中有很大部分是臨床常用品種。特別是耐藥率達首位的克拉黴素,也是臨床最常用口服抗生素品種。可見抗生素使用率高的品種,耐藥率相應較高。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體外耐藥率超過30%的抗生素已不再適合經驗治療的一線藥物[4],我院臨床藥敏結果為34種抗生素中有20種抗生素病原菌耐藥率超過30.0%。此情況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減少用藥的盲目性,經驗用藥必須考慮本醫院的細菌耐藥資料,選擇敏感性好的藥物階段性交替使用,同時針對不同的患者,結合藥敏報告按個體化要求設計抗生素治療方案。醫院藥師應加強臨床應用抗生素的監測與分析,製訂醫院抗生素使用管理辦法,提高臨床醫生對感染性疾病做致病菌檢查及藥敏試驗的重要性認識,協助醫生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應用抗生素,達到抗生素使用的有效、經濟、合理。
作者:蘇悅興,林燕青,張滿 《實用醫技雜誌》
  參考文獻:
  [1] 修連喜.2003年臨床分離致病菌耐藥分析[J].海峽藥學,2005,17(4):163.
  [2] 蔡長春,李景蘇,孫偉,等.醫院細菌耐藥性的臨床狀況調查[J].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2,22(5):298.
  [3] 陳端,單斌.醫院真菌感染1 225例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5,4(28):378388.
  [4] 李曉莉,賈氫,劉正祥,等.臨床常見革蘭陰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藥性測定[J].中國醫院感染藥學雜誌,2001,11(1):64.
  [5] 周呂蓮,喬林.臨床病菌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2005,22(2):119.
  [6] 陳曉琪,車星月,陳建國.4 669株革蘭陰性杆菌對18種抗生素耐藥性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3,23(2):109.
[7] 李慶興,潘發憤.醫院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變遷及臨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05,15(6):705706.

 

上一篇:腹內感染162例的厭氧菌分離鑒定和藥敏分析

下一篇:大腸菌群檢驗不同步驟的結果比較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