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細菌基本知識和檢測方法->紙片法與培養發酵法檢測大腸菌群結果對比分析

紙片法與培養發酵法檢測大腸菌群結果對比分析



錄入時間:2011-1-25 10:43:02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摘要:目的 探討改進紙片法檢測大腸菌群的判斷標準。 方法 對紙片法檢測大腸菌群的紙片反應結果狀況進行詳細記錄後,將紙片以無菌操作轉入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中,用發酵法來證實其大腸菌群的陰陽性結果,再作統計分析。 結果 按GB14934-94判斷紙片法大腸菌群的陰陽性,其靈敏度為73.3%,特異度為99.2%;若按作者提出的標準進行判斷,其靈敏度為97.9%,特異度為90.3%。二者比較靈敏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消毒劑的殘留可能是導致紙片法結果判斷出偏差的主要原因。 結論 據本實驗結果分析,建議改進和完善紙片法大腸菌群的判斷標準,以更準確地反映大腸菌群檢出的真實情況。
    
  關鍵詞:紙片法;大腸菌群;靈敏度;特異度
    
         
  紙片法檢測大腸菌群(簡稱紙片法,下同),1994年被正式列入餐(飲)具消毒效果監測的國家標準 [1] (下稱國標或GB)。隨後,紙片法被各級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衛生檢驗廣泛使用,它以經濟、方便、快捷等優點給現場監測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但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還擴大監測覆蓋麵提供了技術保障。但在這幾年的實踐經驗中,發現在紙片法的結果觀察中出現許多與國標中明示的結果判斷不一致的情況。為此,於2004年1~6月間對江門市區餐具、茶具監測的581份標本采用紙片法和培養發酵法(下稱發酵法)進行大腸菌群檢測平行對比實驗研究,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大腸菌群紙片由深圳市博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乳糖膽鹽發酵液、乳糖複發酵液、伊紅美藍培養基(EMB)和革蘭氏染液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以上培養基和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試驗樣品包括碗、盤、筷、湯匙等餐具,均來源於我市各大中小型餐廳。
     
  1.2 方法
    
  1.2.1 紙片法 按GB14934-94 [1] 在現場以隨機抽取準備使用的各類餐具兩件,每件貼紙片兩張,每張紙片麵積25cm2(5cmⅩ5cm),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潤大腸菌群檢測紙片後,立即貼於餐具內側表麵,筷子以5隻為一件樣品,將筷子進口端抹拭濕潤的紙片兩張30s後取下,置於無菌塑料袋內,將采樣後的大腸菌群紙片置37℃24h後進行觀察,按GB14934-94判斷結果,即紙片變黃並呈紅色斑點(A)或紙片變黃並片狀紅暈者(B)均為陽性;紙片呈紫藍色未變黃均為陰性,並詳細記錄結果。
    
  1.2.2 發酵法 把所有培養後的紙片以無菌操作轉入裝有10ml乳糖膽鹽發酵液的試管中,置37℃24h,凡產酸產氣者轉種EMB,置37℃24h,對平板上可疑大腸菌群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為G-無芽胞杆菌,複發酵產酸產氣者判為大腸菌群陽性。
  2 結果
    
  2.1 紙片法與發酵法檢測餐具大腸菌群對比結果,見表1。
  2.2 按現行國標方法進行判斷,表1中的A+B項均為大腸菌群陽性,其餘判為陰性。A+B項經發酵法證實陽性數為244(124+120),假陽性數為2;而C+D+E中證實真陰性數為246,假陰性數(即真陽性數)為89(23+59+7)。以發酵法為經典標準法去檢驗紙片法,則紙片法的靈敏度為73.3%[244/(244+89)],特異度為99.2%[246/(246+2)]。紙片法的陽性實驗預測值為99.2%[244/(244+2)],陰性實驗預測值為73.4%[246/(246+89)]。轉貼
表1 紙片法與發酵法檢測餐具大腸菌群結果對比(略)
   
  2.3 若將A+B+C+D項均判為陽性,而隻將E項判為陰性,則發酵法證實陽性數為326(124+120+23+59),假陽性數為24(126-124+81-59);證實陰性數為224(231-7),假陰性數為7。那麽紙片法靈敏度為97.9%[326/(326+7)],特異度為90.3%[224/(224+24)],陽性實驗預測值為93.1%[326/(326+24)],陰性實驗預測值為97.0%[224/(224+7)]。
   
  2.4 紙片法兩種判斷結果標準比較 按現行國標判斷結果與按作者提出以上“2.3”中的方法判斷結果相比較,經χ 2 檢驗,有顯著性差異(χ 2 =4.18,P<0.05),其特異度無顯著性差異(χ 2 =0.38,P>0.05),其陽性實驗預測值無顯著性差異(χ 2 =0.19,P>0.05),其陰性試驗預測值也無顯著性差異(χ 2 =3.18,P>0.05)。
  3 討論
   
  紙片法列入餐(飲)具消毒監測的國標後[1] ,有很多人將紙片法與發酵法進行了對比研究 [2] 。隨後又有人將其延伸到其它樣品的檢測中[3] 。在這些研究中,其結果的判斷都沿用GB14934-94的判斷標準。在標準中共列出了3種紙片變化情形,即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紙片變黃並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紙片變黃並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片狀紅暈。第一種情形判為大腸菌群陰性,後兩種情形判為陽性。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碰到這三種情形之外的反應現象。即紙片未變黃,在紫藍色背景上呈現數個紅斑或片狀紅暈。當遇到這些情形時,按國標的判斷標準就無所適從,但也隻好判為陰性。本文實驗研究結果分析認為這些情形也應判為陽性。
   
  紙片法檢測餐(飲)具大腸菌群時,按國標判斷結果時,其靈敏度僅73.3%,陰性試驗預測值僅為73.4%,表明有大量大腸菌群陽性結果被遺漏。而按作者提出的標準判斷時,靈敏度可達到97.9%,陰性試驗預測值可達到97.0%,與國標法比較有很大的提高,二者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時其特異度(90.3%)與國標法(99.2%),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提示采用作者提出的判斷標準能更準確地反映客觀情況。
   
從理論上講,大腸菌群呈陽性時發酵乳糖產酸,pH下降,紙片應變黃。而實踐中經常碰到未變黃的情況,我們分析認為可能是由於檢測樣品上殘留消毒劑的影響,也有人認為[4] 與紙片基質偏堿有關,這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作者:朱小慧,李占裕,何平
  參考文獻:
    
  [1]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標準處編.食品衛生國家標準匯編(3)GB14934-9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101.   
  [2]梁小蓮,呂秋莎.大腸菌群紙片與培養發酵法檢測食具消毒效果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01,(11):272.   
  [3]傅宜方,關碧瑋,盧國鈞,等.兩種食品黴菌及酵母菌記數檢驗方法的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00,(10):114.   
    [4]餘淑冰,梁景濤,陳淑玲.檢測大腸菌紙片可疑結果的實驗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04,4(4):618~619.

 

上一篇:重症肺炎革蘭陰性菌的分布和耐藥性分析

下一篇:肺炎克雷伯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研究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