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
1、高溫滅菌(消毒)法——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高溫可引起蛋白質、核酸等活性大分子氧化或變性失活而導致微生物死亡。
★幹熱滅菌法(dry heat sterilization)
§焚燒法(incineration):是將被滅菌物品在火焰中燃燒,使所有的生物質碳化。簡單、徹底,但對被滅菌物品的破壞極大。適用於無經濟價值的物品滅菌,及不怕燒的實驗器具,如接種環、鑷子、試管或三角瓶口的滅菌等。
§幹燥熱空氣滅菌法(hot-air oven):將物品放入烘箱內,然後升溫至150℃—170 ℃ ,維持1—2小時。適用於玻璃、陶瓷和金屬物品的滅菌,不適合液體樣品,及棉花、紙張、纖維和橡膠類物質的滅菌。
特點:由於空氣傳熱穿透力差,菌體在脫水狀態下不易殺死,所以溫度高、時間長。
★濕熱法(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
特點:溫度低、時間短、滅菌效果高
原因:
1) 菌體內含水量越高,則凝固溫度越低;
2) 蒸汽冷凝會放出潛熱;
3) 飽和水蒸汽穿透力強;
4) 濕熱易破壞細胞內蛋白質大分子的穩定 性,主要破壞氫鍵結構。
高壓蒸汽滅菌法
利用水的沸點隨水蒸氣壓力的增加而上升,以達到100 ℃以上高溫滅菌的方法。
方法:121℃(1kg/cm2或15磅/英寸2)維持15-20min。
112℃(0.5kg/cm2或8磅/英寸2)20-30min。
115℃(0.75kg/cm2或11磅/英寸2)20-30min。
應根據滅菌物品的性質或成分選擇滅菌溫度
例如:生理鹽水、營養瓊脂等培養基用121 ℃。
含葡萄糖、乳糖、氨基酸等培養基用112 ℃。
適用:耐高溫物品,玻璃儀器、含水或不含水的物品。
高溫對培養基的不利影響:
▲會產生混濁或形成不溶性沉澱
▲營養成分被破壞( PO4-3存在,葡萄糖生成酮糖,菌不利用);
▲色澤加深(褐變如產生氨基糖等);
▲改變培養基的pH值(通常下降0.2) ;
▲形成有害物質,抑製微生物生長;
消除有害影響的措施
采用特殊的加熱滅菌法
過濾除菌法
加入螯合劑
2、低溫抑菌
低溫——低溫是通過降低酶反應速度使微生物生長受到抑製。
冷藏法:5℃,微生物斜麵菌種放置冷藏箱中可保存數周至數月而不衰竭死亡;食品保鮮
冷凍法:食品工業中采用-10℃左右的冷凍溫度較長時間地保藏食品;冷凍法也可用作菌種保藏,但所需溫度更低,如-80℃低溫冰箱、或-78℃幹冰、或-80℃液氮中冷凍保存。
上一篇:氧氣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下一篇: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