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病毒的增殖



錄入時間:2008-10-22 14:42:45 來源: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病毒是專性細胞內寄生物,它們隻能在活的細胞內繁殖,而不能在一般的人工培養基中繁殖。病毒在活細胞中的繁殖方式不是二分裂,而是在感染細胞後,立即“接管”宿主細胞的生物合成機構,使之按照病毒的遺傳特性,合成病毒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質,然後裝配成新的病毒粒子。病毒的這種繁殖方式稱為病毒的增殖在這方麵,研究得比較清楚的是大腸杆菌T係噬菌體。下麵以大腸杆菌T係噬菌體為例,闡述病毒的增殖過程: 
     1、吸附 
    這是病毒感染細胞的第一步。吸附過程是細胞和病毒雙方鬥爭的過程,一方麵決定於細胞表麵受體的結構,另一方麵 由噬菌體吸附器官———尾部的機構所支配,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進行。 
    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有著高度的特異性。當噬菌體和敏感細胞混合時,由於布朗運動發生碰撞接觸,噬菌體就利用其尾部末端的尾絲吸附在細菌細胞壁的敏感部位上,尾絲散開,固著於特異性的受體。有的吸附在鞭毛上。動物病毒大部分則用其包膜 或特殊的衣殼粒蛋 白質吸附到細胞膜的受體部位上。 
     一種細菌可被多種噬菌體所感染,但是在不同的位點吸附。 
    環境因素對吸附過程起著重要 的作用。2價和1價陽離子可以促進噬菌體的吸附,3價陽離子容易引起失活;pH為7時呈現出最大吸附速度,pH為5以下或大於10則很少吸附;溫度對吸附也有影響。 
   2、侵入 
     吸附以後,噬菌體尾部在受體上插入,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宿主細胞壁的堅固內層,使細胞壁產生一小孔。然後尾鞘收縮,露出尾髓,壓入細胞,將頭部的DNA注入細胞內,蛋 白質外殼仍留在細胞外。整個侵入過程時間很短,隻需幾秒至幾分鍾。 
    如果在短時間內有大量噬菌體吸附同一細胞,在細胞表麵產生許多小孔,則造成細胞立即裂解,而不進行噬菌體的增殖。 
    動物病毒往往是整個病毒粒子借細胞的吞噬或胞飲作用而進入細胞,植物病毒則是通過表麵傷口或昆蟲口器進入植物體。 
    3、 複製 
    複製指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後,經過“適應”、“調整”後便“接管”宿主的合成機器,利用宿主細胞內的原材料:各種氨基酸、5-核苷三磷酸、核糖體、tRNA 、酶和ATP                                          等,按照病毒的“指令”,首先“轉錄”成它們 自己的mRNA,然後再合成大量的子代噬菌體所必需的核酸和蛋 白質。 
     4、裝配 
    子代噬菌體所需要的核酸和蛋白質合成以後,便進入裝配階段。以大腸杆菌T4噬菌體為例。 
    子代噬菌體的裝配過程受到病毒某些基因以一種未知的方式的操縱,頭部、尾部和尾絲分別獨立裝配。頭部和尾部相連,這一步是 自動 的。尾絲的裝配是在頭部和尾部裝配好之後再進行的,並需要某種後期因子參加。裝配完畢,就變成了一個新的病毒粒子。整個裝配時間因病毒種類 同而異,以大腸杆菌T4噬菌體為例,整個裝配時間約 45min。
    從實驗中得知,當病毒核酸進入宿主細胞後,發現在剛開始(宿主的DNA未解體 ) 
和複製末期(病毒粒子的DNA已複製)兩部分時間內取的樣品具有感染力,而在這中間 
一段時間取的樣品則無感染力,不形成噬菌斑。這段時間稱為潛隱期。潛隱期以後,新的病毒粒子陸續裝配成熟,充滿宿主的細胞。 
  5、-釋放 
    當細胞內新的病毒粒子成熟以後,就要從細胞內釋放出來。釋放作用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溶菌酶作用。某些噬菌體在生長末期,能產生溶菌酶,從細胞內部向外溶解細胞壁,打開缺 口,釋放出新的噬菌體。二是細胞內機械壓力增大的作用。由於在一個細胞內合成了150——400個新的病毒粒子,使細胞內機械壓力增大,這也有助於使細菌細胞破裂。這樣,新的病毒粒子便被釋放出來。有的動物病毒可借“出芽”的方式釋放。     
在適當條件下,釋放出來的新的病毒粒子又能重複上述5個步驟,直至把所有的宿主細胞全部殺滅為止。 
 對於噬菌體來講,如果整個增殖過程發生在液體培養基中,表現為渾濁的菌液變為澄清;若是在固體培養基上,則出現肉眼可見的噬菌斑。 
 如上述這樣能引起宿主細胞迅速裂解的噬菌體,稱為烈性噬菌體。                                                             但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噬菌體,並非都是烈性的,還有一類稱之為溫和性噬菌體。這類噬菌體侵染細菌後,並不馬上引起宿主細胞裂解,而是和宿主細胞“和平共處”,把自己的核酸巧妙地和宿主的遺傳物質緊密結合在一起,與細菌的染色體一道進行複製。處於這種狀態的沒 有感染能力的溫和性噬菌體稱為原噬菌體。帶有原噬菌體的細菌稱為溶源性細菌。溫和性噬菌體感染細胞形成原噬菌體的過程稱為溶源性。
    溶源性是細菌的遺傳特性,一般可以一代一代地穩定地遺傳下去。原噬菌體插入在細菌染色體上,對細菌一般無不良影響,相反有時會給溶源性細菌 以某些特性,如具有產生噬菌體的潛在能力,具有不受同源噬菌體感染的“免疫性”等。 
溶源性細菌有時可以失去原噬菌體而成為非溶源性細菌。有時也可以自發地釋放出噬菌體,進入營養期繁殖,導致細胞裂解。這種頻率較低,一般102——105                         個細菌中才有1個會自發釋放。但經物理、化學因素進行處理,則會大大促進噬菌體的釋放。 
溶源性現象廣泛存在於各種細菌中,如大腸杆菌等。研究得較為清楚的是大腸杆菌K2和入噬菌體。 

 

上一篇:病毒的換學組成和結構

下一篇:病毒的危害和應用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