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於1987年在美國西部首先發現,後來在加拿大、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英國、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等國都有報道。病毒在未分離鑒定之前,曾稱本病為豬神秘病(MystcryswiIlc disease,MSD)。又因患病豬的耳朵等處發紺變藍,故又稱“豬藍耳病”(Blue-eared pig disease)。
一、生物學特性
病毒為圓形,直徑為50~60nm,含有20~35nm的核衣殼,在氯化銫中浮密度為
二、抵抗力
該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對高溫敏感。在深凍組織中病毒可存活數年,但在
三、抗原性
PRRSV的歐洲毒株和美洲毒株之間抗原性有差異,但也存在一些血清學交叉反應。根據其基因遺傳性和病原性的差異,分為美洲型(ATCC VR-2332)和歐洲型(LV)兩個基因型。前者以ATCC VR-2332株為代表株,後者以Lelystad Virus(LV)為代表株。Gilbert等(1997)建立了一種快速多聯PCR法以區分這兩型病毒的基因型。
四、 培養特性
所有動脈炎病毒屬病毒均能感染巨噬細胞,均能產生持續無症狀感染,均有毒株變異性。PRRSV的歐洲分離株僅能適應於豬肺巨噬細胞,能出現細胞病變,在美國分離的ATCC VR-2332毒株,可在CL-2621傳代細胞或Marc-145細胞上生長並致細胞病變。
五、致病性
本病毒可侵害任何年齡的豬,對其他家畜和動物還未見發病報道,但已發現野鴨等禽類可攜帶本病毒。妊娠母豬和哺乳仔豬受害最嚴重,生長豬和育肥豬感染後症狀較溫和。母豬懷孕後期受病毒感染後,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懷孕母豬發生流產、早產,早產胎兒可比正常分娩提早6周;流產死胎數大量增加,可達50%以上,還有不少木乃伊胎。約有1%~2%的感染豬耳尖、四肢末端、尾巴及乳頭呈藍紫色,多發生於症狀出現後5~7天,以耳尖變藍為最常見(曾稱豬藍耳病)。母豬有的出現泌乳困難。耐過的母豬以後可重新懷孕,但窩產數和仔豬存活率下降。發病公豬主要表現為倦怠,嗜睡,精神狀況下降。小豬發病後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明顯腹式呼吸和咳嗽等。斷奶仔豬死亡率可達40%~100%。
六、微生物學診斷
采取病死豬的病料進行檢查,其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病毒分離培養與鑒定 用豬的肺、脾、死胎兒的腸及腹水、胎兒血清、母豬血液、鼻拭子和糞便等組織和病料分離病毒。
先將病料剪碎研磨製成1:10乳劑,經1500r/min離心30min,取上清液加雙抗,然後再經0.22μm濾膜過濾,取濾液接種豬肺泡巨噬細胞培養,培養5d後,用免疫過氧化物酶法染色,檢查鑒定肺泡巨噬細胞中的PRRSV。也可以將病料接種CL-2621或Marc-145細胞單層上,觀察細胞病變,並用間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或中和試驗法進行病毒鑒定。
(二)酶標抗體染色法 將采取的鼻粘膜、肺、氣管、脾等組織進行冷凍切片,切片用丙酮固定10min,然後用過氧化物酶標記抗體染色(直接法),顯微鏡觀察可見在支氣管及肺泡中有許多上皮細胞感染PRRSV;在脾髒的紅髓中也有大量病毒。
(三)熒光抗體染色法:將病料(或接種病料後的CL-2621細胞單層)冷凍切片丙酮固定,用間接法進行熒光抗體染色,然後以熒光顯微鏡觀察,可在細胞內發現病毒。
此外,PCR和ELISA等技術亦用於本病的診斷
七、免疫與治療
對本病目前尚無有效藥物進行治療。主要采取綜合防製措施,加強管理,徹底消毒。嚴格檢疫,切斷傳播途徑。如果育成豬發生急性PRRS,可采用抗生素防止或減少繼發性細菌感染,提高豬的成活率。目前多采用基因缺失苗或滅活苗進行免疫接種。
上一篇:偽狂犬病病毒
下一篇:豬圓環病毒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