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年人患者抗菌藥物的選擇
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的減退和組織器官萎縮,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係統、膽道均為感染的好發部位,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嚴重細菌性感染。在抗菌治療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亦高於青年人,因此必須根據老年人特點擬訂給藥方案。
抗菌藥物的體內過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和清除速度均可在老年期發生某些變化,但以對清除過程的影響為大。在大多數情況下,老年患者應用抗菌藥物後,藥物的血藥濃度增高,易增加毒性反應。
老年人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為:①由於老年人免疫功能減退,人體寄殖細菌增多。因而發生感染的機會增多。感染一旦發生,發展多較迅速,病情可急劇惡化,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故應盡早、準確、合理地選用抗生素,及時控製感染。②一般主張聯合用藥,以擴大抗菌譜範圍,減少各自藥物的用量。③盡可能使用殺菌劑,用藥時間相對延長。④密切注意不良反應,注意肝腎損害,並防止二重感染。
(四)肝功能減退時抗菌藥物的選擇
許多抗菌藥物主要在肝髒進行生物轉化、解毒和清除,肝功能減退時可因肝清除率的變化、代謝功能的降低、藥物和蛋白親和力的變化以及藥物自胃腸道吸收的變化等因素影響藥動學。由於肝髒具有相當大的代償能力,隻有在肝功能嚴重受損時,藥動學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肝功能減退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為:①主要由肝髒代謝無明顯毒性反應的抗菌藥物,可按原劑量慎用或減量應用;②主要由肝代謝或清除的有毒性的抗菌藥物,應避免應用;③經肝、腎兩種途徑清除的抗菌藥物,嚴重肝病時應減量應用;④主要經腎排泄的抗菌藥物,按常規劑量應用。
(五)腎功能減退時的抗菌藥物應用
許多抗菌藥物經腎髒排泄,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接受抗菌治療時,主要經腎排泄的抗菌藥物及代謝產物可在體內積聚,以致發生毒性反應。腎功能減退時對抗菌藥物在體內的清除過程影響最大,由於藥物清除的減少使血清濃度增高,並可使藥物在體內的分布過程發生改變。嚴重腎功能減退患者藥物的吸收過程也受到影響。
腎功能減退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為:①主要由肝髒代謝或主要自肝膽係統排泄的抗菌藥物維持原量或劑量略減;②主要由腎髒代謝的無明顯腎毒性或僅有輕度腎毒性的抗菌藥物,可根據腎功能減退情況適當調整藥物劑量;③主要由腎髒代謝的有明顯腎毒性的藥物,應減量應用,並在調整劑量時監測血藥濃度以防止腎毒性的發生;④四環素、呋喃類、萘啶酸等,在腎功能損害時不宜應用,可選用其他抗菌活性相似,毒性低的藥物替代。
(六)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抗菌藥物應用
正常人具有物理和化學的屏障、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以防禦各種病原體的入侵,任何影響和損傷這些免疫功能的因素,皆可使人易於發生感染,稱之為免疫缺陷者感染。免疫缺陷者雖然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但其主要表現為反複或慢性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為常見,並具有病原體不典型、兩次感染發作之間炎症不能徹底消退、易造成永久性組織毀損等臨床特點。
免疫缺陷者感染應用抗菌藥物的原則為:①盡早開始經驗治療;②根據病原微生物選擇抗菌藥物;③選用的抗菌藥物應具備下列條件:殺菌劑,對病原體有高度活性,在感染部位可達到有效濃度,毒性低,不易導致耐藥菌出現;④抗菌藥物宜靜脈足量給藥;⑤盡可能糾正同時存在的免疫缺陷。
上一篇:常用抗菌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6)
下一篇:需要進行藥敏試驗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