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是薔薇科櫻屬植物,別名有酸梅、黃仔、合漢梅、幹枝梅 、梅實、熏梅、橘梅肉。與櫻桃、李、杏、桃等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堂姐妹”。主要產於浙江、江蘇、四川、福建、廣東等地。以浙江、福建產最為有名。尤以浙江產的烏梅肉厚色黑,質量最佳。
梅分為果梅與花梅兩大類。果梅的花大多為單瓣,花後結果,一般在 6月“黃梅”時節成熟。按照果實采收時的顏色不同,又可分為青梅、白梅、花梅幾種類型。《本草綱目》雲:“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青者鹽醃曝幹為白梅。”通常藥用的烏梅是由未成熟的青梅經熏製而成。采收時間為1112月間。
烏梅作為藥用,酸性較強,對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杆菌、傷寒杆菌等多種細菌均有抑製作用,對癬菌、小芽孢菌真菌也有抑製作用。動物實驗證明,烏梅尚有抗過敏作用,對膽囊亦有收縮作用,能促進膽汁排泄,對膽道結石有一定療效。
對於烏梅的藥用,在我國古籍中多有記載,如《神農本草經》載:“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胬肉。”《本草綱目》載:“斂肺澀腸,治咳,瀉痢,反胃噎嗝,蛔厥吐利,消腫,湧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磺毒。”
烏梅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和開胃安蛔、澀腸止瀉等功效,且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下痢,腸道、膽道蛔蟲及消化不良等症。外用對惡瘡潰瘍、牛皮癬、雞眼、疣贅、筋骨疼痛等有一定療效。常用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克 ;或入丸、散。 外用,煆研幹撒或調敷。禁忌: 表邪未解者禁服,內有實邪者慎用。本品不宜多食。
常用驗方
1.治療蛔蟲病:烏梅若幹,去核搗爛。每服69克。一日2次。
烏梅10枚,川椒6克,生薑3片,加水煎,分2次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23日。
2.治療鉤蟲病 :取烏梅1.53 克,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1次服完 ;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 或用烏梅去核,文火焙幹研末,水泛為丸,每服36克,一日3次,食前服。本方具有燥濕殺蟲的作用。
3.治療骨刺哽喉:烏梅1枚,白糖適量。用烏梅蘸白糖,放口中含化。
4.治療飲食積滯:烏梅2枚,蘿卜250克(切片),加水1 500毫升煮至700毫升,加少許鹽調味,去渣飲用。具有理中行氣,消積化滯,清熱消痰的作用。也可治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等症。
5.治療暑天心煩口渴:先將烏梅泡發,加入冰糖、桂花、蜂蜜和水一起煮,冰鎮後即成酸梅湯。酸梅湯生津止渴、除煩安神、斂肺止咳,可治暑天心煩口渴,或高溫失水過多以及久泄久瀉,肺虛久咳不止。
(來源:中華康網)
上一篇:雞蛋不洗不能賣
下一篇:保質期從哪天算 消協也被問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