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檢測方法和標準->一次關於利用產氣莢膜梭菌進行2個國標檢測的方法證實過程及其收獲

一次關於利用產氣莢膜梭菌進行2個國標檢測的方法證實過程及其收獲

菩提
錄入時間:2019-8-23 9:13:20 來源:實驗助手app 

 

一次關於利用產氣莢膜梭菌進行2個國標檢測的方法證實過程及其收獲


作者:菩提

編輯:兔兔子

來源:實驗助手app

特別鳴謝: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


1.前言

(一)為什麽要檢測產氣莢膜梭菌?

   因為這個菌是條件致病菌,時不時跳出來害人。產氣莢膜梭菌是條件致病菌,最大的特點是快速分解肌肉和結締組織裏的糖,產生大量氣體(暴烈發酵實驗可證明),造成腫脹和致病(主要有壞疽病)。條件致病菌是個啥東西?就是能讓你得病,但有條件:條件1: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感染。有免疫力的人可以帶著這個菌到處亂跑,沒事。跑著跑著遇到一個免疫力缺陷或免疫力低(老、弱、病)的人,把菌給了對方,那被接觸的朋友就比較慘。


   條件2:菌去了不該去的地方。比如產氣莢膜梭菌在腸道裏過的好好地,結果去了受傷的肌肉或結締組織,那麽菌就要吃肉,人就要生病了。


   條件3:滿足任意條件1或條件2都可能致病。


(二)產氣莢膜梭菌檢測方法建立意義

   除了是條件致病菌外,產氣莢膜梭菌種下不同菌株產毒能力也各不相同,加起來能生產15種以上毒素,其中以ABCDE五種毒素最為典型。產氣莢膜梭菌檢測方法建立的意義還在於產氣莢膜梭菌廣泛存在在自然界中,範圍廣兄弟多,所以容易被它汙染;產氣莢膜梭菌感染人的方式主要是菌從口入,病從口入,所以產氣莢膜梭菌是食源性的條件致病菌。


   當然這是國家製定標準要考慮的事情,我們知道檢測方法建立很有意義就好了。作為檢測人員,我們更重要的關心是怎麽做好實驗,讓實驗方法運用的更為流暢,有時候有一定微生物學基礎的可能會好些,但就目前國情,從事微生物檢測的還有許多正在努力學習提高的非微生物學專業的技術人員,所以我們檢測人員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一步檢測的目的以及為什麽這麽做,當檢測出現疑惑或和檢測標準出現不符時候該怎麽解決更有意義。

(三)產氣莢膜梭菌檢測方法比較

   鴻蒙初開,這世上本無對錯,自從有了標準和比較就有了優劣的分別。

   挑選的2個現行有效國標,其一為:GB 4789.13-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產氣莢膜梭菌檢驗》。(以下簡寫,用標準號“GB 4789.13-2012”代替標準全名);其二為:GB 853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58產氣莢膜梭菌。(以下簡寫,用“GB 8538-2016.58”代替標準對應產氣莢膜梭菌檢測項目)。

   產氣莢膜梭菌檢測方法有許多,挑選這2個標準進行方法學比較。是因為這2個標準使用的比較多,也是我最近擴項用到的,所以更熟悉一些。二個標準適用範圍有所不同,GB 4789.13-2012適用於食品,GB 8538-2016適用於飲用天然礦泉水,除卻GB 4789.13-201傾注平板方法和GB 8538-2016過濾水樣外,其他檢測部分其實是相似和可以相互參考和比較優劣長短之分的。不影響方法的比較和探索。


2.產氣莢膜梭菌的分類學地位

   產氣莢膜梭菌顧名思義能產氣,有莢膜,是梭菌。這也是最初科學家定名時候的特點,這樣的好處在於名字就帶了菌的特色,特點鮮明(當然隻是中文名有這個特點)。產氣莢膜梭菌拉丁學名叫Clostridium perfringens,目前所有的細菌拉丁文學名均被微生物權威分類學手冊“伯傑氏手冊”(伯傑氏係統細菌學手冊,Berger’s Manual of Systermatic Bacteriology)收錄。

   簡單介紹一下伯傑氏手冊。伯傑氏手冊已經發展到第9版了,前8版國內基本都有中文版。第9版國內較少,這不利於微生物學發展,特意放出伯傑氏手冊英文版封麵(下圖)供大家參考。伯傑手冊第9版共5卷7冊(紙質版加起來重達15公斤):

   卷1:古細菌和深分支菌及光合細菌,

   卷2:變形杆菌(三冊)A冊導論,B冊γ(讀音gamma)-變形杆菌,C冊(α-,β-,δ-,ε-變形杆菌),

   卷3:卷3厚壁菌門,

   卷4:(擬杆菌, Spirochaetes螺旋體門, Tenericutes (Mollicutes)無壁菌門(柔壁菌門),Acidobacteria酸杆菌門, Fibrobacteres纖維杆菌門, Fusobacteria梭菌屬, Dictyoglomi網團菌門, Gemmatimonadetes芽單孢菌門, Lentisphaerae黏膠球形菌門),

   卷5(到目前為止總共才出到5卷A冊):A冊放線菌門。


   產氣莢膜梭菌發現比伯傑氏手冊的創立早,所以當時世界各國發現這個菌的科學家命名時就根據自己的意願起名字(未約定俗成,也無什麽特定規則),1898年Veillon和Zuber發現時叫做“產氣莢膜杆菌(Bacillus perfringens)”,在另外一個地方,1900年Migula發現並把它叫做“魏氏細菌(Bacterium welchii)”。在1980年世界上又召開了一次細菌學大會,對菌種命名進行了統一,對於以前的各種菌歸到一個清單裏(Lists 1980),產氣莢膜梭菌也在其中。定名為:產氣莢膜梭菌,全名叫:“Clostridium perfringens (Veillon and Zuber 1898) Hauduroy et al.1937,species.”,這一套規則是為了保證其唯一性也為了紀念發現的科學家,規則不難看出就是:拉丁文屬名(斜體字)_拉丁文種名(斜體字)_發現人名_發現年_分類學位置(比如種),“_”表示用空格隔開,此後再有誰發現了新種以及隨著時間和認識的變化要進行合並更改都需要依照一套嚴格的規則進行。

   所以產氣莢膜梭菌在分類學地位上麵是“種”(species),隸屬於厚壁菌門梭狀芽孢杆菌屬。菌體特點是革蘭氏陽性杆菌,菌體粗大,二端鈍圓,體內可形成芽孢。有莢膜,無鞭毛,厭氧生長。

圖2:產氣夾膜梭菌革蘭氏染色鏡檢觀察 


   芽孢是抗逆環境的產物,生存環境變惡劣時芽孢菌才會產生芽孢。2個國標方法中不易看到芽孢,主要是因為:

   (1)標準提供的TSC和SPS培養基營養較好,

   (2)20-24h就觀察結果,時間較短,還未形成。

   產氣莢膜梭菌產生芽孢的特點是產生芽孢時菌體不會膨大,芽孢形成在菌體中部。


3.實驗材料準備

(一)設備及材料準備

1.配培養基所用設備:

 (1)天平(百分之一以上天平,),

 (2)純水機(製備培養基配製用水,或用蒸餾水機製備蒸餾水),

 (3)高壓蒸汽滅菌器,

2.前處理設備:

 (1)天平(百分之一以上天平,稱取食品樣品用,略),

 (2)均質器(拍打式均質器),

 (3)旋渦混勻儀(遇到不少人不配備混勻儀,習慣用手振搖。建議使用混勻儀,定量實驗,以免手振搖不均勻帶來風險。)

3.操作設備:

 (1)超淨台(略),

 (2)2級生物安全櫃,

 (3)三聯過濾器(過濾水樣),

4.培養材料及設備:

產氣莢膜梭菌是厭氧菌,在厭氧環境種生長良好。常用的培養方法有:厭氧產氣袋法、厭氧罐法、厭氧盒、厭氧手套箱等。

為了比較實驗,我做實驗時準備了以下設備。

 (1)厭氧袋(配套氧氣指示劑、厭氧產氣袋。厭氧產氣袋有時也叫厭氧包或培養袋),

 (2)厭氧培養盒(配套氧氣指示劑、厭氧產氣袋),

 (3)厭氧操作箱(也叫手套箱,配氣製造厭氧環境),

 (4)三氣培養箱(CO2,N2,O2),

 (5)普通培養箱(用於厭氧產氣袋和厭氧盒的存放培養裝置)。



(二)培養基和試劑:

    1. 0.1%蛋白腖水,

    2.胰腖-亞硫酸鹽-環絲氨酸瓊脂(TSC),(添加劑D-環絲氨酸);

    3.亞硫酸鈉鹽-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瓊脂基礎(SPS添加劑)

    4.液體硫乙醇酸鹽培養基(FTG),

    5.含鐵牛奶培養基,

    6.緩衝-動力硝酸鹽(硝酸鹽還原試劑,鋅粉),買成品試劑盒驗收後使用,方便。

    7.乳糖-明膠培養基,

    8.卵黃瓊脂培養基。



4.標準菌株準備

(警告:從標準菌株開始都需要在生物安全櫃裏正確操作,並注意個人防護)

(一)本單位使用的陽性對照菌株:產氣莢膜梭菌CICC22949。

     本單位使用的陰性對照菌株:艱難梭菌CICC22951。

(二)標準菌株的選擇。

   標準菌株的選擇以美國機構ATCC最為出名,但也不是他一家獨大,因為伯傑手冊明確規定了,隻有一家存有的標準菌株不被承認,也就是說國際上當某一個人或機構發現了一個新種時,必須同時送往2家被認可的機構保藏,這個新種才會被國際社會承認。這也是為了反壟斷,有時候一株菌擁有巨大的商業利益,一家私藏,不利於微生物學科的發展。

   所以作為我們,可能知道的最出名的就是菌種保藏中心也就是美國的ATCC機構了,但是,不是美國ATCC一家獨大。“伯傑氏手冊”列舉了被承認的機構的標準菌株信息,隻要紙質材料能溯源到這幾家單位其中之一即可。

(三)伯傑手冊推薦的關於產氣莢膜梭菌標準標準菌株信息。

   我把手冊中關於我們這次產氣莢膜梭菌檢驗實驗用得到的陽性對照菌和陰性對照菌信息摘錄如下:

1.陽性對照菌株:

(1)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Type strain: ATCC 13124= BCRC (formerly CCRC) 10913 = CCUG 1795 = CIP 103409 = DSM 756 = JCM 1290 = LMG 11264 = NCAIM B.01417 = NCCB 89165 = NCIMB 6125 = NCTC 8237”。(參考:我單位所選產氣莢膜梭菌CICC22949,可溯源到ATCC13124)。

2.陰性對照菌株:嚴格厭氧菌(任選其一即可)。

(2)艱難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Type strain: AS 1.2184 = ATCC 9689= BCRC (formerly CCRC) 10642 = CCUG 4938 = CIP 104282 = DSM 1296 = JCM 1296 = LMG 15861 = NCIMB 10666 = NCTC 11209。(我單位所選艱難梭菌CICC22951,可溯源到ATCC43593)。

(3)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Type strain: ATCC 3584= BCRC (formerly CCRC) 11259 = CCUG 15941 = CIP 106155 = DSM 795 = JCM 1416 = LMG 8421 = NCIMB 10696 = NCTC 13020.

其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科技和標準司編著的《微生物檢驗方法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實操指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10)版本第143頁圖13.6乳糖-明膠液化實驗中生孢梭菌的編號有誤,ATCC64941應改成CMCC64941,大家注意一下。別真買成了ATCC64941,那是Cryptococcus neoformans菌。

(4)索氏梭菌Clostridium sordellii,Type strain: ATCC 9714= BCRC (formerly CCRC) 10649 = CCUG 9284 = CIP 103658 = DSM 2141 = JCM 3814 = LMG 15708 = NCIMB 10717。


   (參考:我單位所用的標準菌株均有標準菌株證書,可溯源到上述國際單位,購買回來後均進行了技術驗收,合格後投入使用;使用前登記造冊,編製菌株的唯一性順序號。每次使用周期性(一月一次)驗收,並繼續完善記錄並都詳細記錄在冊。保證菌株從買到手,技術驗收,傳代,使用直至銷毀均可溯源,同時保證菌株性能在使用期限內是有效的。

   如果其他單位要購買(或已經購買了)標準菌株,需核查菌株信息,要有材料能證明其可溯源到以上我列舉的國際單位,同時也要做好菌株管理工作。)


5.實驗操作

   在看我寫這部分之前,建議大家把GB4789.13-2012和GB 8538-2016.58都分別讀一下,不然有可能有地方看不明白。

圖:幾種產氣莢膜梭菌培養基@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一)培養基製備


    1. 0.1%蛋白腖水、TSC,SPS配製。

   在配製培養基過程中,TSC和SPS做真實樣品時添加添加劑以抑製雜菌,模擬實驗沒有添加(添加劑價格不菲)。

   TSC和SPS培養基脫水合成培養基基礎的模樣(添加劑另配)

    2. FTG培養基配製。

    FTG需增加少量瓊脂。加瓊脂主要是怕液體流動回流,厭氧環境被破壞。不同意見:實際過程中我加和不加都做過,最初不加是因為忘記了:(。如果動作輕緩,管內FTG較長,不加瓊脂也不影響菌的繁殖生長,注意觀察會發現,不加瓊脂時,管子放到厭氧盒內很快就能變黃(厭氧狀態)。

    FTG滅菌完成後注意放在厭氧條件下(比如厭氧盒或厭氧操作箱),這樣可以使氧化層下行較慢。如果沒有條件就臨時煮沸趕氣。等再變成淺黃色包裹緊管口,阻止氧氣進入。經過反複幾次實驗,18*180管中配製15mL以上為宜(我一般配20mL)。

    FTG剛配出來時樣子和滅菌後樣子(有1管塞子崩了,量變少了)

FTG滅菌後↑

FTG滅菌前↑


    3.含鐵牛奶培養基的配製。

   這個培養基建議不要用脫水合成成品培養基。而購買全脂鮮牛奶加硫酸亞鐵。滅菌溫度最好選用115℃,5min,試管放在滅菌鍋裏的位置遠離加熱管及內壁,以免瞬間過熱變性絮凝。滅完菌及早取出,急速冷水速冷卻。

   配製含鐵牛奶培養基折騰我不少時間,首先就是商品化脫水培養基並不好使,所以我特意去買新鮮未脫脂的牛奶,然後添加完硫酸亞鐵,混勻後滅菌。第一次115℃,10min,失敗。蛋白質絮凝變性了。設定這個溫度時長是根據GB 8538-2016來的,同時加上我們滅菌鍋校準溫度點有115℃。痛定思痛,分析問題,找失敗原因。分析出3個可能原因:

   (1)和牛奶有關。

   (2)和滅菌鍋內放置位置有關。

   (3)滅菌時長有關。

   找出原因捋起袖子加油幹,去市場買了好幾種全脂牛奶,然後配成培養基,量不變。

   在滅菌鍋內不同位置(三層,每次2個,框中心1個,邊上1個)放置培養基,115℃10min滅菌;另一批次115℃,5min滅菌。滅菌完馬上取出自來水急速冷卻。實驗後現象是:115℃,5min的均正常,沒絮凝。115℃,10min的時有絮凝。同時發現較貴的牛奶絮凝的少或沒有絮凝。培養一周,無菌生長,證明了115℃,5min可滅菌,滿足實驗要求。

    4.緩衝-動力硝酸鹽培養基,乳糖-明膠培養基,買的成品試劑盒,卵黃瓊脂培養基按要求配置沒有問題。


(二)樣品處理

    1.固體樣品處理。冷藏冷凍樣品提前拿出來按要求化凍。

   固體樣品稱取25g±0.1g樣品,放入均質袋,加入225mL預先滅菌好的稀釋液,均質1min或2mins(我們內部規定2mins),然後進行10倍稀釋梯度稀釋。

    2.液體食品樣品處理。

   液體樣品GB4789.13-2012上沒提,根據GB 4789係列其他標準稀釋就好了,比如25mL加入225mL預先加了一些玻璃珠的滅好的稀釋液,混勻打散,然後進行10倍稀釋梯度稀釋。也可以用均質袋均質(均質就不要加玻璃珠了)。

    3.天然飲用礦泉水樣品處理。

   過濾法,混勻水樣。配備0.1%蛋白腖水,用於過濾後衝洗過濾設備。

    4.關於食品樣品用的稀釋液選擇問題。

   我們做檢測時候一般用的稀釋液主要有四種:純水,0.85%生理鹽水,磷酸鹽緩衝溶液,蛋白腖水。有時候有人問稀釋液怎麽選擇,個人理解是這樣的:隻要能有利於樣品中的菌活下來就是好的稀釋液。所以如果知道產品的生產過程,知道菌都經曆了什麽,就可以更好的選擇合適的稀釋液,如果不知道過程,那我們就要知道四種稀釋液的各有什麽優點,方便自己選擇。

   (1)純水沒有緩衝能力,受傷的菌可能會活不過來。

   (2)0.85%生理鹽水,一般菌都適宜,氯化鈉是細胞膜鈉-鉀泵的鈉主要的提供者,同時0.85%這個濃度能平衡胞內胞外滲透壓,所以對菌是有利的。

   (3)磷酸鹽緩衝溶液、優點就是包容性好,緩衝能力強,能讓菌在酸堿中起到一個保護作用,而不會因酸堿引起的波動造成菌二次傷害或死亡,當然這也是相對的,樣品過酸過堿需要調節pH至中性左右為宜。

   (4)蛋白腖水,又比以上稀釋液要好,因為裏麵提供了一定的蛋白腖營養物質,有利於瀕死細菌的緩活過來。

   當然了,緩衝溶液絕不止這4種,如果想要更好的又有營養又有緩衝能力,也是可以複配出更好的稀釋液的。凡事都要講究性價比,這個方法裏麵選擇0.1%蛋白腖水已能滿足要求。


(三)稀釋

   全程用標準菌株代替樣品,所以稀釋的就是標準菌株的稀釋,從預先長好的菌苔,取1接種環培養好的菌株,加入9mL蛋白腖水裏打散,混勻,比對0.5麥氏比濁管,差不多就可以認為此為10的8次方菌液(概數,因為後續會有好幾個稀釋度保證有符合要求的菌落數可以計數,所以不必擔心濃度偏差了)。此設為菌液原液,然後按照10倍梯度稀釋製成10-1~10-6係列稀釋液。

二個方法的稀釋液均用此係列稀釋液稀釋液進行實驗。


(四)倒皿

   1. GB4789.13-2012采用傾倒法,取1mL菌液,加入無菌皿中,傾注TSC瓊脂培養基,混勻,冷卻,每稀釋度2皿,10-1~10-6共計14皿(帶2個空白,稀釋液用1mL0.1蛋白腖水)。同時用SPS傾注一份,作為對比使用,冷卻後覆蓋同樣的培養基5-10mL。

   2. GB 8538-2016采用傾注法和過濾法同時進行。傾注法同GB4789.13-2012,隻是傾注培養基用的是SPS。過濾法,取1mL水樣加入50mL預先滅好的0.1mL蛋白腖水中,混勻後過濾,做2份,濾膜貼TSC和SPS培養基上培養。


(五)培養

   將以上平板放到厭氧產氣袋中,弄好指示劑以及放好產氣包,36℃正置培養24h,然後取出觀察。


(六)結果討論

   通過實驗發現,覆蓋了培養基的產氣莢膜梭菌為黑色,沒有覆蓋的則不變黑,另外TSC比SPS上菌數量更多。也更黑,隨著時間的推移,TSC上菌變大速度比SPS更快,所以皿更黑。超過24h後如果菌較多則會有部分交替蔓延,不易記數,有時候SPS上菌還會不黑呈現灰白色。

TSC培養基上產氣莢膜梭菌樣子(傾倒法,表麵覆蓋培養基後)(高稀釋度,低稀釋度): 黑色明顯,且24h較大,建議20h開始計數。

SPS上菌落樣子(傾倒法,表麵覆蓋培養基後)(高稀釋度,低稀釋度):灰黑色,黑色不明顯

 

   後續各種生化驗證實驗(動力試驗,鏡檢,硝酸鹽還原,暴烈發酵,,乳糖明膠試驗,卵磷脂分解試驗等)。由於本次菌為已知標準菌株,所以驗證就變成了驗證培養基性能了。


6.一些後續實驗及經驗總結

   分享多次試驗後獲取的一些經驗(其實都是拿失敗換來的)。

(1)革蘭氏染色的一些圖片分享

革蘭氏染色試劑套裝@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染色片

染色要點

衝洗後的染色片


   (1)含鐵牛奶培養基暴烈發酵試驗。最好用18*180的管子,因為產氣能衝很高,真的很劇烈。

    

發酵過後的圖片分享(這還是相對比較溫和的時候,時間越長,菌初始量越多越洶湧。)




   (2)卵黃瓊脂培養試驗。這個是用來做卵磷脂酶試驗的,從FTG中挑菌液有時候需要往下和多挑一些,因為我開始從皿上接種過去以及從FTG裏取1環,結果皿上接過去的菌長了,也有現象了(乳白色渾濁)。而FTG裏挑的菌液沒發生現象。後來多挑一些菌液現象就出現了,所以這裏挑菌液時候要往下點並且多挑一點點。


 

   (3)厭氧條件的模擬和比較。

   我們實驗室微生物實驗設備相對比較齊全,加上個人對微生物學有極其濃厚的興趣,所以後續進行了厭氧操作箱,厭氧盒,三氣培養箱和厭氧產氣袋的實驗比較。然後發現了4種培養方式有所不同,為了推薦後來人做實驗需要,特寫一下各自優劣。

   目前厭氧培養方式有厭氧盒、厭氧罐、厭氧袋+厭氧產氣袋等方法。厭氧袋+厭氧產氣袋法應用最普遍,適合量大實驗,有價廉物美的特點。厭氧盒+厭氧產氣袋法也不錯,用盒代替了厭氧袋。厭氧罐抽氣換氣法:需要配備抽氣換氣裝置;厭氧手套箱:比較昂貴。

   首選厭氧盒,因為隻做這個實驗的話,厭氧盒密封性較好,能較長時間的維持厭氧環境。缺點是貴了一點。在我們國情之下,厭氧盒和對應的進口產氣包還是相對比較貴的。尤其有大量實驗時,需要買數個厭氧盒,估計提出申請購買時老板早抽你了。

   其次厭氧產氣袋,質量方麵比厭氧盒要次一點,因為是軟包裝,就像香煙一樣,軟包裝總比硬盒子要低一個檔次一樣,但是好處是量大實惠,好用不貴。所以應付大量實驗時更合適。

   厭氧操作箱,方便安全,和厭氧盒一樣,需要購買設備,如果同時開展多個厭氧檢測項目,可考慮購買。如果厭氧項目較少,買設備就不那麽經濟了。也就是說東西很好,有錢就上。

   三氣培養箱,我不知道別家三氣培養箱什麽情況,我家的三氣培養箱氧濃度最低最低隻能達到2%,下不去了。所以做不到嚴格厭氧,長產氣莢膜梭菌沒問題,但陰性菌艱難梭菌就長不起來了。



(4)動力-硝酸鹽實驗結果圖片分享。

 

   現象很明顯:無動力,沿穿刺線生長;硝酸鹽還原,滴加硝酸鹽還原試劑(現用現配)後很快(幾分鍾內)顯紅色。


7.方法的不足之處


   經過反複實驗以及查閱文獻和參考老師們的培訓,總結出GB 8538-2016國標方法的幾點不足:

   (一)SPS培養效果和菌的回收率沒有TSC高,也就是說SPS培養基不如TSC。實際檢測數量就會變少。

   (二)傾注平板法沒有提及覆蓋的問題,如無覆蓋,菌為淺黃或發白顏色,不變黑。如果檢測實際樣品就可能造成漏檢。


(1)無覆蓋,劃線分離法,36℃厭氧,24h。產氣莢膜梭菌劃線在SPS平板上基本無黑色菌落。

 

(1)無覆蓋,劃線分離法,36℃厭氧,24h。產氣莢膜梭菌劃線在TSC平板上有少部分黑色菌落。

 

 

(2)有覆蓋,傾注平板法,36℃厭氧,24h。產氣莢膜梭菌傾注 SPS 平板,覆蓋後,絕大多數是黑色菌落。

 

   注意“產氣莢膜梭菌傾注SPS平板覆蓋後”培養的圖片,中間有手指狀一個黑色區域,那是因為傾注前菌已經加了許久,造成再怎麽用力已經無法把菌全部混散,這是平板計數法時候大家要注意的問題,特意選擇這張圖以示說明和告誡:加完菌液就要混勻,且力量要適當,否則容易沉底、蔓延、成坨。

 

(2)有覆蓋,傾注平板法,36℃厭氧,24h。產氣莢膜梭菌傾注TSC平板,覆蓋後,絕大多數是黑色菌落。


   從SPS和TSC平板比較來看,相同濃度菌液,產氣莢膜梭菌再TSC上生長要比SPS更黑(上圖2個就是同一稀釋度下平皿,多次實驗均如此),另一方麵 TSC 上菌的數量可能比SPS 多一些(這一點還需自己和實驗的同仁繼續多做實驗來驗證。目前實驗次數不夠多,不能妄下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也已經被大家寫進文章發表了,那就是覆蓋更能選擇出黑色菌落,不覆蓋單純從顏色來選擇菌落會漏檢甚至檢不到。


   (三)含鐵牛奶培養基配製描述信息過少,使用新鮮全脂牛奶加硫酸亞鐵配製,滅菌條件設為115℃,5min為宜,放置在滅菌鍋中央為好。滅完盡快取出冷卻。

   (四)GB 8538-2016中選擇卵磷酸酶實驗並不完全夠用。

三月底在北京實驗助手舉辦的培訓課上,聽了何豔玲老師培訓課,何老師說“乳糖-明膠試驗”代替“卵磷脂分解試驗”的原因:部分巴氏梭菌(C.baratii)在含鐵牛奶培養基中也呈現“暴烈發酵”現象,但可以用乳糖明膠試驗加以區分;另外一些產氣莢膜梭菌卵磷脂酶能力較弱,可能會造成假陰性,受益良多。

   (五)產氣莢膜梭菌發酵葡萄糖,乳糖,麥芽糖,和蔗糖,產酸產氣,這個菌雖厭氧,但不是苛性的,這幾點需要注意,在大腸菌群實驗初發酵產酸產氣,複發酵不產酸產氣時就有是產氣莢膜梭菌在搞事情,不妨再按照產氣莢膜梭菌檢測方法檢測一下,就當練習一下技巧吧。


8.後記


   為什麽想寫這個文章,因前一段時間我們單位擴項,增加了GB 853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58產氣莢膜梭菌的項目,同時由於之前接觸較少,在方法驗證時走了不少彎路, 同時也“浪費”了一些時間(福禍相依的道理,彎路也有好處,可以把這個方法和這個菌弄的更明白一些)。後查閱文獻和利用自己所學的微生物學知識進行了一些實驗摸索,一部分弄明白了,一部分和標準不一致的地方也克服困難跨越過去了,獲得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年3月份有幸受實驗助手之邀,獲得了參加其和檢科院合辦的3月份“北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微生物學檢驗技術高級學習班”的培訓學習,再次見到了崇拜的野獸老師、初次見到了檢科院的何老師,聽他們二人分別講解產氣莢膜梭菌的檢驗(野獸老師講GB 8538-2016.58 產氣莢膜梭菌,何老師講解 GB  4789.13-2012 的產氣莢膜梭菌  ),發現自己的摸索獲得的一些教訓、經驗、觀點和他們很多地方不謀而合。一時間相見恨晚,說明有條件時候去參加培訓很有必要,另一方麵也證明自己的工作沒有白幹,自我探索精神也很重要。
   弄明白了2個方法裏麵產氣莢膜梭菌的實驗方法以及其優劣和標準的一些暗坑。特意寫出來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能夠在進行這個實驗項目時不至於掉坑裏,讓廣大一線微生物檢測員能夠在技術水平上走的更遠。讓檢測數據更準確可靠。熟練掌握一門實驗技術,有時候可以自我陶醉一下的,往大了說,微生物檢測員就是食品安全的戰士,站好崗可以讓人民生活更有保障(至少檢測合格了不擔心吃壞肚子)。




 

 

上一篇:12種非飲用水水質檢測標準匯總!(包括鍋爐、工業、實驗用水等)

下一篇:創傷弧菌檢驗標準操作程序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