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起蠟樣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早在1906年就有報告(Lubenau)。但直至1950年才明確其病因,之後許多國家,特別是北歐、東歐國家也報告了類似的中毒症。1960~1968年間在匈牙利細菌性食物中毒中,蠟樣芽孢杆菌為第三個最常見的致病菌,該菌所致食物中毒為已報告食物中毒起數的84%,中毒人數占總中毒人數的14.8%。1971年以來,英國報告過多起該菌食物中毒。我國南京市衛生防疫站於1973年首次報告了南京某托兒所兒童因進食泡飯引起嘔吐型蠟樣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現今除西藏外,各省、市已相繼報告該菌食物中毒。
蠟樣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涉及的食品種類多:包括乳類食品(冰淇淋、牛奶)、肉類(燒肉、燒雞、魚、肉餅)、米飯澱粉類製品、甜點心、炒菜、菜湯、蔬菜以及豆芽、水果、色拉、醬菜等食品。在我國發生的蠟樣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多與米飯或澱粉類製品有關。據調查,食物的帶菌率最高可達70%。造成如此高的帶菌率,除上述原因外,還與食品加工、運輸、上市和銷售中未能嚴格遵守衛生製度及操作規程有關。該菌的主要汙染源為灰塵、土壤,也可經蒼蠅、昆蟲、不潔的用具和容器傳播,
由該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大多數沒有腐敗變質現象。感觀檢查:除米飯有時稍有發餿,口味不爽外,大多數食品感觀性狀都正常。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於6-10月氣溫高的季節較易發。通常是因食物保存不當,於20~C以上環境中放置的時間過長,該菌即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食前又未充分加熱,而引起中毒。在中毒患者糞便中通常不易分離到大量的蠟樣芽孢杆菌。
該菌所致食物中毒,是因誤食帶有大量活菌及其腸毒素所引起。該毒素分為耐熱腸毒素和不耐熱腸毒素,分別引起以下兩類病症表現。
1.嘔吐型腸胃炎
以惡心、嘔吐症狀為主。多數由食用剩米飯、油炒米飯所致。其特點為潛伏期短,僅0.5~5h;100%嘔吐,次數多達2~10次;患者均發生腹部痙攣,腹瀉較少的33%;胃不適,有頭昏、發燒、四肢無力、結膜充血等。致中毒的米飯中可檢出大量該菌,該毒素係低分子腸毒素,其相對分子質量<5000。相當穩定,對pH、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均不敏感,能耐126~C 90min。一般不被煮沸或高壓滅菌破壞。該菌最適產毒溫度為30~C,24h的米飯培養物可產生毒素。嘔吐毒素灌人猴或小貓的胃內,可致嘔吐。
2.腹瀉型腸胃炎
以腹痛、腹瀉為主。潛伏期較長,通常為8~16h,主要由腹瀉毒素引起。其產毒菌株可在各種食品(包括米飯)中產生毒素,也有學者認為毒素亦可在細菌進入腸道後產生。該型特點是突然發病,來勢凶猛。約96%病例為腹瀉,腹瀉次數多;75%腹部痙攣,嘔吐少見(約23%),偶有發燒。該毒素使小腸上皮細胞內的腺苷環化酶增高,導致腸上皮細胞內的環磷酸腺苷的濃度增高,引起腸腔內液體瀦留,導致腹瀉,該毒素也有催嘔作用。
3.毒素種類及其性質
蠟樣芽孢杆菌的毒性產物有許多種,如腸毒素、溶血毒素、卵磷脂酶A、蛋白溶解酶及DNA胞外酶等,其中前三者研究得較多。現僅述腸毒素。
腸毒素用環磷酸腺苷活性試驗將蠟樣芽孢杆菌腸毒素分為如下四種。
(1)嘔吐毒素(耐熱腸毒素) 該毒素抗原性甚弱,Meling等(1978)曾於8個月內給4隻猴喂飼“次,猴未產生明顯抵抗力。
(2)腹瀉毒素(不耐熱腸毒素) 幾乎所有蠟樣芽孢杆菌均可產生該毒素,但產毒量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為5.5萬~6萬。45~C 30min可使之滅活。對蛋白酶、胰蛋白酶敏感。以該毒素喂猴可導致發生腹瀉。用該毒素靜脈注入小鼠,一般於2min內迅速致死。
(3)化膿毒素(pyogenictoxin) 從一例嬰兒腦膿腫中分離到,可能為化膿因子。注人家兔腸袢,可破壞絨毛結構,引起腸袢積液。可使家兔或小鼠死亡。
(4)液體積蓄因子 隻導致出現腸袢積液。喂猴不產生腹瀉或嘔吐症狀。
上一篇:高溫殺菌產品蠟樣芽孢杆菌的汙染現狀與控製措施
下一篇:蠟樣芽孢杆菌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