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賀氏菌及其檢驗
Examination of Shigella
Ø誌賀氏菌屬(Shigella): 腸杆菌科。通稱 痢疾杆菌 人類和猿細菌性痢疾的病原體
ØShigella is a genus of the bacterial 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Shigellae are Gram-negative, nonmotile, non-spore forming, rod-shaped bacteria, very closely related to Escherichia coli.
誌賀氏菌屬 包括四群
A群--痢疾誌賀菌(Sh.dysenteriae) 不發酵甘露醇。有12個血清型
B群--福氏誌賀菌(Sh.flexneri ) 發酵甘露醇。有6個血清型 ,13個亞型。
C群--鮑氏誌賀菌(Sh.boydii ) 發酵甘露醇,有18個血清型
D群--宋內誌賀菌(Sh.sonnei ) 發酵甘露醇,並遲緩發酵乳糖。隻有1個血清型。
Shigella were discovered over 100 years ago by a Japanese microbiologist named Shiga, for whom the genus are named.
There are four species of Shigella: boydii, dysenteriae, flexneri, and sonnei.
One type, Shigella dysenteriae type 1, causes deadly epidemics in many developing regions and nations.
誌賀氏菌可通過糞便汙染畜禽產品,引起人類食物中毒 。誌賀氏菌食物中毒實際上就是食源性的菌痢暴發。菌痢在我國城鄉的發病率至今仍然較高。
誌賀氏菌食物中毒潛伏期1~3d,最短僅為6h。中毒的臨床症狀可分為腸炎型和痢疾型。腸炎型主要由腸毒素引起,以腹痛、腹瀉為主,腹瀉次數多,並排出大量水樣便;痢疾型主要由細胞毒素引起,腹痛、腹部痙攣,惡心、發熱,裏急後重,腹瀉次數多但量少,呈粘液血便。
一、生物學特性
1.態與染色特性 革蘭氏陰性、兩側平行、末端鈍圓的短杆菌,與其它腸道杆菌相似。大小為0.5~0.7 ×2~3μm。無莢膜,無芽孢,無鞭毛,沒動力。個別菌帶有菌毛。
2.培養特性
1)需氧或兼性厭氧,但厭氧時生長不很旺盛。
2)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易於生長。
3)在10℃~40℃範圍內可生長。最適溫度為37℃左右。最適pH值為7.2。
4)在固體培養基上18~24h形成圓形、隆起、透明、直徑2~3mm、表麵光滑、濕潤、邊緣整齊的菌落。宋內氏誌賀氏菌菌落較大,不透明,且易形成扁平的粗糙菌落。
5)在SS瓊脂上菌落特性與沙門氏菌相似,但不產硫化氫,因此菌落不帶黑色。
3.生化特性
1)共同特性 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V-P試驗陰性,MR試驗陽性;不產生硫化氫; 不能利用枸櫞酸鹽; 不分解尿素;不產生賴氨酸脫羧酶;不產生靛基質
2)發酵糖類不同
A群:一般不發酵甘露醇。除少數以外,一般不發酵乳糖、蔗糖和棉子糖。從不發酵山梨醇和阿拉伯糖,由此可以與其它血清型相區別。
B群:發酵甘露醇,不發酵乳糖,偶爾有遲緩發酵蔗糖的菌株。
C群:發酵甘霹醇產酸但不產氣。不發酵乳糖、蔗糖、棉子糖。
D群:遲緩發酵乳糖。迅速發酵甘露醇、阿拉伯糖和鼠李糖,但不發酵衛矛醇和山梨醇。
4.血清學特性
誌賀氏菌四個亞群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構造,都是由菌體抗原(O)及表麵抗原(K)所組成。B群細菌的抗原關係比較複雜,根據各血清型的群抗原和型抗原構成的不同,尚可再分為亞型,如1型可分為1a亞型和1b亞型等。B亞群有6個血清型,連同亞型X、Y兩個變種共13種不同的抗原構造。
誌賀氏菌屬各群抗原結構詳見《《動物性食品檢驗學》》河南農業大學主編P89表5-36
上一篇: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檢驗
下一篇:誌賀氏菌及其檢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