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菌需在無氧環境中才能生長,故在常規的檢測中不易檢出。而厭氧菌中的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又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因此,提高膿汁中厭氧菌的檢出率在臨床上非常重要。筆者在多年的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對厭氧菌的檢測體會如下。
1 取材正確
對疑似厭氧感染的化膿性炎症,取材時在膿腫部位要做消毒處理,然後用無菌注射器抽取膿汁,由於厭氧菌在空氣中存活時間短,所以必須在床邊接種,因此,在采樣前要準備好厭氧培養基、厭氧缸、厭氧袋、酒精燈、接種環等接種器材,取出膿汁後立即接種,這樣才能提高檢出率。
2 選用適宜的厭氧培養基
對創傷引起的厭氧感染形成的膿汁大多由帶芽胞的梭菌如破傷風梭菌、產氣莢膜梭菌等厭氧菌引起,選用的培養基應為皰肉培養基、血瓊脂平板等,而對於引起口腔、腸道、胸腔等部位的厭氧菌感染多由無芽胞類杆菌引起應選用GAM血瓊脂(加5%脫纖維血,1μg/ml氯化血紅素)和牛心腦浸液血瓊脂平板,這樣有利於細菌生長。
3 根據生長特點作初步鑒定
取出37℃培養7天的皰肉培養基,觀察肉渣的變化,破傷風梭菌在皰肉培養基中生長良好,肉渣不被消化,輕微變黑;產氣莢膜梭菌在皰肉中經數小時培養後可明顯生長,產生大量氣體,肉渣變為粉紅色,但不被消化;肉毒梭菌在皰肉中生長良好,而表麵形成奶油性浮渣,肉渣被消化。
4 菌體鑒定
厭氧菌的鑒定主要依賴於形態特征和生化反應,形態特征一般是做革蘭染色,觀察革蘭陽性、陰性和有無芽胞,帶芽飽的厭氧菌大多為革蘭陽性杆菌,而無芽胞的厭氧菌多為革蘭陰性杆菌,由此作初步分類。生化反應是在初步鑒定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鑒定,有意義的生化試驗有明膠水解、牛乳消化和糖類分解,如產氣莢膜梭菌分解乳糖產酸、在牛乳培養基中產生“洶湧發酵”現象、液化明膠等,而破傷風梭菌無液化明膠和發酵牛乳現象。
5 敏感藥物
帶芽胞的梭杆菌和不帶芽胞的類杆菌對藥物敏感性不同,梭杆菌對萬古黴素選擇敏耐藥,而對卡那黴素敏感,類杆菌對萬古黴和卡那黴素都耐藥,所以應選用敏感藥物。由於厭氧菌感染常伴需氧菌混合感染,臨床上常聯合用藥,才能有效控製感染。
綜上所述,要提高膿汁中厭氧菌的檢出率,要在多個環節上加以重視,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才能提高檢出率,將厭氧培養作為膿汁分泌物的常規培養,有效地治療厭氧菌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使患者早日康複。
作者;李慧霞 中華醫學實踐雜誌 2005 年 2 月 第 4 卷 第 2 期 作者單位:118002遼東學院醫學院實驗中心
上一篇:利用細菌鑒定卡保存菌種
下一篇:痰標本質量對結核分枝杆菌檢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