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學檢測對於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因此,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在醫院感染治療和控製中起到關鍵作用。目前,大部分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采用商品化的鑒定係統鑒定臨床分離的細菌,但是對於一些臨床不常見的細菌,傳統的鑒定方法(如革蘭染色、生化反應等)更加實用有效。因此,本文參照CLSI M32-A2文件列舉了一些臨床不常見細菌的特征和鑒定方法,希望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常規工作有所幫助。
不常見革蘭陽性菌
1.產單核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一種典型的胞內寄生的革蘭陽性短杆菌,共分為2個群,7個種。第一群包括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無害李斯特菌(又名英洛克李斯特菌) 、韋氏李斯特菌及西爾李斯特菌;第二群為較少見的格氏李斯特菌和莫氏李斯特菌。其中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且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是惟一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是一種人獸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流產和單核細胞增多。這種病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食品中存在的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對人類的安全具有危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水產品、奶及奶製品、肉製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汙染,並曾將其列為20世紀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
產單核李斯特菌是一種革蘭陽性短小杆菌,通常成雙排列,偶爾可見雙球狀(見圖8)。有鞭毛,但僅在18~20℃有動力,在37℃動力緩慢。無芽胞,一般不形成莢膜,但在含有血清的葡萄糖蛋白腖水中能形成粘多糖莢膜。兼性厭氧,對營養要求不高,普通培養基上可生長,在血平板上會形成β-溶血。最適的生長溫度是30~37℃,並可在4℃條件下進行冷增菌。本菌耐堿不耐酸,對熱較為敏感,加熱50℃10min即可死亡同時該菌對多種抗生素敏感,以氨苄青黴素為首選,尚有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氯黴素和紅黴素等敏感。但該菌對磺胺、杆菌肽和多粘菌素耐藥。產單核李斯特菌觸酶陽性,馬尿酸鹽陽性。
2.鏈球菌屬
鏈球菌屬細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人和動物腸道、健康人鼻咽部等,致病鏈球菌可引起各種化膿性炎症、猩紅熱、風濕熱等疾病。本屬細菌為革蘭陽性球菌,鏈狀排列,無鞭毛,無芽孢,可形成莢膜,在液體培養基中易形成長鏈,致病性強的菌株多為長鏈,在膿汁標本中多為短鏈。本屬細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部分為厭氧菌。營養要求較高,需在加有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養基生長良好。根據鏈球菌在血液瓊脂平板上菌落周圍溶血情況,有草綠色溶血環的稱為α型溶血,如草綠色鏈球菌;呈透明溶血環的稱為β型溶血,稱β溶血性鏈球菌或化膿性鏈球菌;也有不溶血的,稱為γ型溶血,如腸球菌。根據族特異性抗原將鏈球菌分A-T 18個族。鏈球菌屬細菌觸酶陰性。化膿鏈球菌(A群) PYR陽性。無乳鏈球菌(B群) 馬尿酸鹽陽性,CAMP陽性。草綠色鏈球菌PYR陰性,LAP陽性,膽汁溶菌試驗陰性。肺炎鏈球菌鏡下為革蘭陽性球菌,矛尖狀,成雙排列,在人和動物體內形成莢膜,菌落細小、周圍有草綠色溶血環,48小時後,由於菌落自溶,呈現“臍窩狀”,Optochin敏感試驗陽性,膽汁溶菌試驗陽性,菊糖分解試驗陽性。
表2 不常見革蘭陽性菌快速鑒定方法
細菌名稱 |
初步鑒定方法 |
附加確證試驗 |
備注 |
路登葡萄球菌 |
1.革蘭氏陽性球菌,葡萄狀排列
2.觸酶陽性
3.凝固酶試管法陰性 |
1.PYR陽性(深紅色)
2.多粘菌素B耐藥
3.鳥氨酸陽性 |
凝固酶玻片法可能陽性 |
淺綠氣球菌 |
1.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四聯球菌或串狀排列
2.觸酶陰性
3.α-溶血 |
1.PYR陽性
2.LAP陰性 |
|
產單核李斯特菌 |
1.細小革蘭氏陽性杆菌
2.觸酶陽性
3.BAP上窄的β-溶血環
4.鏡下通常翻滾樣運動 |
馬尿酸鹽陽性 |
分離自血培養或CSF才有意義 |
無乳鏈球菌(B群) |
1.革蘭氏陽性球菌,成對或成鏈排列
2.觸酶陰性
3.BAP上窄的β-溶血環 |
1.馬尿酸鹽陽性
2.CAMP陽性
3.蘭氏血清分類法為B群 |
如果不溶血,不要做馬尿酸鹽試驗 |
咽峽炎鏈球菌(米勒鏈球菌) |
1.革蘭氏陽性球菌,成對或成鏈排列
2.觸酶陰性
3.BAP上菌落直徑﹤0.5mm,溶血不定 |
1.奶油或香草氣味
2.蘭氏血清分類法為F群 |
蘭氏血清分類法也可能為A、C、F或G群 |
化膿鏈球菌(A群) |
1.革蘭氏陽性球菌,成對或成鏈排列
2.觸酶陰性
3.BAP上明顯的β-溶血環,菌落直徑﹥0.5mm |
1.PYR陽性
2.蘭氏血清分類法為A群 |
因為腸球菌也可能溶血,所以應該仔細觀察菌落大小和溶血情況 |
草綠色鏈球菌 |
1.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四聯球菌或串狀排列
2.觸酶陰性
3.α-溶血或不溶血 |
1.PYR陰性
2.LAP陽性
3.如果α-溶血,膽汁溶菌試驗陰性 |
如果鏡下不成鏈狀排列,片球菌屬為萬古黴素耐藥,尿氣球菌呈四聯球菌,為尿路感染致病菌 |
上一篇:卡他莫拉菌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下一篇:布蘭漢菌屬的常規鑒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