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腸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檢驗方法。
本標準第一法適用於腸杆菌科含量較高的食品中腸杆菌科的計數;第二法適用於腸杆菌科含量較低食品中腸杆菌科的計數。
2 術語和定義
2.1
腸杆菌科
在給定條件下發酵葡萄糖產酸、氧化酶陰性的需氧或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杆菌。
2.2
腸杆菌科計數
按本標準規定方法,對每克或每毫升檢樣中的腸杆菌科進行計數。
2.3
最可能數
基於泊鬆分布的一種間接計數方法。
3 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滅菌及培養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3.1 恒溫培養箱:36 ℃±1 ℃。
3.2 冰箱:2 ℃~5 ℃。
3.3 水浴箱:46 ℃±1 ℃。
3.4 天平:感量0.1g。
3.5 顯微鏡:10倍~100倍。
3.6 均質器。
3.7 振蕩器。
3.8 無菌吸管:1mL(具0.01mL 刻度)、10mL(具0.1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頭。
3.9 無菌錐形瓶或等效容器:容量150mL、500mL。
3.10 無菌培養皿:直徑90mm。
3.11 無菌試管:18mm×180mm、15mm×150mm。
3.12 pH 計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試紙。
4 培養基和試劑
4.1 緩衝蛋白腖水(BPW):見B.1。
4.2 緩衝葡萄糖煌綠膽鹽肉湯(EE 肉湯):見B.2。
4.3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葡萄糖瓊脂(VRBGA):見B.3。
4.4 營養瓊脂(NA):見B.4。
4.5 葡萄糖瓊脂:見B.5。
4.6 革蘭氏染色液:見B.6。
4.7 氧化酶試劑:見B.7。
4.8 無菌1mol/LNaOH:見B.8。
4.9 無菌1mol/L HCl:見B.9。
第一法 腸杆菌科平板計數法
5 檢驗程序
腸杆菌科平板計數法檢驗程序見圖1。
6 操作步驟
6.1 樣品的稀釋
6.1.1 固體和半固體樣品:稱取25g 樣品放入盛有225 mLBPW 的無菌均質杯中,8000r/min~10000r/min均質1 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BPW 的無菌均質袋中,用拍擊式均質器拍打1min~2min,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6.1.2 液體樣品:以無菌吸管吸取25mL 樣品放入盛有225mLBPW 的無菌錐形瓶(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無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勻,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6.1.3 用1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樣品勻液1mL,沿管壁緩緩注入盛有9mLBPW 的無菌試管中(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應觸及稀釋液麵),振搖試管或換用1支1 mL 無菌吸管反複吹打,使其混合均勻,製成1∶100的樣品勻液。
6.1.4 按6.1.3操作程序,依次製成10倍遞增係列稀釋樣品勻液。每遞增稀釋1次,換用1支1mL 無菌吸管或吸頭。從製備樣品勻液至樣品接種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min。
6.2 傾注平板和培養
6.2.1 根據對樣品汙染狀況的估計及相關限量要求,選擇2個~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液體樣品可以選擇原液),每個稀釋度接種2個無菌平皿。同時,分別吸取1mLBPW 加入兩個無菌平皿內作為空白對照。
6.2.2 將10mL~15mL 冷卻至46 ℃的VRBGA(可放置於46 ℃±1 ℃恒溫水浴箱中保溫)傾注於每個平皿中。小心旋轉平皿,使樣品勻液與培養基充分混勻。
6.2.3 待瓊脂凝固後,傾注一薄層同樣的培養基覆蓋平板表層。防止蔓延生長並使菌落特征更為
明顯。
6.2.4 待VRBGA 平板上層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36 ℃±1 ℃培養18h~24h。
6.3 典型菌落計數和確認
6.3.1 腸杆菌科典型菌落為有或無沉澱環的粉紅色至紅色或紫色菌落。選取典型菌落數在15CFU~150CFU 之間、無蔓延菌落生長的平板,隻計數典型菌落數。菌落計數以菌落形成單位(CFU)表示。
6.3.2 其中一個平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采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板作為該稀釋
度的菌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餘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勻,即可計算半個平板後乘以2,代表一個平板菌落數。
6.3.3 當平板上出現菌落間無明顯界線的鏈狀生長時,則將每條單鏈作為一個菌落計數。
6.3.4 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5個(小於5個全選)典型菌落進行確認;如果有不同形態的典型菌落,則每種形態分別至少挑取1個菌落進行確認。
6.3.5 典型菌落的確認:
a) 分別將所挑選的每一個菌落,劃線於營養瓊脂平板,36 ℃±1 ℃培養18h~24h,挑取平板上的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氧化酶試驗及葡萄糖發酵試驗。
b) 革蘭氏染色鏡檢:腸杆菌科為革蘭氏陰性杆菌,無芽孢,大小為(0.3~1.0)μm× (1.0~6.0)μm。
c) 氧化酶試驗:用鉑/銥接種環或玻璃棒(不要用鎳鉻接種環)挑取單個菌落塗於浸濕氧化酶試劑的濾紙上,濾紙的顏色在10s內變成藍紫色,判為陽性反應。
d) 葡萄糖發酵試驗:用接種針挑取少許氧化酶陰性的同一個菌落,穿刺於葡萄糖瓊脂內,於36 ℃±
1 ℃培養24h±2h,若試管內的內容物變為黃色,判為陽性反應。
6.4 結果的計算
6.4.1 一般原則
若有兩個連續稀釋度的平板典型菌落數在適宜計數範圍內,按式(1)計算,示例見A.1、A.2、A.3、A.4。
式中:
N———樣品中腸杆菌科菌落數;
Σa———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數之和;
n1 ———第一稀釋度(低稀釋倍數)平板個數(含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
n2 ———第二稀釋度(高稀釋倍數)平板個數(含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
d———稀釋因子(第一稀釋度)。
其中,a按式(2)計算:
式中:
a———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數;
b———某一平板中犃個菌落中被確證為腸杆菌科的菌落數,b≤A;
A———某一平板中用於確認試驗的菌落數;
C———某一平板中典型菌落總數。
6.4.2 低菌落數
若最低稀釋度(包括液體樣品原液)平板的典型菌落數均小於15CFU,具有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
則以確證的菌落數乘以最低稀釋倍數計算。
若最低稀釋度(包括液體樣品原液)平板均無菌落生長,或典型菌落數均小於15CFU,且無確證的
腸杆菌科菌落,則以小於1乘以最低稀釋倍數計算。
6.4.3 特殊情況
第一稀釋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數均大於150CFU,且有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以及第二稀釋度平板上無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或典型菌落數不在15CFU~150CFU 之間,則以確證的菌落數乘以第一稀釋倍數計算,示例見A.5。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上典型菌落數均不在適宜計數範圍內,且無確證的腸杆菌科菌落,則以小於1乘以最低稀釋倍數計算。
7 報告
7.1 菌落數小於100時,以整數報告。
7.2 菌落數大於或等於100時,對第3位數字進行修約後,取前2位數字,後麵用0代替位數;也可用10的指數形式來表示,采用兩位有效數字。
7.3 數字修約按“四舍五入”原則進行。
7.4 若所有平板上為蔓延菌落而無法計數,則報告菌落蔓延。
7.5 若空白對照上有菌落生長,則此次檢測結果無效。
7.6 稱重取樣以CFU/g為單位報告,體積取樣以CFU/mL 為單位報告。
第二法 腸杆菌科犕犘犖計數法
8 檢驗程序
腸杆菌科MPN 計數法檢驗程序見圖2。
9 操作步驟
9.1 樣品的稀釋
按6.1進行。
9.2 接種和培養
9.2.1 非選擇性前增菌
根據對樣品汙染狀況的估計及相關限量要求,選擇3 個適宜連續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每個稀釋度3管,共9管BPW 於36 ℃ ±1 ℃培養18h±2h。
9.2.2 選擇性增菌
從BPW 各培養管中,分別移取1mL 培養物,接種於10mL 的EE 肉湯中,36℃±1℃培養24h±2h。
9.2.3 分離
用接種環從EE 各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物1環,劃線接種於VRBGA 平板,36 ℃±1 ℃培養24h±2h,觀察平板上有無典型菌落。
9.3 典型菌落的確認
典型菌落確認見6.3。
10 報告
腸杆菌科為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杆菌,發酵葡萄糖產酸、氧化酶陰性。隻要有1個菌落確認為腸杆菌科,其所代表的EE 管即為腸杆菌科陽性,依據EE 陽性管數查MPN 表(見附錄C),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腸杆菌科的MPN 值。稱重取樣以MPN/g為單位報告,體積取樣以MPN/mL 為單位報告。
實驗所需產品一覽表(點擊產品名稱即可進入產品詳情頁麵):
產品貨號 | 產品名稱 | 規格(g) | 價格(元) | 產品說明及用途 |
HB0109 | 營養瓊脂(NA) | 250g | 90 | 細菌計數、不含糖,可作血瓊脂基礎和傳代用(GB標準) |
HB4084 | 緩衝蛋白腖水(BPW) | 250g | 70 | 用於阪崎杆菌前增菌培養(GB標準) |
HB0126-7 | 緩衝葡萄糖煌綠膽鹽肉湯(EE肉湯) | 250g | 250 | 每支添加於200ml |
HB0176-4 |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葡萄糖肉湯(VRBGA) | 250g | 105 | 用於分離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 |
HB0135-2 | 葡萄糖瓊脂 | 250g | 120 | 用於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增菌培養 |
HB8278 | 革蘭氏染色液 | 5ml*8 | 40 | 生化培養基,用於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的生化反應篩選 |
JX3400094 | 氧化酶試劑 | 1g | 50 | 生化培養基,用於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的生化反應篩選 |
上一篇:GBT 4789.8-2016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檢驗
下一篇:什麽物品可以幹熱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