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學特性
病毒粒子略呈球形,有囊膜,病毒核酸為正股單鏈RNA。本病毒在胞漿內複製,未經處理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不能凝集紅細胞,但是雞胚尿囊液中的病毒用1%胰蛋白酶
二、抵抗力
病毒的熱穩定性隨毒株的不同而異。在
三、抗原性
本病毒由於基因組大而易發生突變,產生許多抗原性及致病性的變異株。IBV現在至少有20多個血清型和為數更多的變異株。各血清之間沒有或僅有部分的交互免疫作用。
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都可獲得自動免疫。感染後第3周,產生大量中和抗體。康複雞可獲得約1年的免疫力。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後恢複的母雞,其蛋內存在母源抗體,能給新孵出的雛雞提供天然獲得性免疫。這種雛雞的血清抗體可保持14d,以後逐漸降低、消失。被動免疫隻能減輕疾病的症狀,不能預防本病毒的呼吸道感染。
四、培養特性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能在雞胚、雞胚氣管以及來自雞和雞胚的多種細胞培養物內生長。初代分離最好應用雞胚。
(一)雞胚:病毒在發育的雞胚中生長良好。一般采用9~11日齡的雞胚尿囊腔接種。最初幾代雞胚極少發生變化,隨著傳代次數的增加,雞胚死亡率增高,雞胚病變明顯,至第10代時,可使80%雞胚死亡。雞胚的主要變化是雞胚發育不良,胚體小,卷縮呈球形,尿囊膜增厚,羊膜緊貼在胚體上,卵黃囊皺縮,肝髒可能出現壞死,也可能產生肺炎及腎炎病變,絨毛尿囊膜及羊膜水腫。
(二)細胞培養:新分離的病毒難以在細胞單層中生長,但大多數毒株在雞胚中繼代6~10次後,即可在15~18日齡雞胚腎細胞(CEK)中生長。培養此病毒最常用的是雞胚腎細胞和肺細胞,肝細胞的敏感性較差,雞胚成纖維細胞(CEF)的敏感性最差。
五、致病性
在自然條件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可感染各種年齡的雞,1~4周齡的雛雞和幼雞最為嚴重。主要症狀為精神不振,呼吸困難、氣管羅音、咳嗽、噴嚏。幼雞的病死率約為25%,雛雞可達70~90%,6周以上的雞通常不死亡。產蛋雞的產蛋量下降,並常產出軟殼蛋和畸形蛋,蛋的質量降低。某些毒株,可引起雞的腎病。
幼雞的病理變化是鼻竇炎、卡他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充血和水腫,偶而氣囊混濁增厚。鼻道中常有卡他性滲出物,支氣管內有幹酪樣堵塞物。由侵害腎髒的毒株致病時,腎髒腫大、蒼白、腎小管和輸尿管內充滿尿酸鹽結晶。
六、微生物學診斷
(一)病毒的分離鑒定。
(二)血清學試驗
1. 病毒中和試驗:應用已知的病毒檢查待檢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分別采取病初和2~3周後的雙份血清,同時測定兩份血樣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中和抗體效價,如第2次(康複期)血樣的中和抗體滴度高於第一次血樣4倍以上,即可診斷為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2. 熒光抗體試驗:可用於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檢測急性病雞氣管塗片中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取氣管上皮塗片,在空氣中幹燥,丙酮固定後,用熒光抗體在
七、免疫與治療
建立無病雞群是根本性的預防措施。滅活苗效果不佳,弱毒苗被廣泛地應用。疫苗來自無毒力的分離株,或者通過在雞胚傳代致弱。免疫途徑包括飲水、噴霧或點眼。由於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不斷出現新的突變株,免疫效果有時不好。
上一篇: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下一篇:雞喉氣管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