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監測淋球菌對 觀黴素的耐藥性, 製訂淋病防治策略和修改淋病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用瓊脂稀釋法測定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MIC),計算耐藥菌百分率;用概率法計算曆年50%菌株抑菌濃度(MIC 50 )和90%菌株抑菌濃度(MIC 90 )。結果 從1998~2002年共檢測5055株菌,大觀黴素耐藥菌株(MIC≥128μg/ml)15株,占0.29%;比較了1993~1995年及1999~2001年從南京地區分離的淋球菌株各300餘株的MIC 50 和MIC 90 ,表明 兩段時間內菌株對大觀黴素的敏感性無明顯變化。結論 大觀黴素依然是治療淋病的極佳藥物。但為了防止菌株的耐藥性增高,應對淋病進行規範治療並繼續開展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監測。
Surveillance on resistance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to spectinomycin
Ye Shunzhang,Su Xiaohong,Dai Xiuqin,et 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STI/Leprosy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21004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sceptibility to spectinomycin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solated in China1998~2002,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ormulation of treatment uideline and making control policy.Methods Agar 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and the method of probability is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MIC 50 and MIC 90 .Results A total of5055gonococcal strains were tested in recent5years.The resistant rate for spectinomycin was0.29%,MIC 50 and MIC 90 of strains isolated in1993~1995and1999~2001in Nanjing have no evident change.Conclusion Spectinomycin is still a good drug for treatment of gonorrhea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gonorrhea be needed in order to prevent spread of resistant gonococcal strains.
Key words Neisseria gonorrhoeae resistance surverillance pectinomcin
大觀黴素是目 我國治療淋病的首選藥物之 [1]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僅少 地區發現有大觀黴素耐藥菌株。為監測我國近年淋病流行中分離的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我們自1990年以來在全國14 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了流行菌株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監測。現將近5年的有關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從我國東、南、西、北不同地區選擇實驗室條件較好的性病防治單位成立協作組,製訂統一的測試方法。各點每年於4~5月及9~10月收集100~200株淋球菌進行測試。將結果寄到全國性病麻風病防治技術指導中心匯總和分析。
1.2 測定抗生素對菌株的MIC使用瓊脂稀釋法。MIC≥128μg/ml為耐藥,MIC≤64μg/ml為敏感。測試時,精確稱取大觀黴素粉劑,溶於蒸餾水中配成儲存液,置-20℃冰箱保存。臨用前用滅菌蒸餾水作對倍稀釋並加到GC血液瓊脂中,使抗生素在培養基中的濃度為2~1024μg/ml。試驗所用的大觀黴素(曲必星)由法瑪西亞普強(中國)有限公司提供。
1.3 待檢菌做初步鑒定後,挑取符合標準的菌落做純培養。在36℃燭缸中培養24h,用接 環刮下菌苔,用M-H肉湯製成1×10 7 /ml的菌懸液,用 頭接種器蘸取菌液(每 點1~2μl,約含10 4 株菌),接種到含不同濃度抗生素的瓊脂平皿上。置36℃燭缸中培養,次日判定結果。最小抑菌濃度(MIC)為淋球菌不生長的藥物最小濃度。
1.4 為檢查所製抗生素瓊脂平皿中抗生素含量是否準確,每次試驗需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參考菌株作試驗質量控製。隻有參考菌株的MIC在規定範圍之內,才說明培養基中的抗生素含量準確,所測未知菌的MIC為正確。50%抑菌濃度(MIC 50 )及90%抑菌濃度(MIC 90 )用概率法計算。
2 結果
2.1 我國近5年(1998~2002年)分離的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監測結果如表1。由表1可見,在測定的5505株菌中,耐藥菌為15株,占0.29%。
表1 我國1998~2002年分離的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檢測結果略
2.2 對2002年在我國10個城市中分離的1249株進行測定其耐藥性情況如表2。表2 2002年分離的淋球菌菌株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測定結果略
2.3 比較了大觀黴素對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 1999~2001年及1993~1995年分離的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 的情況,結果如表3。由表3可見,這兩段時間內,MIC 50 和MIC 90 並無大的變化。
表3 大觀黴素對南京地區淋球菌流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測定結果略
3 討論
淋病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主要性傳播疾病。2001年WHO估計每年新發病例數為6000萬。淋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的主要性病,2001年全國報告病例數為23.46萬,占性病總人數的29.48%,發病率達到18.57/10萬 [2] ,但專家估計實際病例數可能是此數字的5~10倍。淋病的流行不僅危害患者健康,影響家庭幸福,給社會風氣造成負麵影響,還促進了艾滋病的流行。Cohen等 [3] 報道患淋病的HIV感染者精液中的病毒載量是無淋病的HIV感染者的8倍。
近年來,由於不規範的醫療行為和微生物變異等原因,導致淋球菌對WHO規定的治療淋病的核心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高[4] 。對青黴素的耐藥菌已高達68.29%,其中由質粒介導的產青黴素菌淋菌菌株(PPNG)占14.63%;對四環素的耐藥株占92.61%,其中由質粒介導的高度耐藥株(TRNG)為10.60%;對環丙沙星的耐藥菌也迅速上升,已占53.3%。依據美國疾病控製中心的觀點,對某種藥物的耐藥菌株超過5%時,該藥就不應再作為治療淋病的第一線藥物。
我們從1990年起組織了全國14個城市的性病防治機構進行了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監測,發現極大多數淋球菌菌株對大觀黴素敏感,雖然有些地區的實驗室也陸續發現一些對大觀黴素耐藥的菌株,但多未經臨床確證。我們在比較了1993~1995年及1999~2001年南京地區淋球菌流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後發現,這兩個時段的菌株的MIC 50 和MIC 90 並無大的變化且均在敏感範圍之內。為了保持這種局麵,我們應該努力實行規範治療,並對淋球菌對大觀黴素的耐藥性繼續進行監測。韓國在20世紀80年代在 大量使用大觀黴素後也曾出現過耐藥菌株,但在大觀黴素 治療中斷後,耐藥菌株也隨之消失。
大觀黴素是一種氨基環多醇化合物,肌肉內注射一次治療,每次男性2g,女性4g,治療淋病有效。但大觀黴素的抗菌譜較窄,除對淋病和支原體感染有效外[5] ,很少用於治療其他菌的感染。因此,大觀黴素在我國應作為治療淋病的首選藥物使用,在遇到大觀黴素的耐藥菌株時,再采用其他抗生素治療,這從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角度來說也許是可取的。現在在國外,由於大觀黴素價格較貴和對淋球菌的咽部感染無效,常被作為第二線藥物使用,即當患者不能耐受頭孢菌素和喹諾酮類藥物時使用 [6] 。
作者:葉順章 蘇曉紅 戴秀芹 孫厚華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防疫司.性病防治手冊,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40-44.
2 龔向東,葉順章,張君炎,等.1991~2001年我國性病流行病學分析.中華皮膚科雜誌,2002,5(3):178-182.
3 Cohen MS,Hoffman IF,Royce RA,et al.Reduc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HIV-1in semen after treatment of urethritis:implications for prevenˉtion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1.AIDS CAP Malawi Research Group.Lancet,1997,349:1868-1873.
4 葉順章,王千秋,蘇曉紅,等.淋球菌耐藥性監測.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增):613-617.
5 No s listed.1998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MWR Recomm Rep,1998,47:1-111.
6 陳德利,葉元康,蔡昭惠,等.大觀黴素對泌尿生殖道支原體的藥敏試驗及其臨床療效的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2003,36(5):267-269.
上一篇:健康人群大腸埃希菌耐藥情況調查
下一篇:血液增菌肉湯、雙相血培養瓶與全自動血培養係統應用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