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麵包會有,營養也要有


錄入時間:2009-9-22 8:11:02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采寫:記者晏雯 指導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範誌紅副教授
“麵包會有的”,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最近兩年,越來越多飄著奶香的麵包屋,開在了大商場和鬧市區。麵包,已經取代了饅頭,當仁不讓地成為很多家庭的早餐選擇。然而,麵包中的添加劑問題卻在近日鬧得沸沸揚揚,麵對這些賣相黃澄澄、香氣撲麵的麵包,我們怎樣才能挑選到健康又美味的麵包呢?
認識麵包
讀懂我們的麵包
食品名稱:某營養型切片麵包
配料:高筋小麥粉、水、白砂糖、燕麥、起酥油、酵母、食用鹽、麵包改良劑(澱粉、維生素C、單甘酯、澱粉酶)、丙酸鈣、食用香料
解讀:按照相關法規,配料表中第一位的原料就是添加數量最多的原料。因此,最大量的原料是高筋小麥粉,然後是白砂糖。“高筋”的意思是麵筋蛋白含量高,這樣的小麥粉製作麵包之後膨發體積大、彈性強、口感好。糖不僅能夠提供甜味,還能讓麵團柔軟,也能改善麵包的口感和香氣。
添加“起酥油”(常常簡寫為“酥油”,有時候也用“麥淇淋”或“植物奶油”等類似原料,主要成分接近),是用來增加麵包的柔軟可口性。起酥油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部分氫化植物油”,因此,起酥油自然是少吃為妙。考慮到普通切片麵包中脂肪總量不多,少量一點起酥油還是可以接受的。
酵母和鹽是自古以來麵包製作的必要原料。酵母是麵包發酵產氣的根源,也是麵包中香氣的重要來源。
要製作美味麵包,“麵包改良劑”也同樣必不可少。正規合格的改良劑家族有很多成員:澱粉和澱粉酶可以提高麵包的柔軟度,維生素C增加麵筋的韌性;單甘酯是一種乳化劑,是類似油脂的物質,和油脂一樣在人體中正常消化吸收。它能讓麵包放兩三天也不容易變幹發硬,一直維持柔軟有彈性的狀態。
丙酸鈣是麵包防黴劑,讓麵包在兩三天時間內不容易長黴。聽到“防黴劑”這名字似乎很可怕,其實它安全無毒,因為丙酸是人體腸道中的正常物質之一,而鈣對人體也有營養作用。
食用香料呢,當然是為了增加香氣,比如,明明沒有放真正的奶油,麵包卻散發著濃鬱的奶油香氣,誘惑人的食欲,多少有點誤導嫌疑……
選購雷區
四種麵包要少吃
NO1·丹麥麵包
含熱量最高的是丹麥麵包,它又稱起酥起層麵包,如同蘿卜酥一樣,外皮是酥狀的。它的特點是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才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常常做成牛角麵包、葡萄幹麵包、巧克力酥包等。它口感酥香柔軟,非常美味,但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盡量少吃這樣的麵包,最好一周不超過一個。
NO2·奶油夾心麵包
如果你喜歡把奶油麵包、蛋糕類當早餐,這絕非是好的飲食習慣。人造奶油是氫化植物油,它是由普通植物油通過“氫化”處理後,使植物油從液態變為固態或半固態的油脂。由於它在人體內逗留時間非常長,直接後果就可能導致或加劇肥胖。更嚴重的是,反式脂肪很“傷心”,過多攝入會導致血管變“酥”,失去彈性,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
從健康角度看,反式脂肪攝入越少越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不應超過2克。別小看這2克,實際上吃兩個麵包或奶油蛋糕時就可能已經超標。
NO3·牛油麵包
味道非常香的麵包熱量肯定不低,因為這是脂肪特有的香味。牛油麵包額外添加了牛油,雖然別有風味,但脂肪含量極高,尤其是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常吃對心腦血管係統健康不利,還容易發胖——吃此種麵包時要記得隻能吃正常量的三分之一。
購買時還可以觀察麵包的表麵和包裝,如果表麵能看到明顯的油光,包裝袋和墊紙上也有油漬,這樣的麵包熱量也很高,還是少買為妙。
NO4·蓬鬆大麵包
看似蓬鬆柔軟的麵包,用手一捏竟變成一個小麵團。如今,市場上不少小糕點房銷售的麵包賣相雖好,但並非貨真價實,一塊小麵團就能做成大麵包。特別鬆軟(體積很大,重量很輕)而又不乏韌性的麵包,這往往是“低品質麵粉+大量麵包改良劑”的結果。不久前,新聞曝出的廣州市質監局檢查發現麵包含有違規麵包改良劑中,此類麵包問題最大。
業內人士透露,蓬鬆度超過兩倍的麵包可能不隻使用了發酵粉,很可能加入了溴酸鉀等違禁改良劑,這類改良劑成本很低,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麵包的小檔案
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製作發酵麵包的技術。最初的發酵方法可能是偶然發現的:吃剩下的麥子粥,受到空氣中野生酵母菌的侵入,導致發酵、膨脹、變酸,再放在加熱的石頭上烤製,人們驚喜地得到了遠比“烤餅”鬆軟美味的一種新麵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麵包。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十分偶然的情況下,古希臘人最早發明了用釀製酸啤酒濾下來的渣,也就是新鮮啤酒酵母來發酵麵包。
在古代漫長的歲月裏,白麵包是上層權貴們的奢侈品,普通大眾隻能以裸麥製作的黑麵包為食。直到19世紀,麵粉加工機械得到很大發展,小麥品種也得到改良,麵包才變得軟滑潔白了。由於在麵粉的精加工研磨過程中維生素損失較多,所以美國等國家在生產麵包時經常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近年來人們又意識到保留麩皮和麥芽對健康更有好處,因此粗麵包又再度流行。
麵包和饅頭同屬於發酵麵食,較麵條等“死麵”做的麵食更易於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適於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和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美國醫學雜誌》研究報告還表明,吃麵包可以減輕抑鬱,微量礦物質硒能振奮情緒,而穀類麵包中富含硒。
和國人喜愛的饅頭相比,麵包蛋白高、水分少,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含有更多的油脂。此外,饅頭成形後便置於蒸鍋中蒸製,溫度大約在100℃,而麵包則需要在爐內烤製,溫度一般都會超過200℃。在烘焙過程中麵包中賴氨酸的損失要比饅頭略大。
挑麵包
選麵包跟著新鮮健康走
麵包要選“硬、淡、粗”
雖然健康的麵包應該遵循“硬、淡、粗”三個原則,但是中國人選麵包,普遍還是喜歡“軟、甜、細”。對於日常可以買到的麵包,俄羅斯大列巴是首選,其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而膳食纖維又很豐富,非常適合“平時吃得太好”的人。
其次,全麥吐司、白吐司也不錯。口感細軟,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接受。其中,全麥吐司又比白吐司更勝一籌。還有一些添加了紅棗、芝麻、玉米等成分的吐司麵包,味道更多元,但營養和普通吐司相差不多。
再次,可選擇各種夾餡白麵包,比如果醬餐包、奶油餐包等。這類麵包的質地和白吐司差不多,但是其中的夾餡如果含糖量很高、奶油中反式脂肪含量很高,兒童、老人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都不適合多吃。還有一種叫做菠蘿包的麵包,上部有一層美味的“菠蘿皮”,是用黃油、糖和麵粉混合而成的,熱量也比較高。
全麥麵包要“打假”
全麥麵包算是麵包中的“健康明星”,因為它富含纖維,能幫助人體打掃腸道垃圾,還能延緩消化吸收,有利預防肥胖。2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嚐試吃全麥麵包,以培養愛吃“粗”食的好習慣。
全麥麵包是指用沒有去掉外麵麩皮和麥胚的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它的特點是顏色微褐,肉眼能看到很多麥麩的小粒,質地比較粗糙,但有香氣。白麵粉的缺點是,精製後隻保留小麥胚乳,含澱粉、蛋白質,但是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然而整顆小麥中,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是胚芽,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E、礦物質鈣、鐵等,但不飽和油脂含量高,容易酸敗,微生物特別喜歡它,所以比普通麵包更容易生黴變質。
可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顏色發褐,未必表明產品是全麥麵包。有些企業為了讓消費者更愛吃,會用白麵粉來做麵包,隻是外麵裝扮一下而已。比如加入少量焦糖色素染成褐色,隻添加10%-20%的全麥麵粉,或者在麵包皮上加燕麥片,雖然麵包看起來顯得有點“暗”,但本質上仍然是白麵包。這時,我們最好仔細觀察一下麵包是否有足夠多的麥麩碎片,同時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就能識破商家的小伎倆,如果排在第一位的是麵包粉,第二三位才是全麥粉,那肯定不是真正的全麥麵包。
麵包別放冰箱冷藏室
新鮮的麵包買回家後放在哪兒?很多人的答案是冰箱冷藏室。其實,麵包冷藏後容易變幹、變硬、掉渣兒,營養和口感還不如常溫下保持的好。一項研究表明,21℃-35℃是最適合麵包的保存溫度。範誌紅指出,買回的麵包最好2天內吃掉,常溫下隻需把袋口封嚴即可。如果要存放一周以上,應當包嚴實放到冷凍室內,拿出來之後用微波爐化凍到室溫,吃起來口感很新鮮。
另外,過了保質期的麵包也不意味著就要扔掉,如果不在乎幹硬口感,隻要麵包沒有黴味,表麵沒有明顯的黴斑,就還能吃。

(本文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   
   

 

上一篇:餐館免費衛生紙多數不衛生

下一篇:世衛:甲流第二波傳播已開始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