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基本知識->2015版中國藥典微生物項變化的應對策略—檢驗方法(結束篇)

2015版中國藥典微生物項變化的應對策略—檢驗方法(結束篇)



錄入時間:2015-7-29 10:10:21 來源:蒲公英

   隨著藥典培訓陸續的展開,微生物的專項培訓也在全國如火如荼的舉辦,對於檢驗方法的討論也是授課的重點項目,這次藥典的升級,我們微生物檢驗方法中使用的環境、培養基、菌種甚至一些關鍵耗材的均發生了改變,所以方法適用性試驗避免不了的需要重新進行確認。那對於最早8月中旬才能看到藥典最終內容的很多企業來說,在今年的12月之前把所有出廠產品或原輔料/中間產品的微生物方法適用性試驗進行完也是相當不易,甚至是無法完成的。

  本篇文章著重梳理應對藥典生效前後進行檢驗方法學的流程及關鍵點,由於各企業各產品的特點不一,內容閱讀前提是貴公司各供試品的方法適用性試驗步驟大家是心裏有數的,若還在方法摸索階段請參照15版藥典方法及各類培訓及書籍推薦的方法先進行供試液製備方法、濾膜、衝洗量的確定,故本篇文章不對實驗細節進行贅述;同時簡述在方法學完成前後如何對整個崗位管理類和操作類SOP進行梳理升級。

一、方法適用性試驗前的準備

1、 確認要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的供試品

  一般分為出廠產品、原輔料、中間產品等,如果時間緊張,比如企業在16年就要再次認證,且需要進行驗證的供試品多,建議可以和領導討論進行評估,先對出廠產品的方法學進行驗證然後再進行原輔料及中間產品的同步驗證,當然這個需要留下紙麵的經審核批準的評估結果,對於微生物實驗室的人來說也是個執行依據。

  如果不是新建企業的話,之前的那些供試品均按2010版藥典進行過驗證,基本上來說可以按之前的供試品製備方法和衝洗量進行驗證,那對於實驗室人員而言,除了實驗環境需要重新適應,其餘的培養基和菌種隻要記得別加錯就好,其實也是駕輕就熟的,而且實驗的結果也不會太令人失望,這裏僅指大多數做過驗證的有檢驗方法的供試品,也會有部分供試品無法直接複製,還需前期進行方法摸索,但是不論如何都要以嚴肅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方法學的驗證,因為這個是今後檢驗方法的依據。

2、 確認方法適用性試驗需要的環境

  這裏的環境包含潔淨室、陽性室、隔離器等設備,在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前,這些環境均需要通過確認合格並滿足方法適用性試驗的環境條件後方可使用,這裏還有個偷懶的方法,如果隔離器不是今年新買的,之前已對隔離器進行確認且已熟悉使用,今年要重新進行隔離器的PQ確認,其中的包裝完整性測試也可以和供試品的無菌檢查方法學同步進行驗證,當然這個是在實驗室有一定成功把握的前提下,否則不建議一起驗證,還是老實點分步進行。

3、 確認方法適用性試驗需要的物品

  各供試品方法適用性試驗需要的物品不同,但是供試品、培養基和菌種是肯定要的,在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前必須針對每種供試品列出需要物品的清單並經所有驗證參與人員確認,這樣便於實驗時不遺漏。在供試品量的確認中,必須嚴格按照藥典的檢驗量進行。

4、 確認方法適用性試驗參與人員

  理論上來說,經過方法適用性試驗的人員才能進行該供試品該方法日常的檢驗工作,但是現實情況是實驗室人員流動率不低,部分人員並未經過方法適用性試驗,但是在每次方法適用性試驗時,必須界定現有人員中現有及今後參與該類實驗的人員名單,盡量讓其參與方法適用性試驗的流程中去並且理解整個驗證過程的內容和意義,這對於今後開展實驗會有很大的幫助。

5、 製定方法適用性試驗時間計劃

  確認了以上4條內容後,並結合實驗室現有的正常工作就可大致計算出每種供試品方法適用性試驗需要的時間,必須列成計劃並經所有參與人員簽字確認,如無異常情況應嚴格按照時間表進行驗證,這樣才能保證不影響整體的部門藥典升級大計劃。

二、方法適用性試驗的實施

  本次藥典升級在微生物限度檢查和無菌檢查這2大方法的適用性試驗的流程和判定標準在各類培訓中其實已經講的相當詳細了,我就再提一下比較容易忽略的幾個方麵。

1、 無抑菌性供試品的方法適應性試驗必要性

   曾經有次培訓遇到也是藥檢所的老師,哪個地方的我就不透露了,說如果你們企業能夠確認該供試品無抑菌性則可以不做微生物計數方法適應性試驗,當時我就對該觀點持有保留態度,這次QC微生物的同事從中檢所舉辦的培訓回來帶來的觀點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所謂的對供試品中汙染菌的影響並不單單指供試品的抑菌性,還有整個操作過程如供試品的製備過程、衝洗液的種類、衝洗量及次數,同時和使用的濾膜和濾器可能帶有的殘留抗菌物質也有關係,所以保守起見還是建議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

   還有很多同行會問注射用水和純化水是否需進行微生物計數方法適應性試驗,這個的話我們企業是不進行的,但我沒有尋求過檢驗所老師的意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谘詢下。

2、 供試品方法適應性試驗的次數

   這裏的次數有三個版本,第一、使用三個不同批次的供試品,每批各進行一次試驗;第二、使用同一批次的供試品,進行三次試驗;第三、使用一批次供試品,進行一次試驗。現在沒有進行硬性控製,可以按企業不同的需求和能力使用風險評估的手段得出結論,但是如果三個不同批次或同批次三次試驗的供試品試驗結果相差較大,則應增加批次供試品參與適用性試驗。現在國家對於實驗室的管控沒有那麽教條化,而是根據不同實驗室的能力水平自行進行質量風險的控製,這也不失於一種進步。

3、 無菌檢查檢驗量的變化

    本部藥典中很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無菌檢查檢驗量的調整,計算下來基本都是增加了檢驗量,特別對於生物製品來說,兩張表很容易看不明白,因為本次生物製品還是三個套筒,表1是批出廠產品及生物製品的原液和半成品最少檢驗數量,上麵寫了接種每種培養基的最少檢驗數量,生物製品是20個;表3是供試品的最少檢驗量,上麵寫了每支供試品接入每種培養基的最少量,生物製品是半量。那這樣的話,如何既保證每種培養基的最少檢驗量20支又保證每支供試品接入每種培養基的最少量滿足半量呢,我們本來就是三個套筒,那進樣死活都是TSB肯定是三分之一量呀,經過好幾次藥檢所的谘詢,這個量的問題是總量的概念,而不是表麵意義上的量,所以如果生物製品是20個,那供試品的檢驗量最少就是30個,供試品陽性對照的檢驗量是10個,一次無菌檢查實驗的供試品量是40個,檢驗量這個大家需要好好去了解和理解一下,避免方法適應性試驗及正式檢驗的檢驗量錯誤。

4、 試驗中的加菌時機

   在10版的藥典中,不論微生物限度還是無菌檢查,加菌的步驟都在最後一次衝洗液中,但是15版藥典有了調整,在微生物計數方法中,在試驗組中在供試液中直接加入規定量的菌液,之前一直認為這樣更加真實的反應了供試品中的微生物在整體試驗中受到的影響情況,但是!在本次中檢所在上海的培訓中,培訓老師也說了該方法主要針對平皿法,如果是薄膜過濾法,如果供試品的抑菌能力並不強的話建議加在最後一次衝洗液中,還是要看供試品的種類定義,無菌檢查沒有例外是在最後一次衝洗液中加菌。在最後一次衝洗液中加入陽性菌,給出的理由是:第一、主要是增加考慮濾器的有效性;第二、濾器的有效性應由企業控製,用戶可采用適當方法抽查(如檢查陽性菌液通過濾筒的流出液);第三、驗證實驗主要考慮濾膜/濾器殘留抗菌物質對陽性菌生長的影響,可以與對照濾筒比較而做出判斷,所以驗證試驗中的加菌時機與方式隻要與對照一致即可。這話又自己圓回來了,反正還是那句話各實驗室見仁見智,最終版本的藥典還是沒有拿到手之前還是不要先下定論,畢竟檢查的老師很多還是按章辦事的。

   另外這裏再說一下在隔離器內無菌檢查加菌的問題,因為隔離器內放置的物品都要經過外表麵消毒,至少也要經過幾個小時,所以不建議提前將帶有菌液的衝洗液帶入,如果試驗不成功無法證明因為過程試驗過程導致,也有可能菌液在室溫放置時間過久而致死亡,而且大多企業也不會在陽性室再買一台同樣的集菌儀專門進行驗證使用,所以也谘詢了一些知名外企,他們是在做完整套實驗後,在陽性室使用注射器將規定量的菌液加入製備完的套筒中,但是我也谘詢過中檢所的老師,他是建議企業再購買一台一樣的集菌儀在陽性室完成試驗,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在這裏再提一下方法適用性試驗的意義。無菌檢查:進行供試品無菌檢查時,所采用的檢驗方法和檢驗條件應與驗證的方法相同。微生物限度:檢查時,應按已驗證的計數方法進行供試品的需氧菌、黴菌及酵母菌總數的測定,供試品的控製菌檢查按已驗證的方法進行,增菌培養基的實際用量同控製菌檢查方法的驗證。也就是說,在正式檢驗供試品之前,該供試品的檢驗方法必須經過方法適用性試驗確定,並按該方法進行供試品的檢驗。

三、崗位SOP的梳理和升級

   我們微生物實驗室有5份管理製度,近40份實驗操作規程,近20份設備操作規程,因產品比較單一,應該比一般微生物實驗的文件少一些,但無外乎就是人機料法環5個板塊的內容,其實在之前的連載中,已經把人機料環都進行了較詳細的贅述,所以在方法適用性試驗前,可以對其他板塊的SOP進行先行的修訂,當然管理製度應先於操作規程,因為作為綱領性的內容必須先領出整體的管理思路,後續操作規程的方向按照大的管理思路去修訂即可。在藥典還未到手或生效前,已可以根據第三版征訂稿進行修訂,再等後續確認內容進行核對和微調即可。

   我們微生物實驗室的文件修訂從15年初就開始了,每個成員均有負責的文件,每月均有必須完成初稿的文件,並在次月對該文件的框架和內容進行審核和修改,這樣在後續方法適應性確認後及藥典正式稿確認後,調整的地方就不會太多。所以建議大家在應對藥典升級的過程中就可以開始對SOP製定升級計劃並逐步實施了,因為這塊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分散在各個時段和各個檢驗負責人手上,可以讓大家循序漸進的將藥典升級的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並逐步深化藥典的內容,使得應對過程和結果不流於形式。

   本次是2015版中國藥典微生物項變化的應對策略係列的最後一篇,寫這個連載的初衷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試圖想在看完這些文章後就可以直接進行一些動作和實驗,而是希望大家在熟讀藥典內容並加以理解後,再看這些文章,並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探討和思考後根據本企業的特點進行藥典升級的準備和應對。這些文章的觀點僅代表我個人,很多的觀點還是比較不全麵的,也是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大家一起討論,而我個人也在微生物檢驗這個崗位暫時止步,調去QA繼續學習,但是對於微生物的深厚感情讓我還一直在關心著藥典關於微生物檢驗的各種動態,希望剛進入微生物這個行業和依然在微生物崗位奮鬥的同仁們能夠耐住寂寞,繼續加油!把我們這個行業的高度和深度體現和挖掘出來!

 

上一篇:沙門氏菌的毒理作用機製及其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

下一篇:曲黴屬的菌落特征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