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是製藥生產過程中最大的汙染源
也是“混淆”和“差錯”的最大的風險源
藥品生產的風險主要在於 “汙染、混淆和差錯”
藥品生產的風險因素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
內源性的影響因素包括“廠房、設施、設備、係統、原輔料質量、包裝材料質量、工藝規程、操作SOP”。
外源性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人員”帶來的風險。
“人”是最不可控的風險因素!
二、人員帶來的風險因素
1、人員本身的質量意識和綜合素質
2、人員本身的衛生習慣
3、人員本身的健康問題
4、人員的言行舉止規範
5、人員的生產操作規範
6、更衣失敗無法防止人員對環境的汙染
7、硬件防護措施失效無法防止人員本身帶來的汙染
8、潔淨區人數過多
9、潔淨區人員操作動作過多過繁瑣
10、操作人員的動作幅度過大帶來粒子汙染
11、操作人員不按規定手消毒
12、穿越無菌生產區域淨化死角而被汙染
13、呆在A級潔淨區時間過長
14、不當的操作導致環境、設備、藥品的汙染
15、人體表麵新陳代謝帶來微粒和微生物汙染
人員進入潔淨區采用工衣包裹的方式來隔絕人體汙染源與環境、藥品之間的汙染。
三、潔淨服本身帶來的風險因素:
1、人體汙染源在更衣過程中操作不當汙染無菌服
2、環境在更衣過程中汙染無菌服
3、地麵在更衣過程中汙染無菌服
4、人體所需的隔離方式(連體、外罩、帽子、手套、口罩等)
5、材料性能(編織特性、纖維類型、無菌性、抗靜電性等)
6、款式和縫製要與人體匹配,過於寬鬆出現汙染物排放的縫隙
7、舒適性,過緊人員穿著不舒服,行動不方便
8、多次清洗、滅菌後有磨損脫落物
9、工衣破損,阻塵效果不好,無法阻隔人體的汙染
10、滅菌後被二次汙染,在生產過程中汙染環境和產品
11、管理不當,已穿/未穿/已清洗滅菌/未清洗滅菌交差汙染
12、清潔、消毒、滅菌及更新、包裝、儲存、發放過程汙染
13、輕微破裂無法肉眼觀察,會引起操作汙染
14、手套太緊,容易出汗,有可能帶來汙染
15、手套的後處理很關鍵,內部汙染物較多
16、口罩太寬鬆,口腔中汙染物會隨氣流進入環境
17、口罩過濾效果不好,不能阻隔口腔中汙染物
18、布太厚太密,操作人員呼吸不暢
19、材質不好,本身脫落物較多
20、口罩的重複使用滅菌問題
潔淨服的款式、隔離方式、顏色……
要與所處的環境相適應,能夠有效阻擋人體汙染物。
一般區、D級區、C級區、B級區
潔淨服對人體汙染物僅僅是“有限”的防護
人員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才是保證人員不對潔淨環境與藥品產生汙染的有效措施。
四、人員健康管理
新入職員工均應體檢合格,入職後經過健康衛生知識培訓,在職員工每年體檢一次,健康狀況隨時匯報,並建立健康檔案,以保證藥品生產質量。
1、傳染病、精神病以及體表有外傷的患者不得參加車間各崗位的生產工作。
2、殘疾人員不得參與自己無法勝任的崗位工作。
3、色盲、色弱人員不得參與自己無法勝任的崗位工作。
4、對產品過敏人員不得參與相關崗位的工作。
5、對溶劑過敏人員不得參與使用溶劑崗位的工作。
6、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7、當員工發現自己不適合該崗位工作的健康問題時,應主動向班組長或車間負責人報告。
8、崗位人員、管理人員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發現員工不適合該崗位工作的健康問題時,有義務主動向班組長或車間負責人報告。
9、在生產質量活動中通過對物料檢驗檢測或環境監控異常所引起原因調查發現的員工健康問題,應進行偏差處理和產品質量回顧。
五、崗位資質確認
1、編製各崗位資質確認表,各崗位的相關基礎知識培訓。
2、與崗位SOP要求、崗位操作直接相關的專業知識
如:工藝規程、工藝模擬驗證、無菌行為規範等。
3、員工應經過培訓並了解、熟悉或掌握與本崗位相關的
所有的SOP。
4、需掌握的SOP應納入資質確認的考核範圍。
5、經考核與最後的資質確認,才能允許上崗操作。
六、員工培訓
1、新員工完成公司入職培訓。
2、車間對新到員工進行崗位職責培訓,簽字確認崗位說明書。
3、指定車間人員對員工進行GMP基礎知識、車間安全消防知識、相關GMP法規指南的培訓。
4、填寫《人員資質確認表》,確認員工應接受的理論知識、實操培訓等各個模塊及SOP清單,並明確培訓和資質確認要求完成的時限和考核方式。
5、指定崗位培訓人員,對新員工進行崗位專業知識、崗位SOP、崗位操作技能的培訓。
6、每一單項模塊培訓結束,應進行單項考核,考核形式分為
提問、筆試、實操、簡評等方式進行。
7、轉崗員工可以根據原崗位和新崗位的不同要求確定培訓需求表。對原崗位已完成的培訓和技能考核可不再重複。
七、人員進入潔淨區一般要求
1、禁止患流行感冒、痢疾、皮膚病、眼科疾病或其它傳染病以及開放性創口的人員進入生產潔淨區。
2、禁止攜帶個人生活用品、電子產品、書刊雜誌等與生產無關的物品進入生產現場。
3、凡進入潔淨區的人員禁止化妝和佩戴飾品,如有化妝和佩戴飾品者必須先在總更洗手和洗臉卸妝,並摘取飾品。
4、禁止攜帶食品飲料等進入車間。
5、進入A/B、C和D級的人員需經過相應的培訓及考核。
級別 培訓項目
C、D 更衣理論及實操、微生物知識等
A、B 更衣理論與實操、微生物知識、無菌行為規範等
6、車間根據生產計劃製定《計劃進入潔淨區人員表》,經相關部門審核批準,人員按計劃進入潔淨區。
7、計劃以外的人員需要進入潔淨區時,應填寫《非計劃人員進入潔淨區申請表》,經審核批準後方可進入。
8、所有人員進、出潔淨區都需填寫進、出潔淨區記錄。
9、進入車間前必須確認各潔淨級別人數,不得超過驗證過的最大人數。
10、外來人員如需進潔淨區,進入潔淨區之前,應填寫《外來人員進入潔淨區申請表》,並交質量保證部批準後,由生產人員或QA人員引導,按文件規定的要求進入車間,且不得進行直接接觸設備的操作及其它可能影響潔淨區環境或產品質量的行為或活動。
11、維修人員、校準人員、QA人員、管理人員進入潔淨區,也應嚴格遵守車間所有相關的SOP。
八、人員進入B級區
1、進入B級區的操作人員需要先經過人員進出DC的培訓並考核合格,在DC級潔淨區工作半年以上。
2、參加B級區必須的培訓及考核,經批準後允許參加工藝模擬或培養基模擬灌裝。
3、工藝模擬或培養基模擬灌裝結束後,根據培養基灌裝和工藝模擬的結果,確定允許進入B級區名單,並經QA批準,該操作人員可獨立進入B級區進行相應操作。4、對於在B級區進行生產操作的人員,至少每年參加一次培養基灌裝或工藝模擬。
5、進入B級區人員應滿足《健康管理》規定,健康狀況應符合條件要求,不得患有傳染病、精神病、體表有傷口等,並且通過D/C級培訓。
6、隻有經過B級更衣資質確認合格的員工才能進入到B級區進行操作。
7、離崗6個月以上的無菌操作人員在上崗之前,應重新進行B級區更衣資質確認。
8、在工作中發現無菌更衣不規範的員工,應重新進行B級區更衣資質確認。
進入B級區資質培訓要求
車間安全管理
微生物基礎知識
人員進出各級別潔淨區 SOP
無菌行為規範
物料進出各級別潔淨區SOP
無菌灌裝工藝模擬驗證
無菌API工藝模擬驗證
考核合格並經過更衣確認,才擁有進入B級區資質
九、人員潔淨區注意事項
1、不要將個人的手機手表首飾佩飾帶入潔淨區
2、不要化妝或者使用容易造成潔淨區汙染的護理用品
3、工作服(手套/頭罩/眼罩/鞋套)必須有效阻擋人體汙染物
4、不得用手開關門,要用背部或者肘部,最好是非接觸式
5、任何操作應盡可能輕緩,幅度要小,避免對氣流的擾動
6、手指接觸培養皿取樣,手消毒
7、生產操作時候,不得落手接觸藥品,身體任何部位應盡可能繞開產品上空
8、打開或者蓋上培養皿是不得使身體任何部位經過上空
9、觸摸屏操作或者按鍵操作應使用手指背部
10、物品灑落地上不要揀起來使用
11、工作服盡量不接觸牆麵、設備,任何時候不得接觸地麵
12、接觸藥品前必須手消毒
13、盡可能不要講話
14、站姿、坐姿、操作……動作一定要輕柔緩慢
上一篇:十張圖帶你讀懂大腸杆菌
下一篇:臘肉從原料到餐桌的微生物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