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以來,陸續發現了比病毒更為簡單的生命形式,這主要有類病毒、衛星病毒、朊病毒等。由於這些病毒不是同時含有核酸和蛋白質外殼,因而被稱為亞病毒。相對於亞病毒,同時含有核酸和蛋白質的病毒則稱為真病毒。
1、類病毒
類病毒首先是在研究馬鈴薯紡錘形塊莖病中被發現,迄今已經鑒定的類病毒達20多種。據研究,類病毒隻有含246—375個核苷酸的單鏈環狀RNA分子,而沒有蛋白質外殼。類病毒的RNA均無mRNA的活性,因而不能編碼蛋白質,而依賴於宿主的功能。
類病毒常引起植物疾病。
2、衛星病毒
衛星病毒多數與植物病毒相關,少數與噬菌體或動物病毒相關。衛星病毒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可編碼自身的衣殼蛋白,如衛星煙草花葉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等;另一類為衛星病毒 分子(也有人稱為擬病毒),通常是500—2000個核苷酸的單鏈RNA。它需要利用輔助病毒的蛋白外殼,才能進行感染和複製。
3、朊病毒
朊病毒是一類能侵染動物並在宿主細胞內複製的蛋白質顆粒,它不含有能編碼蛋白質的核酸,是直徑約為25nm,長度為100—200nm的杆狀顆粒。它能引起人和其他動物疾病,如1997年震撼世界的“瘋牛病 ”危機就是由朊病毒引起的。它的發現,更加豐富了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有可能為某些疾病治療帶來希望。
上一篇:引起人類病毒性疾病的重要病毒 ——禽流感病毒
下一篇:電子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